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1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4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试验以饲用鱼油为材料,在干燥温度条件下,(105±2)℃加热处理鱼油6、24、36、48、60和84 h后用气相色谱法对其脂肪酸组成情况进行分析,并以未经加热的鱼油脂肪酸组成作为对照,研究烘干温度对饲用鱼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05℃下,鱼油中的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随时间发生变化。EPA和DHA的含量明显减少,分别从10.48%和15.26%下降到2.5%和2.52%。  相似文献   
52.
疾病状态下血浆磷含量降低导致钙磷比例失调.进而使碱性磷酸酶含量升高及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本文采用DPH(1.6-二苯基-13.5-己三烯)做为荧光探针,测得病理条件下红细胞膜微粘度较健康牛降低(P<0.001).这一结果表明红细胞膜流动性改变与疾病显著相关。对进一步阐明低磷引起的奶牛血红蛋白尿症发病机理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3.
犊牛早期断奶技术要点刍议黑龙江省安达市畜牧局李国江,迟淑艳新生幼畜的哺乳行为是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现代畜牧科技中,利用反刍动物的生理特点,对犊牛进行早期断乳培育,是一项投入小、效益高的优选途径。实践证明,实施犊牛低奶量培育法,人为缩短犊牛哺乳期,既保...  相似文献   
54.
本次绥化地区马属动物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播很快,发病率很高,发热和咳嗽为其主要征状。黑龙江省绥化地区以前从没发生过。1989年3月中旬,我省西部大庆、安达等十几个市县首先发生,然后便自西向东迅速传播开来。到5月下旬为止,仅绥化地区12个市县中就有10个发生。严重地影响了一些市县的春耕生产和马属动物的  相似文献   
55.
选择42日龄淮南麻黄淘汰种公鸡2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0只,单笼饲养,测定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其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淮南麻黄种公鸡的胸肌率和脾脏相对重量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内脏器管相对重量和肉质参数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56.
梁伟兴  王嘉  谭北平  迟淑艳 《水产学报》2022,46(10):1969-1979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荚膜甲基球菌蛋白(MBM)替代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方法】以鱼粉含量40%为对照组(MBM0),在饲料中添加2%、4%、8%和12%的MBM,分别替代饲料中鱼粉含量的5%(MBM5)、10%(MBM10)、20%(MBM20)和30%(MBM30),配制 5 组等氮等脂饲料,投喂石斑鱼(初重为28.85±0.04g)8周。【结果】结果表明:各组石斑鱼存活率均为100%;各替代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各替代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组(P<0.05),各组间血清白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替代组肠道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于对照组,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肠道肌层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10%、20%和30%替代组肠道绒毛高度和宽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0%、20%、30%替代组和对照组肠道绒毛高度显著高于5%替代组(P<0.05),30%替代组肠道绒毛宽度显著高于5%替代组(P<0.05)【结论】综上所述,当基础饲料中鱼粉含量为40%时,MBM可替代30%的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存活率、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不产生负面影响,并对降低石斑鱼血脂水平和提高肠道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意义】本研究证实了荚膜甲基球菌蛋白在珍珠龙胆石斑鱼饲料中使用的可行性,对节省石斑鱼饲料鱼粉的使用,降低养殖成本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7.
介绍了“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课程在水产养殖专业中的地位和课堂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建立了启发式、开放式和问题式的教学新模式,为该门课程的本科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本试验旨在研究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e)对饲料锌的需要量。以硫酸锌为锌源,在以酪蛋白、明胶为主要蛋白质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20、30、50mg/kg的锌,使6种试验饲料中锌含量分别达到7.1、10.1、15.3、23.4、33.0、54.4mg/kg。每种饲料饲喂1组方斑东风螺,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螺,螺初始体重为(106.25±0.00)mg。试验期8周,养殖水体中锌含量为5.74μg/L。结果表明:1)饲料锌含量对方斑东风螺饲料系数(FCR)、蛋白质效率(PER)、成活率(SR)和肉壳比(SB/SR)无显著影响(P>0.05)。方斑东风螺增重率(WGR)先随饲料锌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当饲料锌含量达到15.3mg/kg后各组WGR无显著差异(P>0.05)。2)饲料锌含量对方斑东风螺软体部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方斑东风螺软体部锌含量与饲料锌含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R2=0.975 0),各组方斑东风螺壳中锌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方斑东风螺内脏团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氢酶(CA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先随饲料锌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当饲料锌含量达到23.4mg/kg后上述酶活力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WGR为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分析得出方斑东风螺对饲料锌的最适需要量为15.3mg/kg;以内脏团中T-SOD、CuZn-SOD、CAT和AKP活力为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分析得出方斑东风螺对饲料锌的最适需要量为22.9~24.3mg/kg。  相似文献   
59.
研究了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较低盐度(20)下养殖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平均体质量为0.35 g)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讨了该盐度下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试验设置25%、30%、35%、40%和45%(均为质量分数)5个饲料蛋白质水平,分别记为CP25、CP30、CP35、CP40、CP4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40尾虾。试验在300 L玻璃钢桶中进行,试验共进行56 d。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CP40组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最高,且CP35、CP40、CP4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CP25组(P<0.05);凡纳滨对虾血清总蛋白(TP)、总胆固醇(CHOL)和甘油三酯(TG)含量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CP35组对虾的血清TP、CHOL和TG含量均最高,CP35组对虾的血清TP和CHOL含量均显著高于CP25组(P<0.05);凡纳滨对虾鳃丝的Na+/K+-ATP酶活性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CP30、CP35组对虾鳃丝的Na+/K+-ATP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将饲料蛋白质水平与对虾增重率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得出,在盐度为20的水体中养殖凡纳滨对虾获得最大增重率时,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39.74%。  相似文献   
60.
应用血清学方法诊断泌乳期奶牛布病,多因颈静脉采血时的刺激和惊扰造成奶量下降,畜主不满,影响检疫工作的开展。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在两个牧场的11个分场选取850头泌乳期奶牛,进行了以全乳环状反应为主,以平板凝集反应(以下简称平板)、试管凝集反应(试管)和补体结合反应(补反)为对照的布病检疫试验,藉以探讨全乳环状反应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