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38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方瑞生  郑元甲 《海洋渔业》1986,8(6):246-249
<正> 东海南部海区位于陆架外缘的西侧,水深约在80~200米之间,地形复杂,黑潮绕流台湾岛后,在岛的北部和东北部海区经常出现气旋和反气旋型涡旋,并伴有上升流和下降流。此外,该海区还受大陆沿岸水的影响,使这里形成复杂的海洋结构,它是春季绿鳍马面鲀(以下简称马面鲀)产卵和发育的主要场所。因此,深入研究这一海区的渔场环境尤  相似文献   
32.
北太平洋海区柔鱼生物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1997年6~11月北太平洋柔鱼生物学特征分析:中部海区渔获胴体组成明显大于西部海区且主要由雌性柔鱼组成;不同月份钓获的雌、雄性柔鱼群体组成有较大的差异;两海区随着生产月份的延续,所渔获的柔鱼胴体范围有扩大的趋势;平均纯体重,雌性柔鱼占平均体重的82.51~84.79%,而雄性柔鱼占平均体重的83.88~85.60%;柔鱼的性腺发育程度随着生产月份的推迟,发育程度也越高,而在相同的月份雄性柔鱼发育程度较雌性柔鱼为高;柔鱼的摄食等级不论是雌鱼还是雄鱼,基本以1、2级为主,较高摄食等级的比例似有逐月下降的趋势;柔鱼的胃含物以鱼的鳞片等鱼的残余物出现率较高,头足类次之,尤其是摄食等级高的胃含物中头足类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33.
东海区黄(鱼安)(鱼康)资源状况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龙山  郑元甲 《海洋渔业》2004,26(3):179-183
本文以 2 0 0 2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为依据 ,研究分析了黄的洄游分布、渔业生物学特征和资源量状况。结果表明 ,东海区黄主要分布在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海域 ,高资源密度主要分布在水深 4 0~ 10 0m海域 ,但各调查月份有差异 ;9月份黄个体平均体长为 2 15 .35mm ,优势体长组为 14 0~180mm ,占 5 3% ;平均体重为 397.83g ,优势体重组为 70~ 14 0g ,占 4 5 % ;现存资源量评估结果为 2 0 15t,但实际资源量估计约在 1× 10 4t以上 ,属于有潜在价值渔业。  相似文献   
34.
中国近海带鱼Trichiurus haumela (Forsk?l)种族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系采用生物测定学与解剖学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中国近海带鱼的种族。调查项目包括鱼体测量、背鳍条数、胸鳍条数、幽门盲囊数、椎骨数、尾前愈合脉棘数、头后多髓棘椎骨数、第二臀担骨的完缺情况、骨瘤、腹腔寄生虫和鳔的形状等11项。三年调查期间,分析的样品共为24批,计2,232尾。其中渤海为3批,300尾,黄海为4批,382尾,东海为10批,1,128尾,南海为4批,265尾,北部湾为3批,157尾。大部分样品系随机取样采自产卵场,但也分析过两批越冬期的混合样品和3批同龄幼鱼样品。 根据11个项目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中国近海的带鱼,可分为黄—渤海、东海—粤东、粤西、北部湾近岸、北部湾外海等五个种族。其中前二族与后三族差异更大,后三族鱼的共同特点是尾部均较短,幽门盲囊数及第二臀担骨的缺如程度远较前二族为高,鳔前端常呈螺旋形弯曲,然背鳍及尾前愈合脉棘数则远较前两族为低,成体一般都生有枕骨瘤和背、臀担骨癌。但五族鱼本身,无论在背鳍条数、幽门盲囊数、躯椎数、尾前愈合脉棘数和骨瘤等方面,亦各独自具有可供识别的一系列特点。各族鱼群的具体特征可参看表7。 带角是中国近海的一种主要经济鱼类。因此,对该鱼种族与洄游问题的探索,可以为今后该鱼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合理利用,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5.
采集东海区黄鳍马面 (Thamnaconushypargyreus) 7批样本共 56 0尾 ,南海区 4批样本共 330尾 ,用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判别函数以及等级聚类分析等数值分析方法 ,对其第二背鳍、臀鳍、左右胸鳍等计数性状和头长 /体长、头长 /体高、体高 /体长等量度性状进行检验和分析 ,并结合生态系方法对两海区的种群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东海与南海的黄鳍马面为 2个种群 ,称之为东海种群和南海种群 ,并提出了东海种群资源的管理意见。  相似文献   
36.
东黄海及日本海西南部绿鳍马面tun种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元甲  方瑞生 《海洋渔业》1990,12(5):202-207
  相似文献   
37.
几内亚比绍海区旱季渔获物的组成和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以下简称“几比”)海区具有西非最宽的大陆架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是西非著名的渔场之一。近年来,有十多个国家(地区)的百多艘渔船到该渔场作业,以往欧洲国家的调查船,曾在此作过调查,但有关其渔获物的组成和分布等尚未见报道。1987年中国和几比政府商定由中方在1988年年内,派渔业资源调查船到该海区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调查。经协商,我国决定派东方号前往。本文反映对几比海区的渔获物组成和分布等所进行分析研究,供进一步发展我国在该海区的远洋渔业作参考。  相似文献   
38.
绿鳍马面鲀洄游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绿鳍马面鲀Navodon septentrionalis(Gnther)分布于东、黄海和朝鲜、日本近海。我国利用绿鳍马面鲀资源已有10年历史,最高年产量达25万吨,仅次于带鱼,居海洋渔业的第二位。  相似文献   
39.
本文总结分析了1992年绿鳍马面鲍渔讯生产持点,指出世代强弱、海况因子和鱼价的高低是影响渔获量高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东黄海绿鳍马面鲀世代强弱与黑潮的强弱有相关关系的看法,并预计东黄海绿鳍马面鲀数量变动的第三周期中,其渔获量的总体水平要比第一、二周期低得多。  相似文献   
40.
关于分类问题庄岛指出单角纯科鱼类在日本近海有25种,在全世界大约有85种,其体长从不足10厘米直到将近100厘米,绿鳍马面纯体长可达30余厘米。在日本近海出现的绿鳍马面鲍(Navodonmodestus),自七十年代初开始急剧增加。绿鳍马面鲀除分布在日本、朝鲜和中国近海之外,据说在南非的东海岸也有其分布。早在1877年发表了有关绿鳍马面鲀的报告,被称为近代海洋学奠基者的英国“佳林加”号调查船在环球海洋探险途中,从日本近海采到31种鱼类标本,经英国博物馆A.Gunt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