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有机果园就地堆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了防止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给果品、土壤及周边环境造成污染,陕西南郑县推广有机肥堆制技术,采用就地取材、就地处理、就地施用的方法,解决了有机果园生产中肥料来源问题。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2.
<正>2009年,我省生猪产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瘦肉精"事件、H1N1甲型流感等多方面不利因素影响,养殖效益明显下降。但在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支持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生猪生产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生猪标准化、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形成了"生产健康稳定发展、项目投资持  相似文献   
23.
以蓝莓、红树莓为主要原料,添加白砂糖、柠檬酸等辅料进行复合果汁的配方及稳定性研究。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根据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得出蓝莓红树莓复合果汁的最优配方为蓝莓汁用量30 g,红树莓汁用量20 g,白砂糖用量10 g。柠檬酸用量0.30 g,加水量100 g。通过筛选,选出适合蓝莓红树莓复合果汁的稳定剂,对选出的稳定剂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复配稳定剂的最佳添加量为黄原胶0.02%,羧甲基纤维素钠0.04%,海藻酸钠0.02%。在此配方条件下,研制的复合果汁饮料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组织状态稳定,并具有保护视力的功效。  相似文献   
24.
1 特征特性 会梗7号系云南省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合江20号×合系40号配组,于2000年育成的耐寒水稻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云南省审定[滇特(曲靖)审稻200605号].  相似文献   
25.
本文通过对煤田地质的发展新思路的总结,指出煤田地质的转型方向和发展线路。对煤田地质的改革方向和改革动力进行分析,并在人才、技术、等方面提出改革思路,使煤田地质企业的改革思路更加清晰,加快煤田地质企业的产业化进程,为煤田地质企业的顺利转型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影响公猪精液品质主要因素的研究进展情况,概括了改善公猪精液品质的主要方法,对于今后发展以及推广相关技术,促进养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7.
玉米螟性诱剂在玉米螟测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通过研究表明新疆玛纳斯县发生的玉米螟种类为亚洲玉米螟;使用玉米螟诱芯监测能提高测报准确率。配备自动计数器后误差率较小,能客观反映玉米螟发生代数、发生量、发生程度,使用不受地域限制,能大幅度降低测报人员的劳动强度。未发现对玉米及其它生物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8.
首文莉  雷勇  黄辉  陈伯涛 《中国蚕业》2013,34(3):54-55,58
分析了汉中市南区——南郑县蚕桑产业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建议从实施科技兴蚕战略、稳定桑园面积、出台保护政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更新技术服务措施和加强蚕茧收购监管等方面入手,恢复发展汉中蚕桑产业。  相似文献   
29.
文章对零件成形工艺进行分析,确定成形工序及工序组合、成形模具的类型,对工作部分尺寸进行计算,对模具主体结构的计算和选取,查阅标准选用一套合适的模架及导柱导套,筛选一个合适的压力机并根据压力机参数进行校核。  相似文献   
30.
利用莎门氏菌B31转化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探讨莽草酸的微生物转化因子.HPLC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莎门氏菌B31自身不产莽草酸;菌种在对莽草酸溶液的生物转化过程中,在20~24 h莽草酸质量浓度达到最大,莽草酸质量浓度由原溶液中8.04 g/L增加到8.80 g/L,继续培养,莽草酸出现分解现象;莎门氏菌B31对质量分数为2%的八角糖无转化现象,对八角渣水提液的转化效果最好.以八角渣和蒸馏水的固液比为1:40(g:mL)时的提取液加入莎门氏菌B31培养转化24 h后,莽草酸最高质量浓度为0.213 g/L,为未转化前莽草酸含量的2.5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