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44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27篇
  36篇
综合类   262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51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1.
选用耐高温、抗性好的高产品种8813菌种,提纯复壮母种,进一步培养扩大为原种和栽培种。  相似文献   
82.
闫鹏  孙小诺  杜雄  高震  边大红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5):2581-2592
【目的】针对华北平原北部冬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与环境实际温度间的矛盾,通过晚冬早春阶段性增温,研究拔节前增温及拔节后揭除塑膜相对降温对冬小麦旗叶光合性能和衰老的调控作用,以期为华北平原冬小麦通过调控温度延缓小麦衰老和挖掘产量潜力提供理论及方法依据。【方法】2015—2017年连续2个生长季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深州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站进行大田试验,以“衡观35”为试验材料,晚冬早春采用搭建温室的方法,设置覆盖2层塑膜(M2E,1月25日—3月25日)、覆盖2层塑膜(M2L,2月5日—3月25日)、覆盖1层塑膜(M1,2月20日—3月25日)、常规生产对照(CK)共4个处理,以覆盖有孔和无孔塑膜以及时间的早晚和长短来调控温度和小麦生长发育时间,由此获得了时间相同的小麦生长发育进程不同、发育进程相同而所处日期和温度不同的结果。试验过程中记录每个处理各生育期起始时间,并测定光合特性、衰老相关酶活性、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早覆盖的M2E处理的冬小麦比对照开花提前8 d,成熟提前3—4 d;灌浆期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提高17.3%、净光合速率提高30.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23.7%、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27.2%、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19.4%、丙二醛(MDA)含量降低23.8%;开花时的旗叶面积增大27%,收获时籽粒产量提高22.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6.9%。随着增温时间的推迟和覆盖时间的缩短,上述指标与对照差异越来越小,以至于M1处理上述指标与CK均显著不差异。【结论】晚冬早春阶段增温既维持了旗叶较高的光合速率,又显著延缓了旗叶衰老,进而为灌浆提供了物质基础;既增加了小麦穗粒数,又延长了小麦灌浆时间,从而获得了高产,获得高产的同时虽然增加了耗水量但促进了水分的高效利用。晚冬早春阶段增温是华北平原北部冬小麦有效平衡热量资源供应与生长发育所需的方法,既可减轻晚冬早春冻害对小麦返青及拔节的影响,又可规避小麦生育后期干热风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83.
在河西走廊绿洲温室番茄生产中,研究不同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生长与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A_2处理的有机肥(再生有机肥3 t/hm~2),其番茄叶片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最高,分别11.83μmol/(m~2·s)和3.54 mmol/(m~2·s);同时A_2处理的番茄在株高、茎粗、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和产量等性状上表现最优,分别为175.76 cm、1.23 cm、17.38个、2.99 kg和109 030.35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V_C和番茄红素含量分别为4.19%、0.56%、6.94%、298.5 mg/kg和147.8 mg/kg,显著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8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融入了各行各业中,并在提升行业智能化、信息化以及系统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突出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其他行业一样,茶叶的生产与营销也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可以说,在茶叶生产与营销过程中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了茶企发展的必经之路和必备策略。基于此,本文在结合当前茶叶生产与营销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尝试对茶叶生产与营销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希望对相关的从业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5.
正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以下简称"两病")是危害奶牛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已被世界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在我国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并且一直受到密切关注。布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以及生殖系统传播,其受侵害最为严重的是生殖系统,严重影响生殖功能。不仅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危害人类的健康。牛结核病在我国《动物防疫法》中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开放性结核病牛是传染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呼吸道和消化道为主要传播途径,由于我国奶牛养殖产业的进一步扩大且散养较多,导致我国奶牛跨区域交易日益频繁,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致使我  相似文献   
86.
为揭示鄱阳湖湿地苔草群落的构建机制,选择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立3条样带调查不同水分梯度的群落物种多度,选用断棍模型(BSM)、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NPM)、优势优先模型(DPM)、随机分配模型(RAM)和生态位重叠模型(ONM)5个生态位模型对群落种-多度关系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灰化苔草群落可按土壤水分划分为高湿度、中湿度和低湿度3组,分别对应从湖边、湿地中间和湿地边缘的梯度分布;2)从高到低的水分梯度上,灰化苔草群落的物种数先增加后降低,优势种多度逐渐增加,物种多度分布曲线由相对平缓变为陡峭;3)高湿度灰化苔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的最佳拟合模型为BSM,中、低湿度的理想模型转变为NPM。研究认为,水分条件的变化是灰化苔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改变的主因,随着水分梯度降低,群落构建的生态学过程由随机生态位变为生态位优先占领。研究为鄱阳湖湿地多样性保育和生态功能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7.
张大光  边秀芝 《种子》1998,(2):42-43
玉米种子成熟度不仅直接影响种子质量,种子生产的经济效益,种子的安全降水,而且影响整个玉米生产。把种子成熟度纳入种子的质量标准中是玉米集约化生产的需要。百粒重是玉米成熟度的量化指标。应采取以地膜覆盖为主要措施的综合促早熟技术,增加种子的百粒重,提高种子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88.
为了更便捷清楚地将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中高代品系的多性状因子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本文利用国际马铃薯中心开发的高交互性数据分析育种软件(HIDAP),对参与2020年定西市马铃薯多点试验的14个高代品系在5个试点的产量、薯块数量、商品薯率表现情况利用AMMI模型、GGE双标图、Tai稳定性模型结合方差显著性分析、联合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筛选评价。在AMMI分析图中,高代品系0934-62的产量、单株薯块数、商品薯率在垂直方向上的IPCA绝对值较小且在水平方向靠近最右侧;结合GGE双标图,高代品系0934-62、1026-2、14137-20处于水平线以上较高位置,其中品系0934-62位于水平线以上最远距离;在Tai模型分析中,根据高代品系在产量、块茎数量、商品薯率中αi与λi参数的分布范围,可知稳定性高的品系为0934-62、1026-2、1281-191。综合各分析结果可知,在参试的14个品系中,高代品系0934-62在产量、薯块数量、商品薯率中的稳定性与丰产性表现突出,高代品系1026-2、1281-191、14137-20表现良好,品系1205-5表现较差。HIDAP软件通过自身所具有的评价系统利用多个数据分析模型,能够有效管理大量育种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并及时淘汰无用信息,减少成本支出,节约试验资源。  相似文献   
89.
含沙量预报能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决策信息。本研究对现有的含沙量预报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后发现,系统响应函数模型的预报精度较高且易于运行,水沙动力学模型的水沙运动机理性较强。通过结合水文和水力学方法,在不同水沙运动机理条件下构建了基于不平衡输沙原理、马斯京根演算、多来多排理论的3种系统响应函数模型。在黄河潼关站的应用结果表明,系统响应函数模型的物理运动机制越高,预报精度也越高,不平衡输沙原理系统响应函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描绘汇流区的水沙输移特征,预报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0.
在定西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全膜垄作侧播模式下甘引1号、甘引2号、黑美人、新大坪、青薯9号、庄薯3号、陇薯6号、定薯1号、青薯168等9个主栽马铃薯品种的营养品质性状差异,并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和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了各品种的营养品质,以期为甘肃马铃薯主产区优质马铃薯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全膜垄作侧播栽培技术模式下,9个马铃薯品种综合营养品质顺序依次是甘引1号甘引2号黑美人新大坪青薯9号庄薯3号陇薯6号=定薯1号青薯1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