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9篇
  15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秦越华  赵虎 《世界农业》1998,(12):23-25
德国苹果栽培总面积3万hm2,单产每公顷平均25t,总产量因气候的影响,年度间有差异。德国苹果生产目前尚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因而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一、矮化密植德国苹果生产高度集约化、专业化、商品化,果树栽培已由乔化稀植逐步向矮化密植方向发展。目前已...  相似文献   
42.
为了揭示茶树种植年限对土壤氮素组成及茶树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植茶0、4、9和30年的铁观音茶树根际土壤为材料,分析不同树龄茶树根际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luble organic nitrogen,SON)组成及其对茶树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茶树树龄的增加,根际土壤氨基酸SON含量从46.83%下降至22.71%,非氨基酸SON含量则从53.17%上升至77.29%。氨基酸含量分析表明,不同树龄茶树根际土壤共检测到14种氨基酸,其中5种疏水氨基酸含量随着茶树树龄的增加显著上升,8种亲水氨基酸含量随着茶树树龄的增加显著下降。茶树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随着茶树根际土壤年限的增加,茶树氮素吸收效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效率、氮素经济效益等均呈现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年限与土壤氨基酸SON、亲水氨基酸含量、氮素效率、氮素吸收效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经济效率等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其他指标则相反。可见,随着茶树树龄的增加土壤氮素组分及氨基酸含量发生显著变化,进而影响茶树对土壤氮素的吸收与利用。结果为酸化茶园土壤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正>越蒌2号是绍兴市农科院葫芦科蔬菜吊瓜课题组经6代自交选育而成的栝楼新品种,具有籽粒大、商品性好、抗病性强、产量高等优点,籽仁油酥感强,粗脂肪含量和氨基酸含量高。植株中抗炭疽病,中感蔓枯病,适宜长江流域种植。目前已在湖北、山东、福建和贵州等地示范推广,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44.
为抑制软体驱动器弯曲过程中的不必要变形,提高软体机械手抓取能力,提出一种限制层材料为PDMS和PTFE混合制备的软体机械手。通过调整PDMS和PTFE之间的质量比来改变限制层刚度,进而改变软体机械手的弯曲角度。考虑到软体机械手工作时,应变层变形远大于限制层,采用Yeoh和Neo-Hookean形式的应变能方程表述应变层和限制层材料力学行为。基于模型和力矩平衡原理建立软体驱动器弯曲角度数学模型,进而研究限制层材料和结构参数对软体机械手弯曲性能的影响。利用单轴拉伸试验获取不同质量比的PDMS和PTFE混合制备的限制层样品应力应变曲线,并拟合获取Yeoh模型材料参数,进而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确定限制层材料的最佳比例。对不同限制层材料制成的驱动器进行弯曲角度测试,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偏差在5%以内,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同时,驱动器的末端力测试结果表明,限制层PDMS/PTFE质量比为8∶1的驱动器明显优于纯硅胶软体驱动器,最大末端力可达2.45 N。使用软体机械手对多种物品进行抓取试验,其最大抓取质量达420 g。  相似文献   
45.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寄生虫性疾病严重影响大鲵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已知的大鲵寄生虫性疾病的致病病原体、疾病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6.
卵形异绒螨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形异绒螨是近年来我国北方部分省(自治区)控制棉花苗蚜的一种较为有效的自然寄生天敌。为此,根据文献资料,对该天敌的鉴定与命名、生物学特性、发生特点、控蚜效果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并详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7.
为快速繁殖"南高丛"草莓,笔者对3种"南高丛"蓝莓新品种进行了组织培养微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南高丛"草莓在改良的1/2MS附加玉米素0.5~2.0mg/L的增殖培养基上,增殖倍数达到4~8倍以上;在改良的1/3MS附加NAA0.5mg/L和IBA1.0mg/L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达70%左右;采用苔藓为基质进行移栽炼苗,成活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48.
张越亭  赵虎  刘永华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0):101-107,124
研究番茄叶片接种灰霉菌后番茄和病菌各自的转化酶和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以阐明番茄和病菌各自的转化酶和糖转运蛋白在发病中的可能作用.通过系统测定接种后0、12、36和60 h番茄和灰霉菌的转化酶和糖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在接种后叶片逐渐发病,60 h时出现明显病斑.番茄叶片的CWIN基因LIN6表达水平在接种后12和60 h显著高于对照叶片,CWIN抑制蛋白基因INVINH1表达水平在接种后12 h也显著高于对照;番茄的2个STP基因SlSTP2和SlSTP1的表达水平分别在接种后12和60 h显著高于对照叶片;此外,番茄的3个CladeⅢSWEET基因SlSWEET10c、SlSWEET11a和SlSWEET11c在接种后12 h即显著高于对照叶片.灰霉菌胞外转化酶基因Bc1g10247的表达水平在接种叶片后大幅上升,此外BcHXT1、BcHXT6、BcHXT13这3个己糖转运蛋白的表达水平在接种后也呈大幅上升趋势.总之,番茄CWIN和STP基因表达水平的上升并不能有效诱导抗病反应并阻止灰霉菌吸收叶片中的糖分.相反,番茄CladeⅢSWEET表达的上升可能会导致蔗糖被大量转运至细胞外空间,而灰霉菌胞外转化酶和己糖转运蛋白表达量的上升则可将细胞外蔗糖分解为己糖并吸收利用,最终导致灰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9.
文章以南江县内某潜在不稳定斜坡为例,根据现场调查和赤平投影对斜坡稳定性进行定性分析,采用理正岩土6.5版本之岩质边坡稳定性模块对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得出该潜在不稳定边坡开挖后处于不稳定状态,建议在边坡开挖后及时对边坡进行工程治理。  相似文献   
50.
采用EEPA(Edinburgh elssto-plastic adhesion)接触模型模拟土壤耕作特性,探究颗粒球型对土壤离散元模型仿真精度及计算效率的影响。测定了室内土槽土壤的静态堆积角、轴向压力、耕作阻力、耕作堆积角等土壤特性参数,确定并优化了单球土槽土壤离散元模型仿真参数。建立土槽土壤-挖掘犁铲离散元耦合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参数验证,耕作阻力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为1.70%。以13 mm为等效粒径确定了单球、双球、三球、四球等4种土壤颗粒的外形尺寸,采用单球、单球变粒径、双球、三球、四球、多球混合等填充方式建立了6种虚拟土槽,以耕作阻力、耕作堆积角、仿真时间为试验指标开展挖掘犁铲耕作过程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种虚拟土槽的耕作阻力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均小于8%,能够满足耕作阻力模拟要求;耕作堆积角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为2.32%~20.32%,单球变粒径、四球、多球混合等虚拟土槽耕作堆积角相对误差均小于10%;单球土槽挖掘犁铲耕作仿真时间约为80.44 min,受土壤颗粒填充数量、接触关系及颗粒球型等因素影响,其他填充条件下仿真时间均有显著增加。综合考虑仿真精度及计算效率,土壤耕作阻力模拟时虚拟土槽宜采用单球颗粒填充方式,耕作堆积角模拟时虚拟土槽宜采用四球或多球混合填充方式建立。该研究为土壤-机具互作离散元仿真的建模,EEPA接触模型的参数选择,颗粒球型及填充方法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