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0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为了检查现有疫苗与山西北部舍饲羊群所患病是否匹配,以及更好地研究羊痘病毒和研制新型疫苗,对2009年山西北部绵羊群发生的疑似绵羊痘进行了病毒分离及ELISA检测研究。取疑似绵羊痘病羊的皮肤丘疹、水泡或脓泡组织的病毒悬液,接种2月龄绵羊睾丸细胞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病毒悬液接种10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未出现痘斑。收获产生病变的细胞培养物,继而利用双抗夹心法ELISA检测羊痘病毒,并确定其病毒含量。结果表明,所分离的病毒为绵羊痘病毒,样品OD值平均为0.156,浓度为2.5 IU.L-1,接近于标准品(2号)。本研究为今后研制新型羊痘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探讨E.tenella在鸡胚盲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营养条件,观察其发育过程。用鸡胚盲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E.tenella,对子孢子接种基础培养基、营养物质含量及血清浓度进行了优选,并对优化营养条件下E.tenella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MEM199培养基中24、48、72h的虫体感染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DMEM培养基;MEM199培养基中叶酸、VB6、VB1的含量为6mg·L-1时,24、48、72h的虫体感染率显著(P0.05)高于其他组,分别为25.33%、12.67%和12.33%;MEM199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为3000mg·L-1,胰岛素含量为0.40mg·L-1时,有较多的成熟裂殖体形成;接种子孢子后于4、48、96h换液,接种时和4、48h血清浓度为2.5%,96h为1%,有利于子孢子的后期发育;优化营养条件下,细胞接种子孢子后4、24、48、72、96、120h的细胞虫体感染率分别为42%、28%、20%、15%、13.67%、13.67%,且E.tenella可在鸡胚盲肠上皮细胞中完成内生发育过程,并形成卵囊。结果表明,获得了能使E.tenella在鸡胚盲肠上皮细胞完成整个内生发育的体外培养营养条件。  相似文献   
23.
为了探讨复方妥曲珠利缓释微囊对鸡球虫病的治疗效果及给药方案,确定首次给药剂量和给药频率。在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第3天(粪便变稀)开始给药,于饮水中添加复方妥曲珠利缓释微囊,期间分别以不同频率给予每组鸡药物,各组鸡给药总量相同。以抗球虫指数(ACI)、相对增重率、病变值等指标进行药效学考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感染不给药组相比,各给药治疗组ACI均极显著(P<0.01);试验期间给药3次和2次组治疗效果均可达到高效抗球虫效果;发病后2次给药,且首次剂量加倍组抗球虫指数可达188.14,高于其它给药组的ACI(179.03、182.50、175.98),相对增重率达到90.80%,病变值为2.67,治疗效果显著,可作为最佳的推荐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24.
卵黄液经60Coγ射线辐照,检测不同温度下保存对卵黄液抗体效价的影响和卵黄液中自由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5℃保存时,3.0 kGy、6.0 kGy辐照后保存期较长,-10℃保存对未经辐照和一定剂量辐照后卵黄液抗体效价无影响;临床应用表明,辐照后卵黄液总治愈率为92.9%。  相似文献   
25.
为探讨细胞培养基中血清浓度对鸡盲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分别用含0%、2.5%、5%和10%胎牛血清(FBS)的细胞培养液培养鸡胚盲肠上皮细胞,检测细胞活性;选择适宜的FBS浓度,并测定了该浓度条件下鸡盲肠上皮细胞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用含2.5%和5%FBS的培养基培养鸡胚盲肠上皮细胞,第4天细胞贴壁率达最高,分别为84%和80.33%,显著地高于无血清和10%FBS组(P<0.01/0.05),第7天仍均维持在76%以上,两者间除了第2天外,其余差异均不显著;用含2.5%FBS的细胞培养基进行鸡胚盲肠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第2~3天为适应阶段,第3~5天处于对数生长期,第5~9天细胞进入减速期,第10~11天再次进入对数生长期,第11天以后细胞进入衰退期,整个过程持续14 d左右。鸡胚盲肠上皮细胞培养的血清浓度以2.5%FBS为宜。  相似文献   
26.
用^60Coγ射线处理高免卵黄液,研究了不同剂量、剂量率对霉形体的灭活效果和对卵黄抗体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可以完全杀灭高免卵黄液中的霉形体,霉形体在卵黄液中的灭活剂量为6.0kGy;10.OkGy以下的辐照剂量不影响卵黄液中蛋白质含量、pH值和活性氧自由基,同时不影响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27.
山西省某动物因秃鹫连续发病、死亡,使用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死亡率高达83.3%.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分离、生化试验、动物试验、药敏试验等诊断其为大肠埃希菌病,并分析了发生该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28.
60Coγ射线对高免卵黄液中AE病毒的灭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剂量、剂量率的^60Coγ射线,对人工污染一定量的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AEV)的高免卵黄液进行辐照,研究了其对病毒的灭活效果和对卵黄抗体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照,可以灭活高卵黄液中的AEV,且随辐照剂量、剂量率的增大,灭活率也增高;AEV在卵黄液中的D10值为6.61-7.06kGy;9.2kGy以上的辐照剂量,可以将高免卵黄液中的AEV完全灭活,且不影响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29.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在发生传染性疾病时,粪便常常会成为重要的传染源.通过从种猪场、奶牛场和种兔场粪便中分离鉴定致病性大肠杆菌,并对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进行LEE毒力岛上eaeA基因的PCR检测,鉴定出含有LEE毒力岛大肠杆菌,调查携带LEE毒力岛的大肠杆菌在猪、牛和兔粪便中的存在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猪、牛、兔粪便样品中携带LEE毒力岛的大肠杆菌检出率分别为12.9%、14.0%、22.5%.eaeA阳性的大肠杆菌应是导致仔猪、10日龄以内的初生犊牛和兔场断奶后幼兔发生腹泻症的主要细菌性病原.LEE毒力岛的检测能够作为大肠杆菌的诊断和流行分子病学调查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0.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生理性死亡形式,受包括caspase、Bcl-2家族蛋白等在内的许多因素的调控并与其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机构,诱导细胞凋亡并对其进行严密的调控。根据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改变,通过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等仪器设备,采用凝胶电泳及原位标记法等方法对凋亡细胞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