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目前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全国养殖面积已超过8万hm2,年产量7万余t,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亿元.随着刺参养殖面积的逐年扩大,养殖刺参的疾病种类、发病面积及危害程度也日益增加.目前已确定生物性病原二十余种(类)、非生物病因七种以上.由于刺参发病后极易发生肿嘴、吐肠等现象,难以通过药饵等进行治疗,所以在刺参养殖中,防病是健康养殖的关键.刺参健康养殖的防病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2.
研究了2-苯氧乙醇、丁香酚麻醉两个规格许氏平鲉幼鱼的效果。幼鱼呼吸频率随麻醉剂浓度的上升而显著下降(P0.001),在高浓度液(2-苯氧乙醇:500、600、800μl/L;丁香酚:60、80μl/L)中可在短时间内降低为0(休克),在中浓度液(2-苯氧乙醇:400μl/L;丁香酚:30、40μl/L)中存在不同程度下降,而低浓度液(2-苯氧乙醇:200、300μl/L;丁香酚:10、20μl/L)对呼吸频率总体影响较小。同等浓度麻醉剂对小规格幼鱼呼吸频率的影响(P0.01)高于大规格幼鱼。2-苯氧乙醇中大规格幼鱼的入麻、休克和复苏时间均长于小规格幼鱼(P0.05)。大规格幼鱼对麻醉剂的耐受能力强于小规格幼鱼;复苏能力方面,丁香酚麻醉的大规格幼鱼复苏迟于小规格幼鱼,但2-苯氧乙醇麻醉的大、小规格幼鱼复苏时间无差异。综合考虑入麻、休克、复苏时间和死亡率,认为使用2-苯氧乙醇、丁香酚麻醉许氏平鲉幼鱼的理想浓度分别为300、20μl/L。  相似文献   
53.
本文综述了重金属砷在海产品中的存在形态及其与食品安全的关系,讨论砷对几种经济贝类的生理生化影响。海水中砷含量的规定是≤0.03mg/L,对比目前国内标准中涉及到砷在贝类的限值发现,海洋贝类的无机砷限值在≤0.5mg/kg—lmg/kg,并且发现不同的标准规定值不一样。重金属对贝类的危害描述方法研究上,目前国内采用的研究方法基本上都是来源于双箱模型,其他的例如全封闭的双箱循环水模型、静态水模型、半静态循环水模型都是在双箱模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立的。笔者建议应加强重金属对魁蚶的危害描述研究,不但可以积极应对国际上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还可以为扩展我国在贝类与重金属关系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4.
农业产业化问题已经讨论了很久.从“机械化”到“现代化”到“产业化”,我们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认识逐渐有了一些变化.“机械化”时主要关心耕作手段的提升,搞“现代化”就比较全面了,但着眼点仍是相对独立的农业生产过程.现在我们谈农业产业化,则是把农业放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里讨论建立不同生产要素和过程间的商业运作框架.一方面,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55.
条斑星鲽为分布于东北亚海域的一种大型冷温陛底栖名贵鱼类,具有肉质好、口感佳、胶原蛋白含量丰富、生长速度较陕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和海水养殖业者的喜爱。2000年后,我国水产科研单位及水产企业逐渐认识到了条斑星鲽的市场前景,先后引进种苗及亲鱼,开始进行人工养殖和繁育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56.
针对我国海产品的养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康养殖。介绍了健康养殖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具体的实施措施,以期为我国海产品的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单胞藻是一类体型微小的单细胞藻类,是海洋中最基础的生产力,也是海水养殖动物育苗期的基础饵料之一。在海水养殖中常用的单胞藻种类及其适宜投喂的养殖动物见表1。表1常用的单胞藻种类及其适宜投喂的养殖动物及饵料动物注:1.√:适宜;×:不适宜;-:不确定。2.投喂效果以2~3种单胞藻混合投喂为佳。目前,我国海水养殖动物育苗期的单胞藻供应主要是活体单胞藻。由于活体单胞藻的培养常常受其自身固有的生长繁殖规律及其培养设施、天气情况、培养技术等条件的制约,致使育苗期间经常发生饵料短缺,影响了人工育苗的稳定性。特…  相似文献   
58.
利用控温进行魁蚶亲贝促熟和幼虫培育,比常温育苗提前3个月左右出苗,当年11月底平均壳长3.2cm,可进行底播种笼养,缩短了养殖周期。针对幼虫生长发育不整齐的特点,采取调整培育密度、定期进行幼虫筛选、适时投放附着基等技术措施,提高了成活率和附苗率。1991年11月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属国内首次,居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9.
多糖具有杀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多重免疫调节作用,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且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或微生态制剂活性成分与水产动物的免疫有着密切的关系.多糖刺激着机体的免疫系统,机体本身的健康状况又影响着多糖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60.
郑永允  房慧 《齐鲁渔业》1998,15(5):31-34
对河蟹育苗期的苗种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综合报道,提出了对弧菌病,丝状菌病,真菌病,固着类纤毛虫病等的诊治方法,预防措施是切断水源和饵料等带入病原体的途径,控制饵料投量,提高投饵技术,从蚤状幼体到大眼幼体各期饵料的适宜投饵喂量,以其日最大摄食量的70%为宜,并提出亲蟹最好在11月交配,采取抱卵蟹越冬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