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4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贵州小叶苦丁茶不同加工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技术,目前已基本定型的只有绿茶型一种,其它5种茶类目前尚未有任何报导,为了探索贵州小叶苦丁茶在这5种茶类的适制性,故我们对其进行了6大茶类工艺对比试验,为今后贵州小叶苦丁茶品质挖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2.
初步探讨了高原明珠拼配绿茶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及其左心室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明珠拼配绿茶能显著降低SHR大鼠的血压和血浆AngII含量,改善左心室的线粒体和肌原纤维的超微结构。高原明珠拼配绿茶具有减肥、保护心脏及降血压等生理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03.
郑文佳  赖飞等 《贵州茶叶》2002,30(3):39-39,F003
本文在对贵州茶机“两难现象”实质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我国茶机发展实情和贵州省情,认为贵州茶机第一步必须引进外援,寻求发展;其次是在发展中培育人才,增加积累;最后时机成熟,外为我用。并提出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在当前贵州茶机呼唤中的作用、宗旨和目的。  相似文献   
104.
105.
茶树在夏秋季节根灌鲁虹牌全营养生态肥180~150倍液,新梢生长粗壮、发芽整齐,芽头密度提高达7.25%,百芽重增加达56.25%,鲜叶产量增加达24.39%;茶叶品质显著提高,感观审评香气嫩香浓高、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和,其氨基酸含量提高了20个百分点,酚氨比降低4.9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6.
贵州扁形茶脱毫、提香过程中叶温主要变化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扁形茶脱毫、提香两工序中叶温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改善扁形茶的加工技术。本文结合贵州扁形茶加工中常用的温度,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设计9个不同处理,利用多功能理条机对脱毫、提香两工序中叶温的变化进行测定,并对成品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两个工序中,叶温最初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都出现快速升温和缓慢增长两个阶段,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其变化规律对品质的影响不大。脱毫温度对脱毫率影响差异不显著;提香温度对品质的影响大于脱毫温度产生的影响;各处理间品质差异不显著,即贵州扁形茶脱毫、提香过程适当提高温度不会使品质发生较大变化,并且适当的高温(175℃)利于脱毫,较低温度(200℃)提香利于品质;在扁形茶脱毫、提香加工工艺中适当增加温度是可以提高加工工效。  相似文献   
107.
为花香绿茶加工生产提供技术指导,进行了FA、FB、FC、FD等4种加工工艺对花香绿茶感官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FD加工工艺生产花香绿茶感官品质得分最高,是加工花香绿茶的最优工艺。  相似文献   
108.
结构:6CS系列滚筒杀青机有燃柴式、电热式、煤气式三种,结构基本相同,即机架、传动机构、杀青滚筒及内外壳、进料斗、出料斗、行走机构、滚筒倾斜角度调节机构。其中:柴式:用柴加热,并配助燃鼓风机;电热式:电热管分别安装在滚筒的内壳园周上,电热管功率分4.5KW、5.5-KW、5.6KW,三个开关控制调节杀青温度;燃气式:用煤气加热,并配有助燃鼓风机。  相似文献   
109.
茶叶在包装存放过程中水分含量变化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0.
为了解摊青时间对绿宝石茶香气成分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摊青6h、10h、14h和18h后加工的茶样精油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4个摊青茶样中共鉴定出110种成分,其中有壬醛、罗汉柏烯、己酸-4-己烯酯、己酸酐、甜瓜醛、二丁基羟基甲苯、顺-茉莉酮,2,3-二氢-1,1,3-三甲基-3-苯基-1H-茆、3-(2、环戊烯基)-2、甲基、1,1-二苯基-1-丙烯、苯乙醇、邻苯二甲酸二乙酯、2,4-联苯基-4-甲基-2(E)-戊烯和吲哚等13种相同成分;摊青14h后加工的茶样中检测出的香气成分为59种,芳香物质萜烯类、醇类、9类、醛类、酯类总数和相对含量最多,分别为38种和66.11%,绿茶香气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