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1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1.
对不同渔获方式捕捞的舟山野生牙鲆进行不同方式的驯养试验.结果表明:(1)拖网捕获的活体野生牙鲆数量较少,在室内水泥池中可以驯养成活,但成活率较低,仅为54.5%,驯食的最佳饵料为活体脊尾白虾;(2)推缉网捕获的牙鲆幼鱼数量较多,全长8~15cm的幼鱼在池塘中养殖1年的成活率为46.2%,选择部分作为亲鱼培育,2周龄的成活率为86.4%,3周龄亲鱼养殖成活率达89.4%,目前拥有亲鱼3周龄鱼320尾、2周龄鱼60尾.  相似文献   
12.
选取同一种饵料设置7个投饵率水平(分别为体重的1.0%、1.5%、2.0%、2.5%、3.0%、3.5%、4.0%),采用静水连续充气养殖系统,在盐度为26.0~27.5、温度为27.8~26.5℃的条件下对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成鱼和黑鲷鱼种进行为期40d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1)黑鲷成鱼和鱼种的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即随着投饵率的增加,黑鲷的饲料转化率逐渐下降,相对增重率先升高后下降。但是在各指标的变化幅度上,黑鲷鱼种远大于黑鲷成鱼。(2)黑鲷成鱼和鱼种的水分含量随投饵率的增高而下降,脂肪含量随投饵率的升高而增加。(3)适宜投饵率随着黑鲷体重的增加而降低,黑鲷鱼种的适宜投饵率为其体重的3.0%,黑鲷成鱼的适宜投饵率为其体重的2.5%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影响养殖鱼类对饵料蛋白质需求的因素,通过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节约蛋白源的有效途径,并初步探讨了养殖鱼类饵料蛋白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2010年3月至6月,在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西闪试验场进行了舟山褐牙鲆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在水温16.0~23.0℃,盐度26~27,溶解氧5.0~6.0mg/L的条件下,历经60d的培育,累计育成平均全长3.6cm以上的牙鲆鱼苗80×104万尾,受精率87.9%,孵化率90.9%,全长3cm~5cm的鱼苗培育成活率32%。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舟山牙鲆人工培育及促熟催产中的技术措施。采用自然海区捕获的牙鲆亲鱼,逐年筛选、精心培育,共获得健康的2~4龄成熟亲鱼300尾(雄鱼200尾、雌鱼100尾),体重1 000~5 000 g。在自然产卵和外源激素HCG(1 500 IU/kg)及LHRH-A3(5μg/kg)的作用下(雄鱼减半),共采卵536.2×104粒,上浮率51.3%,受精率69.5%,孵化率84.2%。与自然产卵相比,激素催产产卵数量多,受精率和孵化率相对偏低;而自然产卵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但产卵不够集中且数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黄鲷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孵化水温对黄鲷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26℃范围内,黄鲷胚胎都能孵出仔鱼,孵化速度随水温上升而加快。其中18~22℃是黄鲷胚胎孵化的最适温度,孵化率最高,20℃时达89%,畸形率最低;受精卵42 min细胞开始分裂,3 h 30 min为多细胞期,7 h为囊胚期,22 h胚孔关闭,37 h仔鱼开始孵出,孵出仔鱼健壮活泼。当水温高于26℃或低于16℃时,黄鲷胚胎不能孵出仔鱼;水温低于14℃时胚胎发育停止于高囊胚,12 h后受精卵开始变浊死亡;水温高于28℃时,胚胎发育至多细胞期,胚盘聚合死亡。黄鲷胚胎发育的有效积温为422.2~483.6(h.℃)。黄鲷发育的阈温度为7.88℃  相似文献   
17.
随机选取一龄黄姑鱼幼鱼362尾,测量其体重、全长、体长、体厚、体高、头长、尾柄长、尾柄高、吻长、吻尖至背鳍起点长、眼径、眼间距共12个形态学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揭示了影响黄姑鱼一龄幼鱼体重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影响黄姑鱼一龄幼鱼体重的主要性状是体长、体高、体厚、尾柄高和眼间距;体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最大(0.400**),对体重的决定系数最高(16.00%);眼间距对体重的直接作用较小(0.066**)。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来影响体重(0.627 6);决定分析的结果和通径分析的变化趋势一致;各形态性状对体重总的决定系数∑d=0.904,它与相关指数R2的数值相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经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建立了体质量为因变量,体长、体高、体厚、尾柄高和眼间距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回归方程为:y=-104.906+4.336 x1+11.654 x2+14.015 x3+7.138 x4+8.761 x5。  相似文献   
18.
饥饿和再投喂对鲈幼鱼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幼鱼(40.71 g±2.92 g)经不同饥饿时问处理,再恢复喂食后的生长情况,试验共进行40 d,水温为26~28℃.结果表明:饥饿5 d组(S5)鲈体重略高于对照组,饥饿10 d组(S10)鲈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饥饿15 d组(S15)鲈体重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饥饿15 d后鱼体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脂肪含量及鱼体比能值略有下降,灰分及水分含量明显上升;恢复投喂后,各饥饿处理组鱼体化学组成及比能值均接近,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标准代谢率下降,恢复投喂后又回升至对照组水平;从组织结构看,胃、肠和肝脏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恢复投喂后各组织结构均有恢复.由此表明:S5组和S10组的鲈在恢复生长过程中产生了完全补偿生长效应,S15组出现了部分补偿生长效应.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0月,在福建宁德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杂交,观察了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大黄鱼和黄姑鱼亲鱼平均体质量和体长分别为405 g、27.9 cm和390g、24.8cm,采用干法人工授精。受精卵浮性,为单油球端黄卵,卵径1060~1500μm,油球379.8μm左右。在水温25.8~26.2℃,盐度26的条件下,经18h55min半数受精卵破膜,胚胎发育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肌节出现期、心跳期、肌肉效应期、出膜前期和出膜期,初孵仔鱼全长2.75~2.98mm,受精率约为14.4%,孵化率约为31.9%,畸形率约为30%。共培育杂交初孵仔鱼5万尾。3日龄仔鱼开口摄食轮虫,7日龄开始摄食小型挠足类。  相似文献   
20.
不同投饵率对黑鲷生长及体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同一种饵料设置7个投饵率水平(分别为体重的1.0%、1.5%、2.0%、2.5%、3.0%、3.5%、4.0%),采用静水连续充气养殖系统,在盐度为26.0~27.5、温度为27.8~26.5℃的条件下对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成鱼和黑鲷鱼种进行为期40d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1)黑鲷成鱼和鱼种的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即随着投饵率的增加,黑鲷的饲料转化率逐渐下降,相对增重率先升高后下降。但是在各指标的变化幅度上,黑鲷鱼种远大于黑鲷成鱼。(2)黑鲷成鱼和鱼种的水分含量随投饵率的增高而下降,脂肪含量随投饵率的升高而增加。(3)适宜投饵率随着黑鲷体重的增加而降低,黑鲷鱼种的适宜投饵率为其体重的3.0%,黑鲷成鱼的适宜投饵率为其体重的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