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2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62.
以贵州喀斯特地区饲用灌木白刺花(Sophora davidii)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不同生育期常规营养物质和酚类物质的含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粗蛋白在营养期、开花期、结荚期显著高于成熟期(P 0.05),无氮浸出物、粗灰分和粗脂肪含量随白刺花生育期延长而降低(P 0.05);干物质、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钙含量随生育期延长而升高(P 0.05);单宁含量在白刺花各生育时期内差异不显著(P 0.05),但有降低的趋势,其他酚类物质随着生育期延长而降低(P 0.05)。开花期和结荚期单宁含量较营养期低,且这两个生育期粗蛋白含量和饲料相对值高,具有较好的饲喂价值。综合考虑,建议白刺花的最佳利用时期为开花期到结荚期。本研究可为白刺花在贵州喀斯特山地畜牧业中的高效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3.
通过室内外分组饲养观察 ,掌握了青海云杉异色卷蛾 Choristoneura diversana( Hubner)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 ,结合贺兰山林区地形地貌特征 ,在三种防治试验中筛选出最佳防治措施——施放敌马烟剂 ,平均防治效果达 80 %以上  相似文献   
64.
正大黄鱼又名黄花鱼,是我国近海的重要名贵鱼类之一[1]。大黄鱼体黄唇红,肉质鲜美,素有"国鱼"之美誉,备受消费者的青睐[2]。大黄鱼为暖温性近海集群洄游鱼类,分布于北起黄海南部,经东海、台湾海峡,南至南海雷洲半岛以东地区,栖息于水深60 m以内的沿岸和近海水域的中下层,以鱼虾等为食[3]。我国大黄鱼养殖是从福建开始,向浙江、广东,海南等省辐射,养殖方式有网箱养殖、围网养殖和池塘养殖等多种模式,均取得良好效果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天津地区海水工  相似文献   
65.
河蟹生态养殖池后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河蟹生态养殖对池塘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2013年4至10月采集了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河蟹养殖池和水源水体的后生浮游动物(包括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分析了后生浮游动物的种类构成、生物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共检测出后生浮游动物59种,其中优势种14种。轮虫优势种为萼花臂尾轮虫、螺形龟甲轮虫、裂痕龟纹轮虫、暗小异尾轮虫、针簇多肢轮虫和尾三肢轮虫;枝角类优势种为长肢秀体溞、短尾秀体溞、蚤状溞、长额象鼻溞和圆形盘肠溞;桡足类优势种为锯缘真剑水蚤、跨立小剑水蚤和广布中剑水蚤。养殖池轮虫平均生物密度为562.78 ind/L,平均生物量为0.37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97~2.36。水源轮虫平均生物密度为388.69 ind/L,平均生物量为0.25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56~2.20。养殖池枝角类平均生物密度为70.59 ind/L,平均生物量为4.56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34~2.18。水源枝角类平均生物密度为37.92 ind/L,平均生物量为2.37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11~1.97。养殖池桡足类平均生物密度为275.00 ind/L,平均生物量为10.48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25~2.26。水源桡足类平均生物密度为155.07 ind/L,平均生物量为7.30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25~2.11。综上所述,河蟹养殖池后生浮游动物种类数、生物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均高于水源,群落稳定。  相似文献   
66.
2016年11月,河南鱼类资源调查队开展了对唐河县主要的河流水库的调查工作。根据唐河县的水系分布特征,共设置24个采样点。涵盖唐河、泌阳河、桐河等河流及其支流,并且结合当地的农贸市场收集鱼类标本。本次共采集鱼类标本47种,隶属于6目12科40属。其中鲤形目最多,占总数的74.47%;其次是鲈形目,占总数的10.64%;鲇形目占总数的6.38%;合鳃目占总数的4.25%;鳉形目和鹤鱵目仅一种,占总数的2.13%。调查结果显示:唐河县的鱼类在摄食、繁殖、栖息等生活习性等诸多方面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根据鱼类区系复合体系学说,禹州市鱼类资源可划分为:江河平原区复合体系、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系、晚第三纪早期区系复合体系、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系。唐河县鱼类资源主要以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种类为主。  相似文献   
67.
正2015年,天津全市养殖面积超过60万亩,总产量40.12万吨,为市民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蛋白质,渔业是天津市农业的支柱产业。增氧系统是渔业生产中渔业机械的必要组成,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增氧机多为1500W~3000W的高耗能渔业机械,通过380V三相交流电、电动机或柴油机等动力源驱动,使用量巨大,消耗大量电力和能源。每个养殖企业每年用电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很大,且火力发电需向空气中排放大量废气,造  相似文献   
68.
正龙虎斑为棕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的杂交品种,因其表面布满珍珠形状的黑褐色斑点而得名。通过远缘杂交,龙虎斑遗传了两种亲鱼的优良性状,其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成为推动石斑鱼产业发展的新动力。苗种培育和规模化生产技术不成熟,严重影响了龙虎斑养殖的发展,针对这一现状,本文研究并总结了龙虎斑苗种的工厂化培育技术,旨在为龙虎斑工厂化培育科学管理提供基础理论数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贵州人工草地-农田界面表层土壤(0~20cm)的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明确界面土壤水分和温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利用水分和温度双因素耦合来判定界面影响域,探讨其季节性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四季分别为60.7%±0.31,23.6%±0.20,19.7%±0.20和70.4%±0.19,均高于农田的34.5%±0.52,11.8%±0.23,10.0%±0.19和64.1%±0.13;土壤温度空间变化表现为夏秋季节草地低于农田,冬春季节草地高于农田;贵州农田-人工草地界面四季土壤水热耦合影响域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呈现为"窄-宽-窄"的规律;四季界面影响域宽度分别为25,28,34和29m。利用双因素耦合判定界面影响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单因素判定造成的"偏向性"结果。  相似文献   
70.
<正>白斑狗鱼隶属鲑形目狗鱼亚目狗鱼科狗鱼属,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波罗的海等水域及北美各地水域。在我国仅分布在阿勒泰地区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水系,是珍稀名贵亚冷水性鱼类。由于白斑狗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没有肌间刺,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在新疆,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