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9篇
  3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两种农药中间体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苯胺为原料 ,合成了两种农药中间体 2 ,4,6-三氯苯胺和N -硝基 - 2 ,4,6-三氯苯胺 ,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熔点数据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最后讨论了影响产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42.
一种N-硝基苯基脲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N-硝基苯基脲衍生物,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  相似文献   
43.
不同熟期玉米套作夏玉米可溶性糖含量与产量形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以早、中、晚熟代表品种鲁原单14(LD14)、掖单22(YD22)和掖单13(YD13)为对象,两两相互套作,研究春夏玉米套种体系中夏玉米可溶性糖含量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各器官的可溶性糖含量与经济产量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中,全株可溶性糖含量在大口期、吐丝期与产量成显著负相关,乳熟期、成熟期则与产量成显著正相关: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吐丝期与产量成正相关,乳熟期和成熟期成负相关;叶鞘与茎中的可溶性糖含量与产量的相关关系相同,均表现为:乳热期与产量成负相关,吐丝期与成熟期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44.
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车前草根、叶、花中类黄酮、草酸、单宁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车前草根中类黄酮含量最高,叶中草酸、单宁及亚硝酸盐含量最高。此结果可为车前草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春夏玉米套作高产优质高效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春夏玉米套作在土壤氮素平衡、子粒产量、营养产量及纯收入等方面的表现,并提出了春夏套作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要点。与单作相比,套作增加了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和利用,合理施氮可以维持土壤氮素平衡。春夏玉米套作,每公顷产量可达18 000kg,纯收入达20000元,同时可以生产近20 000kg秸秆作饲料,不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缓解了人畜争粮争地的矛盾,而且提高了农民收入,达到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统一,在黄淮海地区有很大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6.
赵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954-956
[目的]为柳枝稷在滨海盐渍土上的种植提供试验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单盐NaCl和混合盐溶液处理,研究柳枝稷种子在发芽阶段对盐胁迫的反应和胚根、胚芽比的变化。[结果]当单盐和混合盐盐浓度低于3 g/L时,柳枝稷种子的发芽率不受影响,相对盐害率为0;单盐与混合盐溶液对种子的胁迫随盐处理浓度增高,种子发芽率逐渐下降。盐浓度对种子的发芽进程有明显滞后的影响。柳枝稷胚芽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表现出的反应不同,高盐胁迫对抑制胚根生长的影响较大。[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柳枝稷种子发芽、苗期耐盐性鉴定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7.
施氮量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氮磷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004—2005年在山东泰安研究了施氮量与种植方式对玉米和花生产量、生物量、氮磷吸收与利用以及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单作相比, 玉米-花生间作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氮、磷吸收量, 但降低了花生产量和氮吸收量。2行玉米4行花生间作模式(2∶4间作模式)的产量、生物量、蛋白质产量、氮磷吸收量以及氮磷吸收利用效率均高于2行玉米8行花生间作模式(2∶8间作模式); 2∶4间作模式的氮、磷吸收效率均显著高于单作模式, 土地当量比(LER)和蛋白质土地当量比(PLER)均大于1, 土地利用率提高8%~17%, 间作优势明显。与不施氮处理相比, 施氮处理显著提高间作玉米产量, 间作花生增产不显著, 促进玉米-花生间作体系氮、磷积累, 提高了氮、磷吸收总量及磷吸收利用效率, 从而显著提高了间作体系的产量和蛋白质产量, 间作优势却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48.
中国有着丰富的竹种资源,在当前木材供需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竹材将成为木材非常优良的替代品。在分析了我国竹产业出口状况的基础上,运用SWOT模型,对影响竹产品出口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进而寻找实现竹产品出口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9.
本技术对普通机械移植技术体系中的施肥部分予以改造,是在插秧的同时,将肥料施于秧苗侧边5cm,深4.5cm位置的施肥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将肥料呈条状集中不分散,形成一个贮肥库逐渐释放供给水稻生育需求,适应水稻自身代谢的需要,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肥料养分的固定和流失,本试验旨在分析侧深施肥技术和水稻缓控释肥料在黑龙江稻田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0.
赵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92-15693,15695
[目的]为盐碱地优质专用小麦的专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盐小麦品种山融3号和盐敏感小麦品种鲁麦15为试材,研究了2种氮肥条件下盐碱地小麦品质性状的变化情况。[结果]在盐碱地条件下,山融3号的籽粒加工品质、面团加工品质和淀粉品质均优于鲁麦15。增施氮肥可提高山融3号的籽粒加工品质,但对鲁麦15籽粒加工品质影响不大。2种类型小麦的面团品质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增施氮肥对鲁麦15籽粒RVA参数的提高幅度大于山融3号。[结论]在盐碱地条件下,增施氮肥可改善耐盐小麦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品质和普通小麦的籽粒淀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