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普陀县种植大白菜已有十多年历史,习惯栽培品种是小白口,当地俗称“天津菜”,因为春种, 又称为“反天津”。春大白菜最早是在清明前一星期露地直播,6月下旬才能上市,产量低,品质差,采收集中,不太受欢迎,后经提前到3月中旬露地直播,一般抽苔率在20%左右,此后改用尼龙薄膜环棚覆盖育苗,采收期提早到6月上中旬,抽  相似文献   
12.
鸡新城疫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长期以来,鸡新城疫一直是困扰福建省养禽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在自然界,新城疫病毒不仅能感染鸡,使鸡发病或转变成慢性发病过程,野鸟也常常是致病性新城疫的带毒者.因此,在某些地区密集饲养的环境下,要完全控制新城疫的流行很困难.如何有效、彻底地控制新城疫,是养鸡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珍奇有趣的食虫植物--捕蝇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捕蝇草( Dionaea muscipula)是茅膏菜科捕蝇草属小型的食虫植物,是捕蝇草属唯一的种,在 18世纪被发现和命名,是一种趣味性的观赏植物.原产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和南卡罗来纳州的潮湿草地上.在欧美等国家,盆栽捕蝇草早已进入市场,但在我国,目前捕蝇草还属于十分珍稀的植物,主要原因是种源缺少,而且人们对其缺乏了解,即便得到一盆也往往不知道如何栽培.现将其特征和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农药在水中的环境化学行为及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农药在水中的环境化学行为,包括农药的光化学降解、水化学降解以及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同时讨论了各种环境行为的机理和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5.
采用HPLC在室内条件下对红黄泥、潮沙泥和紫泥田3种不同类型水稻土中双草醚的残留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草醚在3种水稻土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C=C0e-kt。未灭菌土壤中双草醚的平均降解半衰期分别为9.02、19.52、26.91d。分析认为,土壤微生物和pH值是影响双草醚降解的主要因素。土壤灭菌处理大大降低了双草醚的降解速率,且灭菌土中双草醚的滞留性还受农药浓度的影响,处理浓度高则半衰期长。  相似文献   
16.
2003-2009年连续7年对延平区乳牛的结核病、布鲁氏菌病进行检疫监测。结果显示,用布鲁氏菌病凝集试验共检验乳牛97399头次,其中布鲁氏菌病血清阳性64头,平均阳性率为0.07%,最高阳性率为0.40%(49/12157);用结核病PPD皮内变态反应共检验乳牛111003头次,其中结核病阳性273头,平均阳性率0....  相似文献   
17.
运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结合铂电阻地温传感器分别采集地震前后4年(2004~2012年)的土层温度,探讨汶川Ms 8.0级地震前后温江不同土层温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温度呈下降的趋势,且在0 cm时达最高;0、10、15、20 cm土层的5月份平均温度随着年份的增加,其温度总体上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2007年5月时达最高值;而40、80、320 cm土层的5月份平均温度的年际变化相对较小。浅层(0~40 cm)地温的变化幅度较大,而深层地温(80~320 cm)的变化幅度较小;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浅层地温受地面天气现象的影响较大,而深层地温则受此影响较小,但其地温总体上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太阳辐射的增强有关,且基本不受地震释放的热量影响。地震对不同土层的温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随土层的加深,其影响逐渐降低,在0、5、10、15、20 cm的土层温度中,其作用尤为明显。地震对不同土层温度的影响集中体现在震后1~3 d,而震前无明显的变化,这也是当前地震预警预报较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速霸螨水乳剂在柑橘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速霸螨(唑螨酯+炔螨特)水乳剂在柑橘上使用后的残留行为及环境安全性,采用HPLC测定方法,对速霸螨在柑橘及土壤中的残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唑螨酯在柑橘、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8 d和10.6 d;2)炔螨特在柑橘、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0.3 d和13.4 d;3)速霸螨在正常使用剂量下,两种有效成分在柑橘果肉和果皮中的残留量都低于最大残留限量,保证了柑橘食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不同处理对莴苣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莴苣种子含有某种抑制发芽的物质而使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因此研究打破莴苣种子的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试验主要研究不同的温度、不同的生长调节剂、不同的赤霉素浸种时间、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莴苣种子发芽的影响,旨在找出提高莴苣种子发芽率的技术措施,以期为莴苣的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水土壤植株和稻米中双草醚残留分析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样品中双草醚采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提取,提取液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洗涤,水相酸化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建立了双草醚在田水、土壤、植株和稻米中残留量的H PLC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当添加浓度为0.01~1.0m g·kg-1时,样品中双草醚的平均回收率为81.02%~95.54%,变异系数为3.89%~8.66%。水样、土壤、植株和稻米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2m g·L-1、0.01、0.01、0.01m 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