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5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对松浦镜鲤(SP)和德国镜鲤选育系(F4)(DJ)的可量性状及体表鳞片数进行比较,SP与DJ的可量性状与体表鳞被存在差异。SP的体长/体高(2.44±0.15)、头长/眼间距(2.24±0.08)明显小于DJ,体长/头长(3.86±0.20)、头长/吻长(2.99±0.23)明显大于DJ,SP体表的鳞片数明显少于DJ。结果表明,从DJ到SP遗传选育过程中,体型和鳞片的变化已达到了选育目的。  相似文献   
12.
摘 要:利用虹鳟(♀)和山女鳟(♂)进行种间杂交,获得了90.00%的受精率,80.52%的发眼率,90.68%的孵化率和30.68%的鱼苗成活率。运用13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杂交亲本与杂交子代进行了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1) 在13个微卫星位点中,3个位点只在虹鳟中得到扩增产物,6个位点扩增出虹鳟和山女鳟清晰的差异条带,另外4个位点在双亲中没有扩增出显著差异条带;(2) 双亲遗传分化显著,虹鳟和山女鳟存在杂交现象,虹鳟和山女鳟杂交子代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属两性融合生殖,是真正意义上的杂交种。 (3) 杂交后代与虹鳟和山女鳟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4617和0.5965,遗传距离分别为0.7729和0.5168, 表明杂交F1与两亲本的遗传差异不是对等的, 而是偏向父本一方,UPGMA系统树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本研究结果将为虹鳟、山女鳟两种鱼的杂交育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虹鳟(♀)和山女鳟(♂)进行种间杂交,获得了90.00%的受精率,80.52%的发眼率,90.68%的孵化率和30.68%的鱼苗成活率.运用13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杂交亲本与杂交子代进行了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1) 在13个微卫星位点中,3个位点只在虹鳟中得到扩增产物,6个位点扩增出虹鳟和山女鳟清晰的差异条带,另外4个位点在双亲中没有扩增出显著差异条带;(2) 双亲遗传分化显著,虹鳟和山女鳟存在杂交现象,虹鳟和山女鳟杂交子代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属两性融合生殖,是真正意义上的杂交种. (3) 杂交后代与虹鳟和山女鳟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461 7和0.596 5,遗传距离分别为0.772 9和0.516 8, 表明杂交F1与两亲本的遗传差异不是对等的, 而是偏向父本一方,UPGMA系统树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利用人工繁育技术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 masou)进行了种间杂交实验,并对杂交胚胎和仔鱼的发育进行了观察,通过观察,详细描述了其胚胎发育和仔鱼发育各个阶段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水温为4.3-9.2℃的条件下,杂交受精卵的有效发育积温达到206.01℃·d发眼,完成胚胎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为387.44℃·d,杂交鳟的胚胎发育速度介于双亲之间;初孵仔鱼,全身透明,血液循环和心跳清晰可见,肛突明显,背鳍原基出现;破膜后20d,全长为21.25±1.40mm,此时约半数卵黄囊体积明显减小,可以看见背鳍、臀鳍与尾鳍的出现;破膜后40d,个别发育较快的个体开始在水中游动,主动摄食;破膜后45d,卵黄囊基本吸收完全,仔鱼具有游泳能力,50d后几乎全部上浮。  相似文献   
15.
白介素(Interleukin,IL)10是 脊椎动物Th2细胞(T helper 2 cell)和先天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分泌的一种多效应细胞因子。3型鲤疱疹病毒(Cyprinid herpesvirus 3, CyHV3)ORF134编码IL10样蛋白,本研究构建了ORF134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DE3感受态细胞中表达CyHV3-IL10重组蛋白。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重组CyHV3-IL10蛋白约为18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将CyHV3-IL10包涵体进行变性和复性,经分子筛凝胶柱层析纯化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重组CyHV3-IL10蛋白,利用CyHV3-IL10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了单克隆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筛选,获得了2株亲和力强的抗体,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对抗体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FITC标记的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HEK293细胞中表达的CyHV3-IL10重组蛋白和感染CyHV3的镜鲤脾和鳃组织中表达的CyHV3-IL10蛋白。CyHV3-IL10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后续研究CyHV3-IL10蛋白功能和建立CyHV3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为CyHV3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野鲤与德国镜鲤杂交组合的亲子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卫星多态性进行鱼类亲子鉴定,在鱼类选育中具有重要意义。采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黑龙江野鲤♀×德国镜鲤♂(正交组合),及德国镜鲤♀×黑龙江野鲤♂(反交组合)进行亲子鉴定。结果显示:(1)正交组中父母本和子代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607 1、0.714 3和0.681 8,多态信息含量依次为0.442 1、0.281 3和0.553 5;反交组中父母本和子代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708 3、0.538 6和0.743 8,多态信息含量依次为0.673 5、0.375 9和0.624 1,表明8个位点具有较高的多态性。(2)正交组中,8个位点累计排除率为99.92%,亲本与子代的配对率为98.00%(置信度为95%);反交组中,8个位点累计排除率为99.99%,亲本与子代的配对率为99.00%(置信度为95%)。(3)关于使用微卫星标记数与鉴定率的探讨,对3、4、5、6、7、8个微卫星标记时的累计排除率和亲子配对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正反交组分别利用6和8个多态性良好的引物就能正确鉴定。研究亮点:(1)将亲子鉴定技术运用在黑龙江野鲤和德国镜鲤杂交育种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地构建家系,有效地避免近亲交配,防止种质退化;(2)对微卫星标记数与鉴定率的探讨结果表明,正反交组分别利用6和8个多态性良好的引物就能正确鉴定。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系统研究了我国引进的两个山女鳟(Oncorhynchusmasoumazou)群体及其杂交F1代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1)两个杂交组合的早期生产性能,如授精率、发眼率和孵化率等不存在显著优势,自交组合BH08♀×BH08♂的最终成活率为63.37%,远低于其他三组的成活率(P〈0.01);(2)378d的生长对比试验表明,杂交组合与自交组合的体质量、绝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等存在一定差异,养殖时间对这些指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但组间差异仅为显著水平(P〈0.05)或没有差异(P〉0.05);(3)378d的生长对比试验结束时,两个杂交组合均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生长阶段对杂交组合杂种优势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组合间的杂种优势率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直接测序法对7种鲤(Cyprinus carpio):德国镜鲤(C.carpio L.mirror)、松荷鲤(C.carpio L)、松浦鲤(C.carpio var.Songpu)、易捕鲤(C.carpio var.Yibu)、大头鲤(C.pellegrini T.)、松浦镜鲤(C.carpio var.Songpu mirror)和野鲤(C.carpio haematoperus)TLR9基因的SNP位点的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292个个体中共检测出37个碱基变异位点,均位于基因外显子区域,占整个片段长度的0.84%,其中20个SNP位点为非同义突变。野鲤的碱基突变位点最多,松浦镜鲤的碱基突变位点最少(P<0.05),其他各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野鲤的非同义突变位点最多,松浦镜鲤的非同义突变位点最少(P<0.05),其他各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稀有等位基因频率大于0.05时,经Hardy-Weinberg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各品种中除了德国镜鲤和松浦镜鲤外,大多数位点都处于平衡状态(P>0.05);各品种的PIC值处于中低度多态水平(PIC<0.5)。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各品种间共有24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11个位点为非同义突变位点,这可能是影响TLR9基因免疫应答功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在一个镜鲤家系中,随机选取68尾作为实验鱼,在测量体重、体长、全长等数量性状的同时,利用15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检测,共检测到40个等位基因,每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数为1~4个不等,平均等位基因2.66个,片段长度在132-551之间,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721~3.8278,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3235~1.0000,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3464~0.744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754。结果表明:该镜鲤家系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但在较大的选择压力下已严重偏离Hardy-Wenberg平衡。利用SPSS程序下的GLM过程对15个微卫星位点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HLJ021、HLJ354、HLJ551共3个微卫星位点对镜鲤体重显著影响(p〈0.05),其中,位点HLJ021、HLJ044、HLJ551、HLJ1330还对体高存在显著影响(p〈0.05),HLJ354对体长、体厚、全长存在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所鉴定的与生长性状相关的标记可为德国镜鲤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