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1.
饲料蛋白水平对眼斑双锯鱼幼鱼生长性能和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眼斑双锯鱼幼鱼人工配合饲料中合适蛋白水平,试验研究了饲料蛋白水平对眼斑双锯鱼幼鱼生长、饲料转化率和体成分的影响。养殖试验在循环水系统中进行,初始体质量为(0.085±0.002)g的幼鱼随机分配到6个处理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40尾),分别投喂蛋白水平38.11%、40.91%、44.16%、47.21%、50.02%和53.16%的人工饲料,试验持续56d。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眼斑双锯鱼幼鱼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以及全鱼的体成分等均有显著影响。饲料蛋白水平为38.11%~50.02%时,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眼斑双锯鱼幼鱼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增加的趋势,饲料蛋白水平为53.16%时略有下降。经回归分析,当饲料蛋白水平为51.8%时,质量增加率最大;蛋白水平为51.1%时,特定生长率最大。饲料系数也随着饲料蛋白水平增加而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饲料系数谷值出现在蛋白水平为47.21%试验组,而蛋白质效率则相反。经回归分析,当饲料蛋白水平为47.5%时,饲料系数最小;饲料蛋白水平为47.8%时,蛋白质效率最大。全鱼粗蛋白随饲料蛋白水平升高呈增加趋势,但到一定水平后维持该水平不再增加,而粗脂肪则随饲料蛋白水平升高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综合生长、饲料转化率和体成分等指标,本试验条件下眼斑双锯鱼幼鱼适宜的饲料蛋白水平为47.5%~51.8%。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应对氨氮(NH4-N)急性胁迫时的生理变化,分别于不同NH4-N浓度和时间下测定其体内溶菌酶及3种消化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实验剂量和实验时间均显著影响这4种酶的活力(P<0.05)。与对照组比较,方斑东风螺经NH4-N胁迫后:1)溶菌酶活力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总体呈现"抑制–诱导"趋势;2)低质量浓度NH4-N (22 mg·L^–1)对胃蛋白酶活力随时间的延长表现出"诱导–抑制"趋势,而其他质量浓度总体表现为"抑制–诱导"趋势;3)脂肪酶活力随着NH4-N处理时间的延长,总体上呈现抑制作用或与对照组呈相似水平;4) NH4-N处理时间显著影响方斑东风螺淀粉酶的活力,但各处理组的淀粉酶活力相比对照组在处理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并无太大的诱导或抑制作用。综上,水体中的NH4-N会影响方斑东风螺这4种消化酶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收集了168尾雌性猛虾蛄(Harpiosquilla harpax)并逐一解剖,比较了不同个体猛虾蛄卵巢和纳精结构的发育特征,对乳白色纳精结构内容物进行了超显微观察。结果显示,猛虾蛄具成对的卵巢,位于围心窦和消化道之间,从头胸甲后部延伸至尾节。卵巢发育颜色变化为无色-灰黄色-土黄色-浅黄色-橘黄色,成熟的卵巢呈橘黄色或粉红色。性腺指数分别为1.62±0.53、2.73±0.44、3.82±0.48、6.84±1.04和11.63±2.11;雌性虾蛄第6、第7、第8胸节腹部有3条平行带,为储存精子的器官,其表观颜色也有变化(无色透明-浅白色浑浊-乳白色),性腺成熟度越高,纳精结构乳白色越明显。其内容物具集群状态的精子,群外被包膜,精子间充满丝状间质,精子近球形,无鞭毛,无顶体,大小为1~3μm。研究结果可为猛虾蛄的繁殖生物学和人工育苗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推动爱鸟教育事业的进程,交流在鸟类保护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探讨今后友好合作的方式方法。应(财团法人)日本鸟类保护联盟会长河野洋平先生的邀请,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苏省农林厅再次以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名义组派5人于1990年5月8日至17日赴日进行爱鸟教育交流考察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企业经营的过程当中,结合自身的发展要求,积极采取并购战略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路径。吉利集团作为我国民族汽车品牌的代表,在数十年的运营和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的进行发展战略的调整,特别重视并购战略的实施。本文尝试对吉利集团并购战略实施的背景、环境、结果等诸多维度展开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织锦巴非蛤幼虫在不同发育时期饲喂单胞藻饵料的合适种类,为织锦巴非蛤的苗种规模化人工繁育提供饵料投喂策略及参考依据。【方法】以从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自然海域捕捞的织锦巴非蛤2龄贝为亲本,人工培育D形幼虫,在幼虫培育期间分别投喂小球藻、微绿球藻、杜氏盐藻、亚心形扁藻、湛江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绿色巴夫藻、牟氏角毛藻和三角褐指藻,显微镜下观察幼虫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种类单胞藻的摄食情况和消化效果。【结果】织锦巴非蛤初孵幼虫(D形幼虫)大小(壳长×壳高)为(82.49±3.02)μm×(63.98±2.16)μm,于4 dph(孵化后第4 d)发育至壳顶前期(115.89±3.86)μm×(101.62±3.80)μm,13 dph进入变态期(205.61±15.84)μm×(182.61±13.53)μm,于15 dph变态至稚贝(225.63±8.99)μm×(198.65±8.25)μm。织锦巴非蛤幼虫在运动过程中也伴随着摄食,通过纤毛的摆动形成水流,单胞藻则随着水流方向进入幼虫口沟,在口沟纤毛摆动下进入胃内,胃内的单胞藻在微绒毛摆动下快速旋转并消化。织锦巴非蛤幼虫在1 dph时能摄食小球藻、微绿球藻、绿色巴夫藻、湛江等鞭金藻和球等鞭金藻,在4 dph时有少量幼虫开始摄食杜氏盐藻,至10 dph时幼虫开始摄食亚心形扁藻和牟氏角毛藻,整个浮游幼虫期均不摄食三角褐指藻。在9种单胞藻饵料中,小球藻和微绿球藻较其他种类更难消化。【结论】在织锦巴非蛤幼虫培育过程中,幼虫开口饵料宜选择湛江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和绿色巴夫藻,在10 dph时适宜投喂杜氏盐藻,至13 dph时可投喂牟氏角毛藻和亚心形扁藻;在其他易被摄食和消化单胞藻种类充足的情况下,一般不选取小球藻和微绿球藻作为幼虫培育的首选饵料。  相似文献   
17.
杂色鲍是一种重要的养殖鲍品种,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沿海.但是近年来,鲍的病害频发,尤其是1999年以来暴发的鲍低温病毒病严重影响了鲍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首先对鲍低温病毒病的发现及其相关病原的鉴定进行综述,重点讨论了其主要病原——鲍肌肉萎缩症病毒(AbSV)的基因组及其与血蓝蛋白的关系,并介绍了最新建立起来的两种AbSV的快速检测方法.对10多年来鲍低温病毒病的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并提出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科学问题,为日后病毒形态及其与血蓝蛋白关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丁香酚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的麻醉效果。采用静水方法在水温(27±1)℃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丁香酚(20、25、30、40、50、60、80 mg/L和100 mg/L)对规格为(21.6±2.75)cm长和(110.3±30.67)g重的花鲈麻醉效果和呼吸频率的影响。25~100 mg/L质量浓度的丁香酚均能使花鲈进入深度麻醉期,且麻醉浓度与平均入麻时间呈负相关,与平均复苏时间成正相关;丁香酚质量浓度为50 mg/L时,麻醉效果较好。低浓度丁香酚20 mg/L对花鲈呼吸频率影响不明显。在质量浓度达到40~100 mg/L时,鱼体由麻醉期(A3)进入深度麻醉期(A4),呼吸频率迅速降低。以50 mg/L丁香酚将花鲈麻醉后再在空气中进行暴露,暴露时间与复苏时间呈正相关。暴露时间在2~30 min范围内的复苏率为100%。当时间增加至35、40和45 min时,复苏率降低至66%,33%和0。且暴露时间大于20 min花鲈只能进入恢复期3期(R3)。因此,50 mg/L的丁香酚麻醉液是花鲈幼鱼的理想麻醉浓度。  相似文献   
19.
超高产条件下玉米产量及冠层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2年,选用郑单958为供试材料,以传统栽培模式为对照(CK),研究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春玉米的冠层结构。结果表明,超高产条件下春玉米产量及有效穗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玉米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其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均高于传统栽培模式(CK),且LAI最大值的持续天数比CK长。棒三叶及棒三叶以上叶增加幅度明显,与CK均达到显著水平;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玉米叶倾角明显小于CK,叶向值增大,群体受光态势较好。叶片光合速率(Pn)均随生育时期的推移而不断降低,在全生育期超高产栽培条件均高于CK,并且在大喇叭口期差异显著;整个生育时期超高产栽培条件的光合势均高于CK。超高产栽培LAI持续天数长,叶倾角小,叶向值大,进而改善玉米群体受光态势,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具有高光效的冠层结构。  相似文献   
20.
杉木CCoAOMT基因部分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ODEHOP设汁CCoAOMT基因的简并引物,通过RT-PCR的方法,从杉木茎段中克隆到1个长度为614 bp的PCR产物,产物经pMD18-T载体克隆转化至DH5α大肠杆菌中,序列通过同源性比对后显示该片段与其它植物的CCoAOMT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发现,该序列在112~651 bp片段上有一个开放性阅读框,该序列编码的是一个酸性蛋白,亲水性较弱.疏水性较强;信号肽序列为第23位至第45位,二级结构以α-螺旋(40.62%)与不规则盘绕(45.31%)为主,没有发现β转角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