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9篇
农学   3篇
  6篇
综合类   104篇
水产渔业   202篇
畜牧兽医   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31.
盐度变化对斜带石斑鱼生理生化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了盐度变化(24、14、4及对照34)对斜带石斑鱼幼鱼(体重19.59?0.25g)相关生理生化因子的影响,在盐度处理后1 d、3 d、6 d和9 d取样并检测鳃丝Na /K -ATP酶、血清中血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溶菌酶,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H.E染色观察鳃丝氯细胞的变化。结果显示:各盐度试验组斜带石斑鱼幼鱼的Na /K -ATP酶活性变化基本一致,均在第3 d达到最高值,随后下降,至第6 d达到稳定。鳃丝氯细胞数量在盐度24试验组中变化不大,在盐度14试验组中则略有减少,在盐度4试验组中鳃丝氯细胞6 d后出现变化,氯细胞数量减少,胞核较大,H.E染色较深,细胞处于较原始的状态。各盐度试验组斜带石斑鱼幼鱼的血糖水平变化趋势相一致,均在第6 d到达峰值,随后呈下降趋势。AST水平在盐度24、盐度4试验组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在第9 d后到达各自的最高值,盐度14试验组则呈现持续下降趋势。SOD活性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在第3 d时各试验组达最小值,但试验组间SOD活性差异显著 (P<0.05)。溶菌酶活性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试验组在第6 d达到的峰值,随后下降并趋于稳定,试验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斜带石斑鱼幼鱼通过盐度驯养,由盐度34水体逐渐淡化至盐度为24、14、4的水体中,能较快适应盐度低至4的水环境。本研究为低盐度地区淡化养殖石斑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2.
杂色鲍对底泥悬浮物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底泥悬浮物(100、200、300、400 mg/L)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icolor的急性毒性以及对其血清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分别在处理后24、48、72、96 h从杂色鲍足部取血,测定其血清中NO含量和NOS、SOD、CAT活性,并记录了24、48、72、96 h时杂色鲍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在处理后96 h内,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杂色鲍均未出现死亡,但300 mg/L和400 mg/L试验组鲍的活性明显下降;用悬浮物处理后,杂色鲍血清中NO含量及NOS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NOS活性的最大值出现的较NO最大值早;试验组SOD活性和CAT活性在24 h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底泥悬浮物浓度对杂色鲍的生理生化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3.
研究了注射L-精氨酸对杂色鲍血清中NO、NOS的影响.分别对杂色鲍每1 kg体重注射250、500、1 000 mg剂量的L-精氨酸,每隔5 d足部肌肉注射1次,共注射3次.第16天检测其血清中NO含量以及NOS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注射500 mg/kg的L-精氨酸可以显著提高实验鲍血清中NO的含量和NOS的活力.为今后人为地调控鲍体内的NO含量、增强其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4.
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分别按每kg体质量注射250mg、500mg和1000mg的L-精氨酸和5mg、10mg、20mg的环磷酰胺。每隔5d足部肌肉注射1次,共注射3次。第16天检测其血清中NO含量以及NOS活性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注射环磷酰胺的方法(剂量为10mg/kg体质量),对杂色鲍血清中NOS活性进行负调控,分别在注射后3h、6h、12h、24h、48h、96h对血清NO水平和血清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以及溶菌酶(LZM)活性进行测定,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注射500mg/kg的L-精氨酸可以显著提高实验鲍血清中NO水平和NOS活性,而注射10mg/kg的环磷酰胺则可以显著降低实验鲍血清中NO水平和NOS活性。血清中NOS活性与ACP、AKP以及LZM等活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74、0.8292和0.7408,相关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NO与SOD及LZM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2和0.9413,相关极显著(P<0.01)。实验结果为人工调控鲍体内的NO含量、增强其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提高鲍的抵抗疾病的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证明NO和NOS可以作为评价鲍免疫功能强弱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5.
选用360尾翘嘴红鲌(Erythrocutler ilishaeformis Bleeker),体质量约40g。随机分成为2组,分别为高脂组(脂肪质量分数19.93%,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14.45%)、低脂组(脂肪质量分数9.92%,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12.38%),每组设3个重复,饲养8周。分别于摄食后0h、3h、6h、12h、24h测定血液指标、糖代谢酶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K,E.C.2.7.1.1)以及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ase,E.C.3.1.3.9)活性及基因表达,并分析高脂肪与低脂肪水平日粮对翘嘴红鲌生长的影响。与低脂水平日粮相比,高脂水平日粮组血液甘油三酯水平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分别在摄食后3h、12h有增加现象,肝胰脏粗蛋白与脂肪含量有显著增加(P<0.05)。与低脂水平日粮相比,在摄食后3~12h高脂肪水平日粮组糖代谢酶GK的mRNA水平显著增加(P<0.05),但是日粮脂肪水平并不能显著影响GK活性(P>0.05)。在摄食后3~24h高脂肪水平日粮组糖代谢酶G6Pase的mRNA水平得到显著促进,并在摄食后24hG6Pase活性显著增加(P<0.05)。因此,摄食高脂肪水平日粮能增加肝胰脏粗蛋白与脂肪含量,造成翘嘴红鲌高血糖效应,诱导G6Pase酶活性及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影响翘嘴红鲌碳水化合物利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6.
“氹仔”养鱼是指山区农民利用当地丰富的山溪水、山泉水和草木资源,在房前屋后、山坑坡地挖醚叠石砌基建成“氹仔”,在“氹仔”中进行养鱼(主要是草鱼等草食性鱼类)的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137.
硬骨鱼补体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各种硬骨鱼物种具体的补体成分的特点,以及鱼类补体在调理、吞噬、免疫应答、炎症介导及病原体的防御和清除中的作用,并从生理角度评估了影响补体活性水平及其组分的因子,此外,笔者还提出了一些硬骨鱼补体系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8.
通常在大宗淡水鱼养殖的过程中,进入11月份,一旦气温降到15℃以下,养殖业者就会认为一年的养殖管理基本结束,就不用再考虑病害的发生。但是,在近两年,尤其是2010年在盐城的射  相似文献   
139.
数字渔业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骏 《福建水产》2009,(1):70-72
南方渔业经济的条件优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字渔业作为现代渔业发展的方向,业已引起行业的深度关注。本文作者提出将数字渔业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以利于数字渔业在南方水产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同时启动,并以科技联合攻关、小区集成示范和区域系统整合推进该项目,加大数字渔业对特色水产品、绿色水产品、无公害水产品的推进力度,促进渔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0.
钙网蛋白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分子伴侣蛋白,作为内质网主要的钙结合蛋白,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在病毒、寄生虫感染以及温度、氧气胁迫等情况下对细胞起保护作用。本试验中采用RACE方法首次克隆获得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钙网蛋白cDNA全序列,其全长为1 389 bp,开放阅读框为1 263bp,编码为421个氨基酸。将获得的草鱼钙网蛋白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分别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草鱼与斑马鱼Danio rerio、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86.26%、76.78%,而与人Homo sapiens、小家鼠Mus musculus的同源性为69.67%、69.19%。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可知,钙网蛋白在草鱼的肌肉、肠道、皮肤、肝胰脏、肾脏、脾脏、鳃和鳍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胰脏、鳍条中的表达量最高,除与皮肤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外(P〉0.05),均显著高于其它5个器官组织(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