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4篇
水产渔业   8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斑点胡子鲶(Clarias macrocephalus)又称大头胡子鲶,是泰国的主要养殖鱼类之一,它可以在水外或含氧极低的水体中长时间生存,也能生活于咸淡水中,而且产量极高(6厘米的鱼种经五个月养殖,产量高达107500公斤/公顷)。1982年7月,我所从泰国引进斑点胡子鲶,  相似文献   
33.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美白对虾肉质鲜美 ,具有生长速度快、盐度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等特点 ,适合于人工高密度养殖 ,其产量已进入世界三大高产虾种之列。在我国适合于南至南海、北到山东的广大海淡水地区养殖 ,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品种。我国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始于台湾省 ,大约自1995年开始 ,1998年形成高潮 ;而大陆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始于1998年 ,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海南等地 ,至1999年广东省养殖面积达到5000亩 ,粗养塘亩产可达250公斤 ,精养塘最高产量可达700公斤 ,亩收入超千元。为了使广大读者尽快掌握这一新品种的养殖技术 ,本刊分三期详细介绍其生物学、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等 ,希望能对您的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4.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原产于太平洋西海岸至墨西哥湾中部。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其它两种为斑节对虾、中国对虾)。该虾生长快、抗环境变化能力强、抗病毒病强、肉味鲜美、加工出肉率高,是中南美洲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也是目前国际水产市场的俏销对虾品种。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人们对维科染色体的研究报道甚多,认为其染色体的基本二倍数为2N=50和2N=48,变异范围在2N=44~200之间。Gold等认为北美洲已见核型报道的绝大多数鱼类为2N=50。但欧亚大陆大多数为2N=48~50。Arai对欧亚大陆已研究过核型的141种鲤科鱼进行了分析,提出2N=50是鲤科鱼最原始的核型。周暾等对中国鲤科核型的研究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得出与Arai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36.
三、繁殖1.雌雄鉴别。雄性鳄龟有较长的尾,其长度是腹甲长度的86%,且泄殖腔位于背甲边缘之外;雌龟尾短,龟尾的长度少于腹甲长度的86%,泄殖腔位于背甲边缘之内。2.交配。鳄龟的交配季节在每年的4 ̄9月,雄龟经常爬到雌龟背上,起初雌龟爬动,雄龟滑落后,又紧追爬上,如此反复,直到雌龟停止爬行,雄龟后腿蹬地,前爪钩住雌龟的背甲,雄龟咬住雌龟颈背的皮肤,交尾过程中,雄龟头颈伸直且左右摇晃,有时两龟的鼻孔对鼻孔,互相对峙。3.产卵、孵化。鳄龟每年5 ̄11月为产卵期,6月是产卵的旺季。生活在自然界的雌鳄龟常爬行数公里以寻找合适的产卵地点,它喜欢…  相似文献   
37.
斑点胡子鲶耗氧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8.
鲫鱼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最传统的优质鱼类,其产量占常规养殖鱼类产量的15%以上,在带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说,鲫鱼市场是一个永恒的市场。近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39.
<正> 蟾胡子鲶(Clarias batrachus)是泰国主要食用淡水鱼类。与我国的胡子鲶(Clarias fuscus)形态和习性相近,但体型较大,生长较快,而肉味稍逊,耐寒力偏弱。在泰国,每年可养殖两次,单位面积产量很高,平均每年每平方米面积产20.9公斤。1978年6月泰国ADK养鱼公司泰籍华裔蔡先生赠送给我所一批蟾胡子鲶鱼苗,规格0.6克左右。为了大力发展蟾胡子鲶的养殖,作者1979年模拟蟾胡子鲶的繁殖生态环境进行了自然繁殖的研究,初步获得成功。现把研究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0.
蟾胡子鲶仔、稚、幼鱼食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蟾胡子鲶(Clarias batrachus)自1979年引进以来,人工繁殖和养殖已获得成功,并显示出其生产效益。为了发展生产,解决苗种问题,有必要弄清蟾胡子鲶尤其是仔鱼到幼鱼阶段的营养变化规律。几种胡子鲶的食性曾有学者研究过。如葛国昌(1981)认为胡子鲶(C.fuscus)是一种肉食性鱼类。Carreon等(1976)认为C.macrocephalus是终生肉食性鱼类。Gosse(1963)认为C.lazera是底栖杂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