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6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采用17对鲢微卫星引物,以野生鲢、养殖鲢、雄鲤作对照对人工雌核发育鲢近交F2及其亲本进行了微卫星分析。结果表明:人工雌核发育鲢近交F2、养殖鲢和野生鲢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范围为2.1~4.0;平均观测杂合度范围为0.2762~0.9588;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2774~0.7360;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500~1.2258,人工雌核鲢近交F2为0.4500,显著低于养殖鲢(1.0273)和野生鲢(1.2258),揭示人工雌核发育鲢近交F2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纯合度较高。从遗传距离来看,人工雌核发育鲢近交F2与对照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都要大于野生鲢与养殖鲢群体之间遗传距离,表明人工雌核发育鲢近交F2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62.
鲤鲫移核鱼与散鳞镜鲤杂交优势及遗传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研究将鲤鲫移核鱼进行有性杂交,使其遗传性状得到改良,效果显著。试验材料为鲤鲫移核鱼 F_2?(以下简称移核鱼)和散鳞镜鲤?(以下简称镜鲤),经杂交获 F_1(以下简称颖鲤)。当年颖鲤个体增重平均比双亲快 47%,群体增重平均快 109%;二冬龄个体增重平均快60.1%,群体增重平均快75.11%。颖鲤含肉率为74.58%,移核鱼和镜鲤为61.7%与72.21%。颖鲤和父母本肌肉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35%,17.37%和16.95%。模糊数学聚类分析表明,颖鲤及其反交在体高、体厚、头长等性状均偏向移核鱼,尤其偏向其雌性个体。  相似文献   
63.
<正> 目前,我国广泛应用氧气测定法来测定水域中的生产力,该方法虽简便易行,但精度不高。本实验用~(14)C示踪法测定鲢、鳙粪中藻类的光合作用速度,在国内还属技术水平较高的一种方法,它对池塘物质循环的理论研究有着重大意义。一、材料和方法 (一) 材料:试验用的鲢、鳙是1986年3月从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的试验池中获得的,规格为250g/尾,标记物为NaH~(14)CO_3。 (二) 试验方法 1.将取得的鲢、鳙分别放入两只0.5m~3,的循环水水族箱中(水族箱中的水不含藻  相似文献   
64.
颖鲤大面积推广养殖及经济效益分析胡德高,邹桂伟,潘光碧(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颖鲤(鲤鲫移核鱼F2×散鳞镜鲤)是“七五”期间国家攻关重点科研成果,1988年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成果一等奖,1989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颖...  相似文献   
65.
【目的】通过磷脂结合蛋白V/碘化丙啶(Annexin V/PI)流式细胞分析法和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低氧胁迫下鲢肝、脑细胞的凋亡情况。【方法】将鲢分成对照组和低氧处理组,对照组正常饲养,低氧处理组用保鲜膜将水箱上口封住进行低氧处理,分别在鲢浮头期以及死亡期取其肝、脑组织,同时取对照组鲢肝、脑组织,采用Annexin V/PI流式细胞分析法和TUNEL法检测其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nnexin V/PI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在鲢肝脏中细胞凋亡率依次是对照组8.85%、低氧处理组浮头期22.06%、低氧处理组死亡期22.91%;脑中细胞凋亡率依次是对照组8.18%、低氧处理组浮头期24.80%、低氧处理组死亡期24.86%。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肝脏中细胞凋亡率是对照组3.80%、低氧处理组浮头期36.78%、低氧处理组死亡期37.27%;脑中细胞凋亡率依次是对照组6.74%、低氧处理组浮头期35.04%、低氧处理组死亡期35.7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低氧胁迫后鲢肝、脑细胞凋亡率极显著增大,但随着低氧胁迫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低氧胁迫会极显著促进鲢肝和脑细胞发生凋亡,但鲢肝、脑组织中细胞凋亡率不会随着低氧胁迫时间延长而产生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6.
为了解繁殖期长丰鲢卵巢和肝脏营养状况,明确亲鱼的营养程度,对长丰鲢卵巢发育后期的肝脏和卵巢营养成分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卵巢中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肝脏中的粗脂肪含量逐渐下降,粗蛋白基本稳定不变。在卵巢和肝脏中共检测到21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脂肪酸种类分别是C16∶0、C18∶1、C22∶6和C16∶0、C18∶0、C18∶1;在卵巢和肝脏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占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8.5%~43.1%和33.0%~40.7%;在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在卵巢和肝脏中都是最高,含量分别为12.9%~15.5%和3.4%~5.7%。研究揭示了长丰鲢卵巢发育后期的肝脏和卵巢在营养物质组成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67.
二价镉对梨形环棱螺毒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Cd2+对梨形环棱螺的毒理效应,采用暴露重金属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氯化镉(Cd2+分别为0、0.05、0.10、0.20和0.50 mg/L)在不同暴露时间(0~14 d)下对梨形环棱螺几种抗氧化酶活性及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Cd2+对梨形环棱螺肝脏和鳃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均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动态变化过程,并有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螺肝脏和鳃组织中DNA单链断裂程度随暴露的剂量增加而增加;肝脏在暴露的前4 d内,DNA完整性(F比值)一直下降,鳃组织在暴露的第1天时,DNA损伤显著或极显著,随后F值上升,显示断裂的DNA有一定程度的修复,然后DNA单链断裂程度继续加重,F值持续下降,直至第14天。结论:低浓度的Cd2+暴露可引发梨形环棱螺的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上述指标对Cd2+污染敏感,可以作为Cd2+污染监测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8.
诱导鲤雌核发育时精子入卵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雌核发育性成熟鲤(Cyprinuscarpio)卵子和经紫外线照射处理遗传失活的鲫鱼(Carassiusauratus)精子为材料,在再次诱导其雌核发育时,通过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比观察诱导组和正常受精组精子入卵的情况及鲤鱼成熟卵受精过程中精孔区的外部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无论试验组或对照组在受精后2s精子就能迅速到达精孔区。精子入孔后,受精孔便被絮状物质堵塞;受精后35~40s壳膜表面开始模糊;60s后,精孔区絮状物及精子均消失。  相似文献   
69.
为探究线粒体CO I和Cyt b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鲌属鱼类鉴定中的可行性,分别扩增达氏鲌(Culter dabryi)、海南鲌(C.recurviceps)、尖头鲌(C.oxycephalus)、蒙古鲌(C.mongolicus)、拟尖头鲌(C.oxycephaloides)和翘嘴鲌(C.alburnus)六种鲌属鱼类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 I)和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的基因片段,并对六种鲌属鱼类同源序列的碱基组成、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以及系统进化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度为645 bp的CO I基因片段中,A、T、G、C4种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5.65%、28.18%、18.33%和27.84%;长度为970 bp的Cyt b序列片段中,A、T、G、C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7.97%、27.93%、14.53%和29.57%。基于CO I基因序列的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3.54%,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17%,种间遗传距离为种内遗传距离的20.82倍;基于Cyt b基因序列的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5.92%,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18%,种间遗传距离为种内遗传距离的32.89倍。基于CO I基因的系统进化关系显示除尖头鲌与拟尖头鲌外,其余4种鲌均形成独立分支,而基于Cyt b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显示六种鲌属均能独立形成分支,鲌属六种鱼能够进行有效区分,将CO I和Cyt b作为DNA条形码进行鲌属鱼类的物种鉴定是可行的,联合使用可以获得更好的鉴定效果。  相似文献   
70.
基于随机测序的鲢(Hypophthbalmichthys molitrix)基因组片段,尝试开发基于InDel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InDel-RFLP).结果显示:共133个片段中,65个在一个野生鲢群体(该野生鲢群体采自长江流域荆州段,31个个体)中表现多态性.共检测到163个等位基因,每位点等位基因数从2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