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2篇
  10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61.
河南省夏大豆的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豆麦轮作是河南省主要耕作制度,北部小麦收获晚播种早,南部小麦收获早播种晚,所以北部需要早熟品种,南部需要中熟偏晚品种,以适应豆麦两熟的耕作制度。现将河南省夏大豆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2.
园林建筑及小品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应用园林建筑及小品能够美化城市环境,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等。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城市绿地中园林建筑及小品规划展开研究,以期能够推动城市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Cu2+胁迫对罗氏沼虾血清中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为其养殖环境的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0(对照组)和100μg/L(胁迫组)两个Cu2+浓度,分别在罗氏沼虾受Cu2+胁迫后的0、3、6、12、24和48 h取样,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丙二醛(MDA)含量,以及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力.[结果]在Cu2+胁迫的3~12 h,罗氏沼虾血清中T-AOC显著升高(P<0.05,下同),并在12 h达峰值,胁迫后24和48 h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CAT活力在胁迫3 h时显著升高,6 h时显著下降,12 h时又显著上升并达峰值,之后又逐渐降低,并在48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胁迫组罗氏沼虾血清中MDA含量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呈先升高后略有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CP活力在胁迫后6和12 h显著升高,24和48 h时降至初始水平;AKP活力在胁迫3~12 h内无显著变化(P>0.05),胁迫后24和48 h显著降低.[结论]Cu2+胁迫导致罗氏沼虾脂质过氧化发生,机体通过调节抗氧化系统抵御Cu2+胁迫,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变化具有一定时间效应,其中T-AOC、CAT活力和MDA含量对Cu2+胁迫较敏感,在胁迫短时间内即被显著诱导,可作为Cu2+污染的潜在生物指示物.  相似文献   
64.
为了探讨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可能途径,对水稻产量与其生物产量、收获指数和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和通径系数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与有效穗数、穗实粒数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株高与穗长、穗粒数、生物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4、0.36、0.40;株高是构成生物产量的基础,该试验中株高与产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生物产量与产量呈正相关,说明生物产量的积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在通径分析中,直接通径系数的变化规律为穗实粒数>千粒重>有效穗>穗粒数>生物产量>结实率>株高>收获指数,认为:在通常保证一定有效穗、提高穗实粒数和穗总粒数、主攻大穗并适当兼顾粒重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植株高度以增加生物产量,可达到提高水稻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5.
针对目前国内人造板企业在板面缺陷检测仍然依靠人工的情况,开发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刨花板表面缺陷自动检测系统。利用工业相机采集板材表面图像,使用C++、OpenCV、JAI_SDK类库和MFC多线程技术实现缺陷检测算法,通过计算机串口与生产线控制系统通信。系统运行稳定、缺陷定位准确、参数配置灵活,检测效果和检测速度可满足连续压机生产线在线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66.
为了研究黄体酮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以斑马鱼为试验材料,研究黄体酮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阶段下丘脑-垂体-生长轴相关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将斑马鱼胚胎分别暴露在含0、6、45和90 ng/L的黄体酮水环境中144 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受精后)。结果显示:黄体酮在不同暴露时间点可以调节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基因的转录表达,可以诱导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a(igf1ra)基因的转录表达,但抑制了胰岛素生长因子2(igf2a、igf2b)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b(igf1rb)基因的转录表达。此外,黄体酮暴露对生长激素受体(ghra、ghrb)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基因的转录表达没有显著影响。试验表明黄体酮能够改变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阶段下丘脑-垂体-生长轴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进而对斑马鱼的生长发育具有潜在的危险。  相似文献   
6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精氨酸对杂交鳢(Channa maculata♀×Channa argus)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浆生化指标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22.02±0.02)g的杂交鳢7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分别投喂精氨酸水平为2.31%、2.42%、2.72%、2....  相似文献   
68.
田辛亮  丛旭  齐江涛  郭慧  李茂  范旭辉 《农业机械学报》2021,52(10):100-108,242
由于黑土区保护性耕作中关键农机部件设计优化过程中缺乏准确的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机具的优化改进。以黑土区玉米秸秆-土壤混料为研究对象,构建玉米秸秆-土壤混料离散元仿真模型,采用物理试验与EDEM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选用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进行离散元仿真接触参数标定。首先,采用圆筒提升的方法确定玉米秸秆-土壤混料的实际堆积角,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中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对堆积角有显著影响的参数为:土壤-土壤滚动摩擦因数、土壤-钢静摩擦因数、秸秆-土壤滚动摩擦因数、土壤JKR表面能;进一步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4个参数的最优取值范围,根据Box-Behnken试验原理以堆积角为响应值,建立堆积角与显著参数的二次回归模型;以实际堆积角为目标,利用软件寻优功能对显著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最优参数组合:秸秆-土壤滚动摩擦因数0.16、土壤-土壤滚动摩擦因数0.24、土壤-钢静摩擦因数0.75、土壤JKR表面能0.67J/m2。通过仿真试验对最优参数组合进行对比验证,仿真堆积角与物理试验堆积角相对误差为1.64%。研究结果表明标定的参数真实可靠,可为黑土区玉米秸秆-土壤混料的离散元仿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9.
郭慧  丁洁 《科技视界》2022,(1):113-114
目前,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严峻,受到了社会各界关注.针对于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设计来讲,以往传统的设计方式不仅会增加能源消耗,同时还会对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因此,可以进行绿色环保设计,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自然环境,还可以为社会群众打造出良好的生活空间.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设计运用绿色环保设计理念的对策.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