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4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3种消毒剂对水生动物3种主要致病菌的载体定量杀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载体定量试验对四羟甲基硫酸磷(THPS)、溴硝醇(BNP)和甲醛溶液的杀菌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THPS对于嗜水气单胞菌BSK-10菌株的平均杀灭率在浓度为0.500μl/L时,在THPS与消毒剂接触5 min内即100%被杀灭。而甲醛溶液浓度为0.500μl/L时同样接触5 min杀灭率未达100%;THPS对于爱德华氏菌Et菌株的平均杀灭率与菌株BSK-10相近;而对于哈维氏弧菌GYC1108-1株的平均杀灭率在浓度为1.00μl/L时,在菌与消毒剂接触5 min内即100%被杀灭。而甲醛溶液浓度为0.500μl/L时同样接触5 min杀灭率未达100%。BNP对于菌株BSK-10的平均杀灭率在浓度为16 mg/L时,在菌与消毒剂接触5 min内即100%被杀灭;而对于菌株GYC1108-1的平均杀灭率在浓度为8 mg/L时,在菌与消毒剂接触5 min内即100%被杀灭;BNP对于菌株Et的平均杀灭率与菌株GYC1108-1相近。试验表明THPS相对BNP和甲醛溶液的杀菌效果好,鉴于甲醛溶液本身对水体和水生动物的有害影响,可采用四羟甲基硫酸磷取代甲醛溶液。  相似文献   
22.
为探求衢州市渔业水域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和主要驱动因子,本研究基于2018年水质监测数据,综合评价黄坛口水库(S1)、铜山源水库(S2)、狮子口水库(S3)、花园垄水库(S4)和金仓垅水库(S5)5座不同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探讨水质环境因子对水体富营养化水平间的影响和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叶绿素a(Chl-a)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结果趋于一致,表明S1、S2和S3水库均为中营养,S4为轻度富营养,S5为重度富营养,水产养殖水域富营养化水平显著高于增殖放流水域(P<0.05)。5个水库中,S5为氮限制,其余水库均为磷限制。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Chl-a与溶解氧(DO)、透明度(SD)、铜(Cu)、总磷(TP)、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相关性较好,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与水温(T)、SD、Cu、TP、TN的相关性较好,得到模型:Chl-a=19.793 CODMn-32.065 TP-33.004,TLI=1.062 CODMn+18.468 TP-0.06 SD+0.450 T+1.765 TN+33.886。综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CODMn、TP、SD、T和TN是影响衢州市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其中,氮、磷营养盐和有机物是造成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水温是造成各水库富营养化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而pH、溶解氧是水体富营养化后的结果,可以作为水库富营养化水平的指示因子。  相似文献   
23.
合成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并进行杀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药效评价。以1-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为起始原料,在2位的胺基上引入与环己甲酰氯、苯甲酰氯、噻吩甲酰氯、乙酰氯以及氯乙酰氯等不同的酰基进而合成5种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化合物1~化合物5),研究其对小瓜虫掠食体和包囊的杀虫活性,并对杀虫活性物质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5种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1 [(1-甲基-3,4-二氢异喹啉-2(1H)-基)-苯基-甲酮]的杀虫活性最强,其对多子小瓜虫掠食体4 h的100%杀灭浓度为24.0 mg/L,对包囊6 h的100%杀灭浓度为60.0 mg/L,对掠食体的半数致死浓度(LD50)为16.4mg/L。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对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的48 h LD50为234.3 mg/L,其安全浓度为64.1 mg/L。研究表明,化合物1[(1-甲基-3,4-二氢异喹啉-2(1H)-基)-苯基-甲酮]是一种具有较好开发前景的杀小瓜虫药物。  相似文献   
24.
复合硝化菌制剂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复合硝化菌制剂对鲫鱼、草鱼、淡水青虾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对小白鼠进行了30d喂养试验,进行血细胞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复合硝化菌制剂对鲫鱼和草鱼的96hLD501000mg/L,对淡水青虾的96hLD50500mg/L。以每天500、250和50mg/只的剂量分别拌饵投喂小白鼠30d,小白鼠的体表外观,运动能力及内脏器官与对照组无差异,血细胞和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无差异。  相似文献   
25.
利用PCR方法对江浙一带淡水鱼类暴发病病原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主要血清型O:9和O:97代表菌株TPS-30和BSK-10的黏附素基因(Al)进行扩增,并分析不同血清型和不同来源菌株Al的序列差异.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TPS-30株与BSK-10株相比较,Al序列在N端有个突变区,TPS-30株的Al基因突变区较BSK-10株短;通过pET28a(+)载体构建TPS-30株黏附素基因的表达载体pET28a-AHal,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分析,显示与预期大小约41ku相吻合的融合蛋白带,诱导6h后目的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4.0%;通过免疫攻毒试验发现,免疫银鲫后血清效价在第5周达到峰值,重组表达的蛋白对同源菌株TPS-30和异源菌株BSK-10都具有较高的免疫保护率,分别达到94.7%和77.8%.这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哈维氏弧菌灭活疫苗在养殖大黄鱼中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分离自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病原菌GYC1108-1,在体积分数为0.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灭活24 h,制成灭活全菌苗(细菌含量为6×109cfu/mL);用该灭活菌苗分别免疫小白鼠和大黄鱼,并检测小白鼠和大黄鱼血清中抗体效价及疫苗对鱼体的免疫保护力。结果表明:小白鼠经注射疫苗后28 d,血清中抗体效价最高达1∶4 000,大黄鱼经注射和浸泡免疫后,血清中最高抗体效价分别为1∶1 280和1∶320,免疫保护率分别为75%和65%;抗GYC1108-1的抗体与不同种属细菌间存在着交叉反应,其分类地位越近,交叉反应也越大;用研制的疫苗开展大黄鱼生产性免疫预防试验,受免疫组鱼存活率有较大提高,分别为85%和86%,而未免疫组鱼存活率仅有70%,表明疫苗可有效防治养殖大黄鱼细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27.
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GenBank中登录的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毒力基因甘油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GCA T)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 ydrophila)的16S rRNA基因的保守区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进行双重PCR反应体系优化,PCR产物的测序鉴定和特异性试验,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气单胞菌(Aer...  相似文献   
28.
以添加不同量银耳菌丝体多糖(0.1%、0.12%、0.15%),酵母细胞壁多糖(0.005%、0.01%、0.02%),黄芩苷(0.01%、0.02%、0.04%)的饲料投喂初体质量为0.227g±0.017g的青虾60d,研究其对青虾的生长及免疫因子的影响。各组青虾肝胰脏中SOD活力均被抑制。与对照组相比,0.1%添加量的银耳菌丝体多糖对青虾肝胰脏中的ACP活力的提高最明显;0.02%添加量的酵母细胞壁多糖组对虾肝胰脏中的AKP活力的提高最明显;0.005%添加量的酵母细胞壁多糖组对虾肝胰脏中的POD活力的提高最明显;银耳菌丝体多糖和酵母细胞壁多糖各添加量组对青虾生长有明显提高。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适当剂量的银耳菌丝体多糖和酵母细胞壁多糖可以促进青虾的生长及增强青虾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29.
以H3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血凝抑制试验(HI)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并克隆化。结果获得了4株针对H3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1D7、1F9、5A4、5F5。这些单克隆抗体小鼠腹水HI效价为212~214。用H1、H6、H10亚型禽流感病毒各2株,H4、H5、H9和新城疫病毒(NDV)各1株进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这些单抗仅与H3亚型AIV发生特异性HI反应,而不与其他亚型AIV及NDV反应。用28株H3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排谱试验,结果证明:4株单抗均具有广谱性,其中1F9、5A4、5F5与受试的28株H3亚型AIV均反应,而1D7只与其中的26株反应。以上单抗将为控制畜禽及人类的流感提供必需的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30.
红螯螯虾主要病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 )属甲壳纲、十足目、长尾亚目、拟螯虾科、光壳虾属,原产地澳大利亚,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易饲养等养殖优势;同时,因其肉味鲜美、富含低胆固醇蛋白质,是目前世界上较名贵的淡水经济虾之一.目前,美国、拉丁美洲、西班牙、南非、东南亚、中国等许多国家引进了此虾,进行工厂化育苗及养殖.我国于1992年引入该种,先后在广东、湖北、福建、江苏、山东、北京等地试养,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并在繁殖生物学、自然水温育苗、室内工厂化育苗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随着红螯螯虾养殖业的发展,疾病也逐渐增多.笔者就国内外近几年对红螯螯虾病害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