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8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6篇
  50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应用ORYZA2000模型制定北京地区旱稻优化灌溉制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优化灌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是推行节水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利用ORYZA2000模型和多年气象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不同降水年型条件下早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定额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制定不同降水年型和产量水平的北京地区旱稻优化灌溉制度.结果表明:当灌溉定额达到一定水平后,最高产量趋于不变.干旱和平水年型条件下旱稻均有较大的增产潜力,灌溉定额为300~500 mm可增产约3000 kg/hm2;丰水年型灌溉定额为250 mm时可增产1000 kg/hm2.70%、80%和90%产量潜力3个产量水平的最优灌溉制度分别需要保持根层土壤相对含水率在67%、73%和83%左右,灌水定额不宜过高,以50~60 mm为宜.灌溉次数和灌溉定额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并取决于实际的降水情况:干旱年型3个产量水平的灌溉次数为3~8次;平水年型为2~5次;丰水年型为1~5次.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范围为0.92~1.28 g/kg,受各年型降水量影响灌溉水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在1.61~7.76 g/kg之间,丰水年型的灌溉水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平水年型和干旱年型.80%产量潜力水平时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不同年型灌溉定额在98~239 mm之间,灌溉次数为2~5次.  相似文献   
22.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传统育种技术进行抗稻瘟病(Pyricularia grisea)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以南溪3号为受体,抗稻瘟病恢复系R432为供体,经过多代轮回选育,培育出米质优、抗性强、配合力高的早稻恢复系R677。  相似文献   
23.
 以番茄果实为材料,通过RT-PCR扩增出番茄leEIL1基因,并构建了3种表达载体。表达结果比较分析表明,在以pPIC9k为表达载体,KM71毕赤酵母为宿主细胞的真核表达体系中,LeEIL1蛋白质的表达结果明显优于在以pET30a和pET15b为载体,BL21(DE3)plyss大肠杆菌为宿主细胞的原核表达体系中的表达结果。  相似文献   
24.
通过问卷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黔西南州马铃薯种植品种及栽培方式进行了调查,针对黔西南州马铃薯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索陕西省榆林市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性和安全格局,为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生态脆弱区榆林市为研究对象,选取水资源、地质灾害、土壤侵蚀、生境和荒漠化5个生态因子,在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敏感性分析构建榆林生态安全格局。[结果]土壤侵蚀和地质灾害是影响榆林市生态安全最敏感的因子,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区面积占有较大比例。生态安全底线、满意和理想区面积比分别为25.69%、41.95%和32.36%。受自然条件和用地现状影响,榆林市生态安全格局地域差异明显,底线区位于白于山、中-南部土壤侵蚀、地灾频发和黄河沿岸地区,满意区位于定边县中部、横山-榆阳中部和神木-府谷北部,理想区主要为古长城以北的风沙区。[结论]榆林市生态敏感性主要以中度敏感为主,其中土壤侵蚀和地质灾害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26.
回顾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7年办学历程,总结办学的经验与教训;反思实践过程,指出体育专业办学中存在的专业发展规模、学生气质培养、学生就业以及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国内的其它高等农业院校申办体育专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7.
白鲢鱼糜低钠复合盐配方响应面法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白鲢鱼糜制品中的钠盐含量,在斩拌过程中添加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钙3种盐类,以凝胶强度、持水性和白度为评价指标,研究三者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得到低钠盐优化配方.结果表明,白鲢鱼糜低钠盐的最优配方为:氯化钠质量分数1.0%、氯化钾质量分数1.0%、氯化钙质量分数0.5%,其中钠盐添加量的质量分数降低至1.0%,且复合盐总添加量的质量分数仅为2.5%.此条件下,白鲢鱼糜凝胶强度达到196.50 g·cm,持水性为76.37%,白度为75.44.  相似文献   
28.
荔波野生金线莲芽的诱导及其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金线莲组织快繁的配套技术,以金线莲茎段、茎尖为外植体,研究NAA、6-BA浓度梯度及配比、不同部位外植体对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MS+6-BA 1.0 mg/L+NAA 0.1 mg/L为适宜的诱导芽和增殖培养基,培养50 d后增值系数达6.5,MS+6-BA 1.0 mg/L+NAA 0.15 mg...  相似文献   
29.
斑点叉尾鮰基础群体生长和存活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估计了斑点叉尾基础群体(G0)体质量、体长和存活性状的遗传参数,为制定育种目标、综合选择指数和选择方法提供基础参数。实验利用5个斑点叉尾引进群体,通过双列杂交和巢式交配设计,产生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每个家系内的稚、幼鱼经过中间暂养、个体标记等阶段后,混合放入一个池塘进行生长和存活测试。利用两性状动物模型和公母畜阈模型分别估计生长和存活性状的方差组分和遗传参数。通过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估计所有个体生长和存活性状的育种值。斑点叉尾基础群体收获体质量和体长遗传力分别为0.41±0.074和0.32±0.064,属于高遗传力水平,并且统计检验显著(P<0.05)。尽管在两性状动物模型中设置标记体质量和标记体长作为协变量进行校正,但是由于加性遗传效应和共同环境效应混淆在一起无法剖分,遗传力估计值偏高。收获体质量和收获体长的表型和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93和0.97,表现为高度线性正相关。存活性状的遗传力为0.037±0.016,表现为低遗传力,但统计检验仍达到显著水平(P<0.05)。家系生长(收获体质量和收获体长)和存活性状育种值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65和0.100,表现为低度线性遗传正相关,并且统计检验不显著(P>0.05)。因此在制定育种方案时,生长和存活性状都可纳入育种目标,利用多性状选择指数方法同时选择。  相似文献   
30.
该文针对水产生物工厂化育苗水体升温技术需求,开展了利用育苗废水作热源为育苗水体升温的海水源热泵集成技术应用示范,探讨了集成系统对海参育苗水体升温和废水热能的回收效果。结果表明,进入I级换热器的育苗废水和新鲜海水温度分别为10.3~14.9℃和-1.9~4.9℃时,新鲜海水出水温度提升4.6~5.8℃,废水热能最大回收率达到59.2%;海水源热泵的废水热源温度和流量一定时,新鲜海水的温升幅度随其入流流量和温度升高而降低,入流温度分别为7.3和10.3℃的新鲜海水,流量不超过15和20 m~3/h时,出水温度均保持在15℃以上,满足海参育苗水温要求。热泵对废水热能的最大回收率为40.7%,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在5.03以上;集成升温系统比传统锅炉升温综合节能37.6%以上,减排二氧化碳约2 200 t/a,当年内可收回设备投资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