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获得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谷氨酸脱氢酶基因(PmGDH)的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2386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677 bp,3?非编码区(UTR)为688 bp,包括含有27个碱基的poly(A)尾,5?非编码区(UTR)为21 bp。ORF可编码55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61.837 kD,理论等电点为6.57。序列含有ELFV dehydrog N与NAD bind 1 Glu DH两个保守结构域,37个磷酸化位点,3个糖基化位点。通过同源性、相似性以及系统进化树分析,斑节对虾的GDH基因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GDH基因的同源性和相似性最高,并与其聚为一支。采用荧光定量的方法研究了PmGDH基因在斑节对虾不同组织、氨氮胁迫过程中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表明, PmGDH的mRNA在各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眼柄神经,在血淋巴与肠组织中表达量最低。96 h氨氮胁迫后,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PmGDH在肝胰腺和鳃组织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都具有显著差异(P<0.05),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上调。表明PmGDH在氨氮代谢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参与了斑节对虾机体的急性氨氮胁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92.
以斑节对虾南海1号(N)和非洲品系(F)作为亲本,进行自交与杂交,获得4个子代群体NN(N♀×N♂)、NF(N♀×F♂)、FN(F♀×N♂)和FF(F♀×F♂)。运用多元分析方法,采用7个测量性状对其形态进行比较研究。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共构建了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8.35%;判别分析结果显示,自交群体的准确判别率相对较高,杂交群体的正确判别率较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NN独立聚为一支,FF与NF聚为一小支后与FN聚为一支。  相似文献   
93.
斑节对虾的饥饿试验和补偿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5.0±1.5)℃下斑节对虾(Pertaeus mondon)[初始体质量(1.60±0.01)g]饥饿0d、2d、4d、6d和8d后再饱食投喂18d、16d、14d和12d的补偿生长和体组成变化。结果显示,饥饿2d的斑节对虾体质量上升,脂肪质量分数下降,而水分、灰分质量分数增加,但蛋白质质量分数没有明显改变。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斑节对虾的体质量及蛋白质、脂肪等质量分数持续下降,水分和灰分质量分数持续上升。试验结束时饥饿2d和饥饿4d试验组斑节对虾的体质量略小于对照组,虾体的营养组成也均接近或达到对照组水平,而饥饿6d和饥饿8d试验组的斑节对虾的体质量则远低于对照组,且虾的身体营养组成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恢复生长过程中所有饥饿处理组的食物转化率(FCE)均高于对照组,各饥饿处理组的饲料系数(FCR)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饥饿2d和4d的斑节对虾在恢复正常投喂之后具有部分补偿生长效应,这主要是由于恢复摄食后食物转化率提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
肃南县高原鼢鼠灭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投药方式、不同浓度的C型肉毒杀鼠素、D型肉毒灭鼠剂和鼢灵杀鼠剂进行灭治高原鼢鼠的试验,结果表明:投饵方式不同,大面积灭鼠灭效差异较大;0.05%浓度组的C型肉毒杀鼠素平均灭效为89.5%,D型肉毒灭鼠剂平均灭效为86.2%;0.10%浓度组的C型肉毒杀鼠素平均灭效为85.0%,D型肉毒灭鼠剂平均灭效为89.4%;0.15%浓度组的C型肉毒杀鼠素平均灭效为90.3%,D型肉毒灭鼠剂平均灭效为94.7%;鼢灵的平均灭效为97.5%。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人畜的安全性等方面考虑,认为采用生物灭鼠剂进行草原灭治高原鼢鼠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95.
在青海省祁连山冰沟流域的高山草甸土上,选择放牧与禁牧2个样品采集区,研究了禁牧对祁连山冰沟流域高山草甸土有机碳及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山草甸土遭到放牧牲畜连续3年的啃食和践踏后,植被覆盖度明显降低,归还到土壤中的生物量和枯落物积累量减少,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有机碳密度、总孔隙度、团聚体、田间持水量、氮磷钾和酶活性降低,容重、CaCO_3和可溶性盐增加,但20 cm以下土层这些性质变化不大。放牧与禁牧比较,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可溶性盐和CaCO_3分别增加14.15%、6.35%和1.27%;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总孔隙度、团聚体和田间持水量分别降低29.76%、22.82%、9.45%、6.49%和7.69%;全氮、全磷、全钾、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分别降低25.97%、15.56%、12.17%、33.77%、26.11%、42.00%、29.31%。放牧对有机碳、容重、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可溶性盐、氮磷钾和酶活性影响深度为20 cm,对团聚体影响深度为40 cm。  相似文献   
96.
研究了蛋白含量为34%、38%、42%的3种饲料对16个斑节对虾家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的蛋白水平影响家系的生长和成活率,除14号和15号家系的特定生长率在38%组和42%组近似外,其它家系的特定生长率均为34%组<38%组<42%组。11个家系在38%蛋白饲料组的成活率最高,5个家系在34%蛋白饲料组的成活率最高,4个家系在42%蛋白饲料组的成活率最高。16个家系间的生长差异随着饲料蛋白水平提高而缩小,表明斑节对虾在低蛋白水平饲料下显现出生长遗传效应的显著差异。研究发现父母本均来源于非洲的10号家系特定生长率最高,父母本来自同一地区的部分家系在不同蛋白饲料组内和组间生长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结果为通过家系选育筛选适应低蛋白水平饲料的快速品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7.
位于江苏海门的渔场东灶港,有座神秘的“蜊蚜山”,传说它总是随潮水而出没,每当农历初八、廿三小汛期,它就受龙王的指派,带若满身珍珠宝贝露出水面,住上几日。蜊蚜山是一个天然生物半岛,面积约45km^2,因盛产牡蛎而得名。经专家考察后认为,淤泥质海岸出现大面积的生物礁实属中国惟一,世界罕见,  相似文献   
98.
曹阳  郭忠建  邱丽华 《粮食储藏》2003,32(5):3-7,10
研究嗜虫书虱磷化氢敏感品系QLe - 3和抗性品系GLZLe - 1在 2 5℃、75 %RH条件、不同磷化氢浓度下的种群灭绝时间 ,结果表明 :在 10 0mL/m3、2 0 0mL/m3、4 0 0mL/m3、70 0mL/m3的磷化氢浓度时 ,抗性品系的种群灭绝时间分别为 13天、10天、7天、6天 ;在5 0mL/m3、10 0mL/m3、2 0 0mL/m3、4 0 0mL/m3、70 0mL/m3的磷化氢浓度下 ,敏感品系的种群灭绝时间分别为 6天、4天、3天、2天、2天。嗜虫书虱的卵不论是抗性还是敏感品系 ,对PH3的耐药性都强于成虫和若虫 ;用磷化氢熏蒸时 ,嗜虫书虱的卵孵化推迟 3~ 6天 ,增加了防治难度 ;磷化氢浓度和种群灭绝时间之间的关系可用CnT =K式表示 ,敏感品系QLe - 3的关系式为C0 .4 4TPE =4 2 .0 5 (mg·h/L) ,抗性品系GLZLe - 1为C0 .4 1TPE =138.5 5 (mg·h/L)。  相似文献   
99.
为了解中国不同地理群体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的遗传结构,从花鲈基因组序列中筛选出11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对中国沿海地区(天津、长岛、青岛、上海、厦门和北海)6个花鲈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11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57个等位基因,7个微卫星位点具有高度多态性.6个群体的等位基因数(...  相似文献   
100.
为了解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 (MSTN)在华贵栉孔扇贝(Chalmys nobilis)闭壳肌肌肉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所起的负调控作用,对华贵栉孔扇贝的MSTN启动子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MSTN启动子序列长1 358 bp,有4个转录起始位点。核心启动子区为–100~–51 bp。有1个TATA-box (–92~–86 bp)和2个Ebox等顺式作用元件;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有MEF2、MEF3、FoxO、MTBF和MyoD等;启动子区域无CpG岛。成功构建了6个MSTN启动子不同长度片段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瞬时转染到293T细胞并进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表明6个启动子片段均有转录活性,PGL-534的活性最高,其次为PGL-274、PGL-22和PGL-102,最低的为PGL-995。–216~–364区域可能存在负调控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364~–825区域可能存在正调控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