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9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4篇
  4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水稻光合作用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以光合作用为中心,详细的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水稻光合作用的研究进展;另一方面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为中心,较全面地介绍了影响水稻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环境因素,并着重介绍了矿质养分和不同基因型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为今后如何提高水稻光合效率和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榉树良种引进与高效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榉树作为我国林木业重要的树种,对榉树良种的引进与培育极为重要。根据榉树栽植的实践,从良种引进、整地、栽植时间、水肥管理、栽植规模、日常生产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榉树的高效培育技术,从而为榉树良种引进与高效培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实践证明,榉树良种培育需要合适的栽植时间、栽培密度与苗木高度,为此,需要加强对榉树良种培育各方面的研究,为切实实现榉树良种培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对水稻中2个新的F-box蛋白基因Os5h和Os7h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基因序列分析确定Os5h和Os7h是F-box家族的两个基因;启动子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含有大量的与光反应应答相关的元件,并且也都含有非生物逆境应答元件;对这两个基因进行了转录表达分析和共表达基因的分析,Os5h基因在花中表达最高,胚芽中最低,Os7h基因在根中表达相对其他组织较低,但整体表达相对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104.
系统分析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定义与内涵 ,从多目标角度 ,提出了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具体指标进行了排序 ,基于此对河北省“八五”和“九五”期间年农业发展状况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5.
农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WOT分析法对农机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进行战略分析,其目的在于选择出适合农机企业未来发展的正确战略决策,为农机企业保持可持续的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107.
环境问题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国内外有关资料 ,以及北京所属大型养殖场有关调查数据 ,对畜禽饲养中的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成因进行描述性分析 ,在此基础上 ,对人口、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作出进一步阐释 ,并据此提出治理畜禽饲养中环境污染的对策措施 ,以期促进我国畜牧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8.
光皮树的组织培养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光皮树种子和嫩枝条为材料,探讨不同诱导途径对培养的影响:①分别以茎段、顶芽、叶片、带腋芽的茎段及无菌发芽的种子苗上的胚轴和子叶为外植体离体诱导出愈伤组织,然后再进行分化;②以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腋芽增殖.结果表明:70%酒精与0.1%升汞配合使用,消毒效果较好.其中,茎段消毒采用70%酒精浸泡30 s,0.1%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连续旋耕下深耕对不同优质粳稻生长动态、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为寒地优质粳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2018—2019年以绥粳18、垦稻12和三江6为供试材料,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前茬连续2年旋耕基础上,设置深耕和旋耕2种耕作方式,研究耕作方式对优质粳稻生长动态及花后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 年份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而耕作方式对寒地优质粳稻生长发育、花后光合物质生产特性及产量性状存在显著影响。与旋耕相比,深耕显著增加了每平方米分蘖数和有效穗数,剑叶展开时间晚且持续时间长,抽穗晚但持续时间无变化;增加了生物量和茎鞘干物质转运能力,其中齐穗期生物量和茎鞘干物质分别增加8.34%和5.36%;输出量、输出率及转化率增幅分别为13.19%、6.70%和9.17%,差异显著(P<0.05);提高了齐穗期与成熟期叶面指数,延长了绿叶面积持续时间,增加了群体生长速率;促进了主茎倒3、4节位的节间长度、叶片长度和宽度,增加了株高和穗长;每穗粒数和粒重分别增加7.05%和3.37%,收获指数增加1.90%,实现产量平均增幅12.78%。同一耕作方式条件下,在茎蘖数、光合物质生产能力、茎鞘干物质积累量及转运能力、产量及其构成上均以垦稻12表现最佳,绥粳18次之;而三江6花后叶面积指数、成熟期每穗粒数和粒重虽然较高,但并不能弥补其干物质转运能力、有效穗数和千粒重低的不足。在互作效应上,深耕×垦稻12处理表现出较高的每平方米有效穗数,花后光合物质生产及转运能力强,粒叶比和群体生长速率高,千粒重与收获指数高,增产9.15%—27.47%。【结论】 在连续旋耕稻田上搭配一次深耕的耕作方式是利于提高本区域优质粳稻产量的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110.
从当前农民收入增加缓慢以及商业发展的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农民消费的现状入手,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在提高农民收入过程中商业所扮演的角色,利用系统动力学的知识,深入分析了两者的互动关系,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商业,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