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水产渔业   3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根据对漳州市2006、2007年刺参池塘养殖情况的调查,通过池塘选择、刺参附着基、苗种选择与运输、水质管理、饵料投喂、市场前景等方面的分析,对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养殖池塘资源、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2.
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基础群体、‘金蛎1号’选育系F6和野生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每个位点在各群体的等位基因数为7~24个,各群体在所有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0.3~17.6个,平均等位基因丰度为9.8~16.8。平均观测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655~0.662和0.788~0.872。经邦弗朗尼校正,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结果显示,在24个群体–位点组合中18个群体–位点组合显著偏离平衡(P0.01)。群体内近交系数F_(is)值介于0.0095~0.2874,平均值为0.1992,遗传分化系数F_(st)介于0.0224~0.1627,平均值为0.0767,暗示选育群体中存在较低水平的非随机交配现象,属于中度偏低分化。研究表明,连续的选育对群体的遗传分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选育群体仍然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3.
选择刺参南方池塘养殖收获时的小规格个体,采用鲍鱼养殖池流水度夏,时间超过6个月。2年刺参度夏存活率分别为70.6%和89.1%;失重率为56.1%和61.8%。度夏后刺参再养殖约150天,成活率分别为94.9%和81.1%;增长率为10.5倍和13.6倍。  相似文献   
24.
采用盐度渐变和突变2种方法试验低盐度对平均体重3.7 mg、平均壳高(2.24±0.24)mm的泥东风螺稚螺生长与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28时,稚螺的生长速度最快,盐度降到24时,对稚螺的影响并不明显,摄食基本正常,但活力略有降低;变态7 d的泥东风螺稚螺能够适应高于21的低盐环境,存活基本正常,有比较高的成活率,但对其摄食和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当盐度突变至18时,泥东风螺稚螺仍能存活,突变至15时,则不能存活;而盐度渐变至15时,稚螺仍可存活;盐度逐渐降低只可扩大泥东风螺稚螺的存活盐度范围,但其对最适生长盐度范围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在MES液体培养基内添加0.1~10.0mg·L^-1IAA诱导细基江蓠繁枝变种藻体切段再生芽形成无性系的效果。结果显示,藻体切段只能在形态学上端产生再生芽是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的特性。与对照组相比,培养液添加0.1~5.Omg·L^-1低浓度的IAA均能不同程度提高藻体切段切口处再生芽发芽率和生长率,其中添加2.0mg·L^-1 IAA对藻段再生芽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佳,培养至35d时,再生芽平均长度达到(25.994-1.28)mm,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长度(18.50±0.92)mm。然而,培养液添加10.0mg·L^-1高浓度的IAA,反而抑制了藻段再生芽的形成与生长,相比于对照组,再生芽数量最少,发芽率和生长率最低,培养至35d时,再生芽平均长度仅为(12.23±0.85)mm,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IAA诱导江蓠再生芽的最适宜浓度为2.0mg·L^-1,可为进一步构建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种苗快繁应用技术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6.
为提高凡纳滨对虾种苗质量,探索群体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方法在凡纳滨对虾大规模人工育苗生产中的应用,对1个经过人工选择的凡纳滨对虾群体A的自交和杂交子代的抗逆性和生长性状进行了比较。群体A是2008年来自美国种虾的子一代,并经过2个世代的人工选择和自交传代。群体B为2010年来自广东的繁育群体。A群体自交,及其与B群体的正、反杂交,产生3组不同交配组合的子代。对3个组合后代仔虾幼体的抗低温、低盐能力及养成期的生长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A群体为母本的杂交组AB抗逆性最强,以B群体为母本的杂交组BA抗逆性次之,而A群体自交组抗逆性最弱。在低温(13.0±0.9) ℃和低盐4.7条件下,AB组存活率分别比AA组高27.6%和64.4%。3个组合养成期的体质量生长速度为AB组(253±55) mg/d、 BA组(208±52) mg/d、AA组(219±36) mg/d,AB组比BA组快21.6%,比AA组快15.5%。研究表明,凡纳滨对虾的杂交优势与亲本的提纯、选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7.
中层拖网试验研究课题是省科委下达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层拖网在一些国家已是一种成熟和有效的捕捞作业。国内一些省的生产科研单位也曾先后进行过试验,且在一些远洋渔业中使用,但我省迄今还是空白。中层拖网作业方式是“瞄准捕捞”,因而准确控制网位是捕捞成功的关键。中层拖网网位除与自身的特性(网型、浮沉力配备等)有关外,还受到曳纲长度(L)、拖速(V)、两船间距(D)的影响。因此为了搞清各参数对网位的影响,检验网具的各种作业性能,为下一阶段的生产试验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8.
2002年4月、9月和10月,在网板虾拖网作业渔船上采用渔捞日志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该种作业进行渔获种类鉴定、渔获组成分析。共收集58个网次的渔捞日志,取样品250kg,抽样分析36批重46469g。通过鉴定、分析:渔获物中共有72个种类。其中:鱼类44种、虾类12种、头足类5种、蟹类10种、虾蛄1种;渔获重量统计结果:鱼类占65.26%、虾类占22.015%、头足类占6.12%、蟹类占6%、其他占0.57%。  相似文献   
29.
采用网箱养殖四年的红鳍东方鲀经过人工促熟、人工催产、人工采卵和人工授精,孵化后取 10万仔鱼进行人工培育试验,经 50d培育,培育出平均全长为40.69mm,平均体重为1.78g的鱼苗3万尾,成活率约33.33%。  相似文献   
30.
紫海胆人工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用紫海胆人工苗种在虾池挂笼吊养的紫海胆人工养殖试验,提出鲜海带是紫海胆养成期的合适饵料和仅2m水深的虾池不合适养殖紫海胆等观点,指出养殖水温不宜高于30℃。本实验在正常的环境条件下,养殖成活率都在95%以上。受精后2a最大个体壳径44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