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3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3篇
  20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8种兜兰(Paphiopedilum)的叶片为试材,研究其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兜兰叶片厚509.6~1 142.6μm,具有巨大的上表皮细胞(平均厚度295.32μm),最厚处占叶片总厚度的近50%。兜兰较厚的上表皮和角质层、气孔下生型以及发达的龙骨状主叶脉,能保证其在水肥易流失的土壤环境中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兜兰表皮厚度较大,叶肉细胞厚度相对较低可能是导致兜兰虽为C3植物但是营养生长速度慢的原因。应用隶属函数值法对8种兜兰的抗旱性排序为:带叶兜兰绿魔帝杏黄兜兰红肉饼绿肉饼红魔帝硬叶兜兰白旗兜兰,野生种的抗旱性与其生态分布范围相关,抗旱性越强,生态分布范围越广。调控相对高的空气湿度,并选择树皮等适合兜兰生长的基质,将有效解决兜兰设施栽培周期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杜仲叶对绵羊脂肪代谢和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随机选择70~80日龄、体重25~30 kg的绵羊(湖羊)30只,平均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CTL组,饲粮中不含杜仲叶)、低水平杜仲叶组(EUL1组,饲粮含10%杜仲叶)和高水平杜仲叶组(EUL2组,饲粮含20%杜仲叶),每组10只。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采集血液,测定血浆脂质代谢分析指标;采集背最长肌,测定营养物质含量;采集肝脏组织,测定脂肪代谢相关酶和核转录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水平。结果表明:1)各组干物质采食量EUL1组EUL2组CTL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2)与CTL组相比,EUL2组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高密度脂蛋白(HDL)、非酯化脂肪酸(NEFA)含量显著升高(P0.05),EUL1和EUL2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0.05≤P0.10)、总胆固醇(TC)(P0.05)含量降低。3)与CTL组相比,EUL1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EUL2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EUL1组肌肉剪切力显著减小(P0.05)。4)与CTL组相比,EUL1组和EUL2组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含量略有降低(P0.05),肌肉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中,EUL2组肌肉MUFA、PUFA含量及UFA/SFA显著升高(P0.05)。5)与CTL组相比,杜仲叶能够显著下调肝脏脂肪合成相关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和核转录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PPARγ)的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肝脏脂肪酸分解相关酶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CPT1A)、脂蛋白酯酶(LPL)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CTL组相比,EUL2组肝脏SCD1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果提示,杜仲叶通过调节脂肪合成和分解相关基因的表达,显著影响绵羊脂肪的代谢和肌肉脂肪酸的组成。  相似文献   
103.
本试验以新单29为试验材料,于9月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共分6个时期进行收获,研究了不同收获期对新单29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豫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新单29的最佳收获时期应在9月20日至25日,此时期收获玉米比当地习惯收获期(9月10日-15日)平均可增产11.3%。  相似文献   
104.
三农玉218(S99028×N2076)系玉米单交种,其母本S99028来源于齐319改×2001后代选系,父本N2076来源于(5003改×1028)×1028后代选系,2006年用自选系S99028作母本与自选系N2076作父本育成该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属中秆中大穗型、中迟熟品种,在湖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综合性状优良、高产、稳产、多抗和适应性广,品质优良,适宜在湖南省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105.
为有效地解决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农药用量大,利用率低,防治效果差等问题。山东省财政厅和农业厅联合下达了山东省财政支持重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农田病虫草害精准、安全、高效控制技术”。该项目的实施,能显著降低农药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残留,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药利用率,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农业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且对于减少投入,实现增产、节本、增效,促进德城区以及德州市小麦、棉花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6.
延安市经济发展对城市化驱动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本质是经济发展。本文首先从3个方面探讨了1952年以来延安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延安城市化水平现状以及造成的原因,研究表明:延安城市化水平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即将迈入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城市化拉力不足、推力较小,使得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拉力和推力失衡,制约了城市化发展水平。最后,提出了加快延安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的4项对策。不仅对于加快延安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推动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7.
氮素对花铃期干旱再复水后棉花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5—2006在南京农业大学卫岗试验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正常灌水和棉花花铃期土壤短期干旱处理,每个处理再设置3个氮素水平(N 0、240、480 kg/hm2),研究氮素对花铃期短期干旱再复水后棉花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处理结束时,干旱处理棉花的纤维可溶性蛋白含量较正常灌水处理显著降低,而内源保护酶,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增加;纤维加厚发育相关酶,即:蔗糖合成酶、磷酸蔗糖合成酶、β-1,3-葡聚糖酶和IAA氧化酶的活性均显著降低。在复水后第10d,干旱处理棉花的纤维内源保护酶活性迅速恢复到正常灌水处理水平,MDA含量降低,但纤维发育相关酶的活性仍低于相应正常灌水处理,纤维比强度亦显著低于正常灌水处理。在棉花的纤维加厚发育期土壤短期干旱再复水条件下,以N 240 kg/hm2最有利于形成高强纤维。干旱期间该处理棉花的纤维内源保护酶活性高,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最低,其纤维加厚发育相关酶活性均最高;复水后该处理的纤维内源保护酶活性迅速恢复,MDA含量最低,棉花的纤维加厚发育相关酶活性仍处于最高值,有利于纤维素的合成与累积,最终纤维比强度亦最大。施氮不足(N 0 kg/hm2)或过量施氮(N 480 kg/hm2)均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8.
为探讨晚播情况下对新乡市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选用半冬性品种新麦45 和弱春性品种新麦29 两种类型小麦,在获嘉县开展了极限晚播试验,设置9 个播期、9 个播量。播期从2021 年11 月10 日开始,2022 年2 月13 日结束,播量从16.5kg/667m2 依次递增至24.5kg/667m2。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两种类型小麦生育期、灌浆高峰有所推迟,成产要素及产量持续下降;生产上,11 月份及之前播种选用半冬性小麦品种有利高产,12 月份及之后播种应选用弱春性小麦;半冬性品种新麦45 极限播期为次年1 月底,弱春性品种新麦29 极限播期为次年2 月中旬。该试验结果对于新乡及豫北地区等同一生态类型区小麦生产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9.
优质块状紫山药新品种苏蓣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蓣1号是从浙江紫莳药中通过系统选育方法筛选出的块状山药新品种。该品种属于粗短块状紫山药,生育期中等偏迟,155d(天)左右。单株结薯2个左右,块茎表皮紫褐色,肉紫色,长25cm左右,周长20cm左右,质量1.0kg左右,花青素和淀粉含量分别高达9.28‰和23.9%,不结零余子,每667m~2产量可达2000kg。适宜于江苏全省范围露地种植,优先推荐在沿江地区推广应用,适宜于机械化操作。  相似文献   
110.
以引自北京、威海的17个玉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这些品种在山东烟台的适应性、物候表现及观赏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玉簪品种在烟台的生长表现不一。‘夏香’‘皇家标准’‘威严’‘安迪奥琪’‘大父’‘杰妮特’‘金头饰’‘大师’‘晨光’‘蓝天’‘白波边’‘爱勒博克’等12个品种生长表现强健,观赏性状优良,适合在烟台地区进行栽培和园林应用;‘金鹰’‘小黄金叶’‘法兰西’‘宽银边’‘圆皱叶’等5个品种在烟台地区综合应用价值最低,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园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