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37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36篇
  20篇
综合类   207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03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501.
在巨峰葡萄开花前,盛花期和落果期.将~(14)CO_2导入不摘心、摘心及花穗用GA_350mL/L,GA_350mL/L+BA25mL/L处理结果枝花(果)穗的邻近叶中,然后测定新消各部位~(14)C—光合产物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表明:1.开花前和盛花期导入~(14)CO_2的两处理,表现出花穗邻近叶的~(14)C—光合产物的运输方向与落果期不同、开花前和盛花期~(14)C—光合产物主要供给花序生长发育,供给枝梢先端极少。而在落果高峰期则大量供应枝梢生长,仅少量供应果穗。2、初花期果枝摘心在落果期能显著促进~(14)C—光合产物运向果穗,同时表现营养生长受抑。3.盛花期用GA_350mL/L、GA_350mL/L+BA25mL/L处理花穗,可促使~(14)C—光合产物大量运向果穗。  相似文献   
502.
503.
在巨蜂葡萄开花前,盛花期和落果期,将^14CO2导和不摘心、摘心及花穗用GA350mL/L,GA350mL/L+BA25mL/L处理结果枝花(果)穗的邻近叶中,然后测定新梢各部位^14C-光合产物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表明:1.开花前和盛花期导和^14CO2的两处理,表现出花穗邻近叶的^14C-光合产物的运输方向与落果期不同。开花前和盛花期^14C-光合产物主要供给花序生长发育,供给枝梢先端极少。而在  相似文献   
504.
【目的】研究不同塑型剂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为选择合理棉花塑型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棉花品种新陆早67号为材料,于人工打顶前选取3种塑型剂按照药剂施用方法,在棉花盛蕾期(6月26日)与初花期(7月13日)施药2次,2次施药量设置为T1氟节胺70 ml/667m2、T2羟芸·烯效唑 12 mL/667m2与T3调环酸钙15 g/667m2和对照(CK)甲哌鎓5.5 g/667m2。【结果】调环酸钙对株高伸长抑制作用最佳,氟节胺与羟芸·烯效唑对株高抑制作用稍弱。氟节胺、羟芸·烯效唑与调环酸钙处理下,株高表现较对照缩节胺高出7.20%、5.90%、4.36%。氟节胺能够促进棉株紧凑,高宽比表现与氟节胺、羟芸·烯效唑处理呈现差异,但不显著。氟节胺与调环酸钙能够有效促进棉花果枝苔数的增加,分别为9.51苔、9.45苔,较缩节胺9.10苔有一定的提升。单铃重最高为调环酸钙处理,达到了5.51 g,较对照(CK)提高了0.03 g,羟芸·烯效唑处理较对照(CK)降低了0.49 g。籽棉产量表现为各处理较对照(CK)均表现为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调环酸钙的籽棉产量为最高,达到了7 164.04 kg/hm2,较对照(CK)提高了728.69 kg/hm2。各试验组衣分较对照(CK)表现为无差异(P>0.05)。各试验组马克隆值、成熟度、整齐度、比强度、纤维长度、伸长率均与对照(CK)无差异(P>0.05)。羟芸·烯效唑与调环酸钙马克隆值为标准级,氟节胺与CK缩节胺为C级。【结论】不同塑型剂对棉花农艺性状塑造效力不一,但都能起到一定降低株高、紧凑株型的作用。调环酸钙处理下棉花株高等农艺性状表现与缩节胺较接近,且对产量有一定的提升,选择调环酸钙作为棉花花期与蕾期塑型剂的较优。  相似文献   
505.
【目的】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糯高粱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群落及产量的影响,为筛选合理的糯高粱间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单作糯高粱 (SW)为对照,设糯高粱+花生 (WP)、糯高粱+大豆 (WS)、糯高粱+辣椒 (WC)和糯高粱+红薯 (WSP) 4种间作处理,于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测定糯高粱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含量,并于成熟期测定糯高粱产量及构成因素。【结果】不同处理间,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WS>WP>WSP>WC>SW;糯高粱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从糯高粱拔节期到成熟期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且均在开花期达最大值,开花期WS、 WP、 WSP和WC处理下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是SW处理的2.25、 1.54、 1.21和1.06倍,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是SW处理的2.38、 1.60、 1.39和1.12倍,脲酶活性分别是SW处理的1.70、 1.67、 1.32和1.23倍;糯高粱根际土壤总磷脂脂肪酸 (PLFA)、细菌PLFA、真菌PLFA、放线菌PLFA、革兰氏阳性菌PLFA和革兰氏阴性菌PLFA含量均表现为WS>WP>WSP>WC>SW。与SW处理相比, WS、 WP、 WSP、 WC处理下糯高粱产量分别降低1.1%、 6.7%、 7.7%和9.0%,千粒重分别增加35.8%、 23.7%、 13.8%和7.3%,穗粒数分别增加54.8%、 51.4%、 41.2%和36.4%,穗长分别增加22.2%、 12.9%、 8.3%和5.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与糯高粱根际土壤特性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P<0.01)。【结论】合理的间作模式可以改善糯高粱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土壤养分,优化糯高粱的穗结构。糯高粱+大豆可能成为糯高粱栽培的理想间作组合。  相似文献   
506.
遗传实验是遗传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最常见、最有效的教学手段。针对农学专业遗传学试验教学中的种种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对 本课程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旨在为应用型高等院校农学专业遗传学实验课程建设和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7.
探讨了巴斯夫杀菌剂产品套餐"百泰+欧博"对花生中后期叶部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巴斯夫产品套餐处理,即分别在花生始花期、盛花期叶面喷施百泰,中后期再喷施欧博,对花生叶部病害防治效果高达73.9%,较传统药剂防治提高14.1个百分点。能够有效降低花生叶斑病发生率,延长叶片绿叶功能期,促进光合物质更多向荚果中运输,提高荚果饱满度,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平均单产较对照增产1 548.0 kg·hm-2,增长24.8%,较常规药剂防治增产率提高1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08.
棉花化学封顶对植株上部枝叶形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化学封顶剂的主要作用部位和效果,提高化学封顶效率,挖掘高产潜力。以人工打顶为对照,设置不同化学封顶剂量,通过用药前对上部主茎、果枝、叶片进行标记,研究化学封顶剂对棉花上部枝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封顶处理棉花最终株高高于人工打顶处理5cm以上,但封顶剂剂量越大对株高抑制越明显。化学封顶剂抑制株高作用主要体现在抑制上部主茎节间伸长,但对下部主茎节间伸长可能有促进作用。化学封顶标记的上部主茎直径相比人工打顶处理变小,果枝长度缩短,叶宽变窄,SPAD值有上升趋势,更利于通风透光和光合作用。棉花上部蕾铃数增加且增长速度加快,但最后成铃率不高。分析认为,化学封顶剂影响上部枝叶形态,使株型紧凑,蕾铃增多,但对最后成铃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09.
有盘锦“红海滩”之称的翅碱蓬是一种重要的湿地资源,自2000年来显著退化。针对这一问题对翅碱蓬的耐盐性进行野外调查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翅碱蓬的生长与浇灌水的盐度和土壤盐分有关。介绍了产生盐害的三种主要原因,并制定有效措施保护物种的多样性,防止翅碱蓬群落退化死亡。  相似文献   
510.
中草药成分复杂,起抗氧化作用的往往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笔者等介绍了中草药提取物的分类、提取方法及其抗氧化作用,在此基础上对中草药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