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6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玉米软盘覆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分析了玉米软盘覆膜育苗移栽的增产机理,解决了技术中的品种选择,施肥种类等技术难题,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南方推广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鄱阳湖水道屏峰水域洄游鱼类群落结构,于2012年3月~2013年2月利用定置网对该水域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鄱阳湖水道至少有43种鱼类,隶属于4目8科,鲤形目最多,为30种,占调查鱼类的69.77%;鱼类生态类型以定居性种类为主;洄游鱼类有9种,群落优势种为鲢、草鱼和鳊;洄游鱼类物种数量下降,当龄幼鱼数量占绝对优势,渔业资源小型化趋势显著;在不同水位时期中,洄游鱼类组成差异较大,渔获鱼类在丰水期最多;从重量和数量相对丰度来看,其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洄游鱼类入湖的高峰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  相似文献   
103.
采用投喂活饵小鱼→冰鲜小鱼→颗粒饲料的方式进行鳜鱼(体长4~5 cm)驯食颗粒饲料试验.经过养殖驯化90 d,成活率达到70%,驯化率达100%,平均体长达14.5±1.8 cm,体重达40~50 g.  相似文献   
104.
黑颈乌龟野生群体的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颈乌龟群体的体质量、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等6个形态学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质量与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和体高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m=0.4474 L12.6688,r=0.9872,p0.01;m=0.5248 W12.1258,r=0.8876,p0.01;m=0.5423 L22.2695,r=0.8963,p0.01;m=0.5786 W22.9876,r=0.8749,p0.05;m=3.4571H4.8475,r=0.8864,p0.01。其中背甲长与体质量关系最为显著,可能是决定黑颈乌龟体质量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5.
选取水蕹菜、水花生、慈姑以及水葫芦4种常见的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吸收池塘氮磷能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4种水生植物的存活率为95%以上,移植后经过15d的生长,4种水生植物体内的氮、磷累积量大小依次为水葫芦〉水蕹菜〉野慈姑〉水花生。4种植物中,水葫芦繁殖太快,难以控制,水蕹菜和野慈姑对水体中氮磷的吸收能力仅次于水葫芦,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以将其作为养殖池塘污染物消减的浮床栽培植物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6.
钢辊外卷式圆捆打捆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由传动系统、牵引装置、捡拾器、喂入机构、成捆室、捆绳机构、液压系统以及卸草器等组成的钢辊外卷式圆捆打捆机,简述了圆捆打捆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等。对圆捆打捆机的运动参数进行了设计计算,对喂入机构的运动轨迹进行了描述,分析了螺线型成捆室的特点。为检验圆捆打捆机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在不同的作业环境和条件下进行了性能试验和生产考核,结果证明该机结构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107.
在现有条件下,构建1个初始种群数量为20头、环境容纳量为100头的保护区,长江江豚种群在未来100年的内禀增长率为-0.0536~0.1378,周限增长率为0.9478~1.1477,净增殖率为0.6602~2.5870,雌性平均世代为6.90~7.75a,雄性平均世代为7.77~8.52a,平均现存种群数量为14.21~30.09头,平均种群数量为1.51~19.10头,平均遗传多样性为0.4820~0.4919,灭绝概率为0.3704~1.0000,平均首次灭绝时间为19.1~59.5 a。只有当保护区环境容纳量达到160头时,在未来100年内长江江豚种群的存活概率才能达到95%,此时的MVP为38~41头。进一步的模拟分析发现环境容纳量相对不限的条件下,最小的MVP为22头,而满足MVP为22头的最小环境容纳量为366头;同时得到了在不同环境容纳量水域长江江豚种群的MVP,并对最小可存活种群下长江江豚未来100年的生存动态进行了分析。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长江江豚种群保护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根据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特点,规定了开展鱼种饲养所要开展的工作和掌握的关键技术,操作性强,有利于推动我省淡水池塘养殖技术创新升级,实现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9.
通过测量中华鳖黄沙品系、鄱阳湖品系及其杂交后代的9项形态学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品系中华鳖的外部形态特征。主成分分析表明,构建的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3.60%,第一、二、三主成分分别反映体型特征、裙边特征和眼部特征,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8.36%、24.20%和11.04%。利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创建了3个品系的判别函数,初始验证判别准确率分别为73.3%、76.7%和66.7%。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杂交鳖与亲本鳖的误判率较高。判别分析显示,中华鳖黄沙品系和鄱阳湖品系的初始验证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3.3%和96.7%。该研究证实了体型、裙边等因子是影响中华鳖生长的重要指标,建立的中华鳖黄沙品系和鄱阳湖品系判别方程效果良好,为中华鳖黄沙品系与鄱阳湖品系亲本的杂交选育提供了理想的测量指标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吴斌  贺刚  王伟萍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4):158-16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江豚种群量持续衰减,目前保持在1000头左右。近年来,长江江豚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研究也越来越多。2021年新修订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明确长江江豚正式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同时,随着2021年长江十年禁渔进入全面禁捕新阶段,长江大保护已由攻坚战转向持久战,长江江豚的保护工作也进入新阶段。本研究回顾了长江江豚的分类学、形态解剖学、种群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等方面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关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