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54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42篇
  34篇
综合类   402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72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01.
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最早被称之为贫血综合征、贫血皮炎综合征、出血性贫血病、贫血因子病等,它是由鸡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 ,CIAV)引起的以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CIAV主要侵害肉鸡、后备父母代种鸡和刚开产蛋鸡,可导致雏鸡胸腺、法氏囊及其它淋巴样器官中淋巴细胞严重缺失,并直接降低免疫机能而引起免疫抑制.CIAV与MDV、IBDV共同或先后感染时,或抑制免疫反应提高鸡对这些疾病或其它疾病的易感性,或相互作用可使各自的致病力增强.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陇南市不同种植地对不同品种油橄榄果实生长的影响,对陇南市武都区种植的莱星、鄂植8号、奇迹、皮削利等4个油橄榄品种,分别在其果实生长的受精和坐果期、种子生长期、果核变硬期、中果皮形成期和果实成熟期比较判断果实表型性状,分析果实生长期间含水率和含油率的变化,以探明不同油橄榄品种的适宜栽培区,为优化陇南地区油橄榄种植资源配置提供支持。结果表明,在陇南市武都区锦屏村和稻畦村种植的不同品种油橄榄果实外观均呈长圆形,且锦屏村种植的莱星油橄榄果实百粒鲜质量和含油率均高于稻畦村,中果皮形成期百粒鲜质量和含油率分别高于稻畦村34.82%和72.53%。稻畦村种植的鄂植8号油橄榄果实百粒鲜质量在果实生长前期低于锦屏村,生长后期则高于锦屏村,中果皮形成期稻畦村油橄榄果实百粒鲜质量高于锦屏村26.00%。锦屏村种植的鄂植8号油橄榄果实含油率均高于稻畦村,果实成熟期含油率高于稻畦村84.48%。锦屏村种植的奇迹油橄榄果实百粒鲜质量和含油率均高于稻畦村,果核变硬期百粒鲜质量高于稻畦村36.00%,果实成熟期的含油率高于稻畦村53.71%。锦屏村种植的皮削利油橄榄果实含油率高于稻畦村,中果皮形成期的含油率高于稻畦村76.13%。由此可知,锦屏村种植的油橄榄莱星、奇迹均优于稻畦村,且果实用途偏向于油用,油橄榄鄂植8号和皮削利作为油果兼用型果实,在锦屏村和稻畦村均可种植。且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03.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200、1200 mg/kg的维生素E(DL-α-生育酚乙酸脂形式)配制成Ec、El和Eh三种试验饲料,饲喂3龄半滑舌鳎亲鱼(雌性1.58±0.19 kg/尾、雄性0.20±0.05 kg/尾)70 d,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E对半滑舌鳎亲鱼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1200 mg/kg的维生素E(Eh组)不仅可以促进亲鱼性腺的发育,提高亲鱼产卵量、浮卵率、受精率、孵化率以及初孵仔鱼长度,而且影响仔鱼质量,仔鱼的成活率、12 d仔鱼长度、生存活力等方面均要高于对照组。而饲料中添加200 mg/kg的维生素E(El组)只对亲鱼性腺的发育和初孵仔鱼长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亲鱼产卵量、浮卵率、受精率、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随饲料中维生素E的增加,血清中SOD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则显著下降(P<0.05)。此外,El和Eh试验组卵中干物质、维生素C的含量,以及卵子脂肪酸中PUFA、n-3PUFA、n-3HUFA和n-6PUFA的含量均要高于Ec组,El和Eh试验组之间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半滑舌鳎亲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E会亲鱼促进性腺的发育,增加产卵量,提高卵子和仔鱼的质量。在本试验中Eh组(1200 mg/kg)亲鱼的繁殖性能要优于Ec组(0 mg/kg)和El组(200 mg/kg)。  相似文献   
104.
缓控释氮肥对机插杂交籼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究缓控释氮肥对机插杂交籼稻稻米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大田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氮肥处理对机插稻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及淀粉快速粘度分析(RVA)谱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处理对稻穗不同部位籽粒品质特性影响显著,与普通尿素常规施肥(T1)相比,普通尿素优化施肥(T2)使上部稻米的精米率和中部的崩解值分别提高2.38%和9.32%;掺混缓控释肥基肥一次施肥(T3)和树脂尿素基肥一次施肥(T4)使下部稻米的整精米率分别提高4.35%和5.15%;掺混缓控释肥与普通尿素配施(T6)的各穗部稻米的整精米率较高,同时降低了中上部稻米的消减值和糊化温度。各氮肥处理间,缓控释氮肥基肥一次施肥(T3、T4、T5)、T2和T6较好地提高了稻米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与T1相比,T3、T4和T5使精米率分别提高2.88%、3.86%和3.24%,T2和T6使整精米率分别提高2.74%和2.61%。峰值黏度表现为CKT2T1T6T3T5T4,崩解值表现为CKT1T6T2T5T4T3,消减值表现为T3T5T4T6T2T1CK,CK、T1、T2和T6的蒸煮食味品质较好。普通尿素按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3∶2∶3∶2的优化施肥方式(T2)和掺混缓释肥N 135 kg·hm-2作为基肥,尿素N 45 kg·hm-2作为分蘖肥的配施(T6)能较好的协调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及淀粉RVA谱特性三者的关系,是实现优质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为缓控释氮肥在杂交籼稻优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5.
笔者对杉木低产林套种红豆杉和楠木这2种技术模式进行跟踪监测,并从珍稀树种的适应性和效果性、对杉木生长量的影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杉木低产林套种红豆杉或楠木模式下的红豆杉及楠木各生长指标均比较良好,这是杉木低产林改造的一种比较可行方法;套种红豆杉或楠木虽然均能显著促进杉木的生长,但套种楠木效果更优;杉木套种红豆杉、楠木模式均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但套种楠木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06.
赵敏冲 《农学学报》2018,8(8):48-51
为了提高马尾松低产林林业品相及综合效益,笔者对马尾松低产林套种红豆杉和楠木这2种技术模式进行跟踪监测,并从珍稀树种的适应性和效果性、对马尾松生长量的影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低产林套种红豆杉或楠木模式下的红豆杉及楠木各生长指标均比较良好,这是马尾松低产林改造的一种比较可行方法;套种红豆杉或楠木虽然均能显著促进马尾松的生长,但套种楠木效果更优;马尾松套种红豆杉、楠木模式均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但套种楠木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07.
玉树州2017年入汛以来,全州气候较为异常,总体气温较历年略高,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局地出现强对流天气诱发的洪涝、冰雹等气象灾害,对生态环境、农牧业生产等造成较大影响。本文通过玉树州各县局汛期期间气象资料以及历年气象要素值的对比分析,评述了该年汛期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森林水源涵养是森林生态功能的重要指标,测定森林的水源涵养量能很直观地了解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能够为确定森林资源保护措施与经营策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以吉林省柳河县为研究区,以Landsat-5 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提取相关因子,根据样地实测数据建立森林水源涵养遥感估测模型,经过精度检验,模型的预测精度达到79.24%。利用模型进行了柳河县森林水源涵养量反演,得出柳河县森林水源涵养量为4.62×106 m3。形成柳河县森林水源涵养量分布图,并从空间上分析了森林水源涵养能力与空间要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9.
扁芝漆酶诱导与产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采用定期测定基础培养基Ⅰ、Ⅱ培养体系中 ,诱导或不诱导条件下菌丝生物量、漆酶活性、pH、残糖量变化的方法 ,研究了液体培养过程中 ,白腐菌扁芝漆酶的诱导和产生规律 .结果发现 ,加入DL β 苯丙氨酸或愈创木酚的培养基中 ,培养 1d漆酶活性就达到高峰 ,分别为同步培养的基础培养基Ⅰ漆酶活性的 5 76倍和 4 2 8倍 ;培养5d后 ,基础培养基Ⅰ、加入香兰素的培养基的漆酶活性才达到高峰 ;基础培养基Ⅱ在培养 6d时出现漆酶活性高峰 ,与基础培养基Ⅰ产漆酶历程相似 .证明基础培养基Ⅰ培养体系中的DL β 苯丙氨酸或愈创木酚对扁芝漆酶产生有明显的诱导作用 ,香兰素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基础培养基Ⅱ培养体系中硫酸铜对漆酶活性诱导作用高于藜芦醇  相似文献   
110.
<正>饲料添加剂是保障畜禽饲料安全的关键因子,也是影响猪肉品质和出口创汇的直接因素。开发动物内源性抗菌肽产品用于畜牧业,保障饲料安全性,提高猪肉品质,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现代畜禽饲养业集约化提高,病原传播和入侵及各种应激作用日益强化,使得肠道表达量有限的抗菌肽难以对畜禽自身的保健起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