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在烟草质量评价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的3种方法,包括灰色关联度法、灰色聚类分析和灰色局势决策,并分别阐述了灰色系统理论的3种方法在烟草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并以此说明了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于烟草质量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长期施肥下紫色水稻土氮、磷养分活化能力及其与 pH 和有机碳的量化关系,为土壤 培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连续 36 年不施肥的低肥力(LF)、氮磷钾平衡施肥的中肥力(MF)和有机无机 配施的高肥力(HF)处理,研究不同肥力土壤氮磷养分含量及其活化度的演变特征,分析土壤 pH、有机碳与氮 磷活化度的关系。【结果】MF 和 HF 土壤的作物产量显著高于 LF 土壤。LF 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基本稳定,碱 解氮含量显著增加而有效磷含量略有降低,MF 和 HF 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 LF、MF、HF 土壤全氮含量年增加量分别为 5.5、14.2、17.0 mg/kg,碱解氮年增量为 0.40、1.05、1.32 mg/kg, 全磷年增量为 0.8、17.1、18.0 mg/kg,有效磷年增量为 -0.03、2.05、1.85 mg/kg。MF 和 HF 土壤氮磷活化度 比 LF 土壤提高 8.15%~428.77%;氮活化度与 pH 和有机碳不存在线性关系,磷活化度与 pH 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年施 N 240 kg/hm2 、P2 O5 120 kg/hm2 ,氮含量于 13 年后、磷含量于 9 年后达到饱和。 【结论】氮磷钾平衡施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是提升西南丘陵区水稻土氮磷养分含量及其活化能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3.
叶绿素含量快速、无损监测是评估玉米生长状态有效方式之一.以抽雄期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原始光谱、普通一阶导数光谱、间隙一阶导数光谱、开平方根光谱以及连续统去除光谱的特征波段以及5个传统植被指数与玉米叶绿素含量之间关系.对比分析不同模型(单因素回归模型、结合连续投影与多元线性回归、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对抽雄期玉米叶绿素含量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光谱变换可增强特征波段与SPAD值相关性,同时还增加敏感波段数量、提升建模精度;连续投影算法对特征降维效果明显,各类多元模型最优光谱参数为5~9个;各类型光谱下均为多因素模型精度优于单因素模型.其中,基于普通一阶导数光谱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为最优模型,其建模R2与验证R2分别达到0.92与0.90.光谱变换在反演玉米叶绿素方面有较大潜力,连续投影与支持向量回归结合可产生较好建模效果.  相似文献   
34.
郭松  林席峰 《广东饲料》2002,11(4):21-22
鱼虾饲料同畜禽饲料比较,除营养配方的设计。原料的选择不同外,对加工制粒有其特殊要求,一般要求鱼饲料颗粒在水中耐水性不低于0.5小时,虾饲料颗粒耐水性不少于2小时,以减少散失,提高饲料利用率,这是目前在南方大部分地区养殖户衡量水产颗粒饲料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也是任何一家企业要跨入水产饲料行业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为充分利用高光谱数据红边区域对冬小麦叶绿素含量进行估算,以关中地区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红边波段反射率的一阶导数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对变换后得到的小波系数与叶绿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性较好的小波系数分别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BP神经网络(BPNN)算法、随机森林(RF)算法和XGBoost算法构建冬小麦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1)通过对建模数据和验证数据的决定系数(R)、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分析误差(relative predictive derivation,RPD)进行比较,利用XGBoost算法构建的估算模型表现最好;(2)通过XGBoost算法的特征重要性分析得到13个有效小波系数,将其与7个红边指数共同作为自变量代入XGBoost算法发现,优化后的模型精度得到显著提高,建模集决定系数(R=0.91)和验证集决定系数(R=0.802)分别提高了1.34%和11.54%。这说明该方法可以作为一种挖掘高光谱敏感特征信息的途径来估算冬小麦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36.
以掌叶木种子为试材,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掌叶木去除种皮的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掌叶木种子萌发初期(0~2d),种子吸水打破休眠而合成少数POD、SOD同工酶;萌发中期(3~5d),种子开始萌动,胚根逐渐伸长,SOD和POD 2类同工酶均有新酶带合成,2类酶的种类、含量迅速增加,标志着种子开始萌发;萌发后期(6~9d),胚根继续伸长,子叶逐渐展开,胚芽开始生长,SOD、POD 2类同工酶酶含量有所减弱,但各同工酶的种类不减,仍有新酶合成。不同萌发时期同工酶的变化可作为掌叶木种子萌发各阶段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7.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川中丘陵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使用稳定性尿素对作物产量、氮素吸收及氮效率的影响。【方法】设置6个处理:无氮肥(CK)、普通尿素1次施用(UB_(100%))、普通尿素2次施用(UD_(100%))、稳定性尿素1次施用(DMPP_(100%))、75%普通尿素2次施用(UD_(75%))和75%稳定性尿素1次施用(DMPP_(75%))。【结果】与UD_(100%)处理相比,DMPP_(100%)的周年作物产量增加3.99%;周年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9.09个百分点,其中小麦季提高7.59个百分点,玉米季提高9.76个百分点;周年作物吸氮量提高20.22%,其中小麦季提高14.34%,玉米季提高23.62%。稳定性尿素处理在作物生长前期的土壤中硝态氮浓度低于普通尿素处理,而在小麦/玉米生长中后期(开花期以后)的植株吸氮量高于普通尿素处理。【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合理施用稳定性尿素,既可保障作物产量,又可提高作物生长中后期的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38.
花青素(Anthocyanin)是玉米体内的重要色素,对花青素含量的便捷、无损估测对监测玉米长势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关中地区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以及乳熟期玉米冠层叶片Anth值及高光谱数据建立多个单因素模型和多因素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玉米叶片原始光谱特征总体一致、局部不同。变换光谱的特征波段与Anth值相关性优于原始光谱,其中一阶导数光谱特征波段最优。连续投影算法(SPA)降维能力较好,筛选出的建模参数在2~27个。最优单因素模型与多元性线性回归模型精度均为抽雄期最优,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次之,乳熟期最差。所有模型中,抽雄期基于一阶导数光谱的麻雀搜索算法-极限学习机回归(SSA-ELMR)模型精度最佳,该模型建模与验证R2分别为0.847、0.895,相应nRMSE为6.44%和7.21%。本研究结果表明抽雄期是玉米叶片花青素含量反演的最佳时期,极限学习机能进一步提升传统模型精度。  相似文献   
39.
为探明坡耕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对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不同部位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顺坡和深度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坡耕地上坡土层深度仅为22.3cm,中坡和下坡土层深度约为上坡的2.09倍和3.30倍;与上坡比较,中坡和下坡土壤容重下降了0.2和0.04,土壤孔隙度增加了19.82%与3.83%。沿坡从上向下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储量显著增加,下坡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储量比上坡和中坡分别增加了674.74%,104.09%和958.51%,267.75%;不同部位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降低趋势,中坡和下坡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含量的深度分布满足Y=alnX+b对数方程,上坡不符合该方程。坡耕地土壤有机碳与其活性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沿坡耕地重新分配影响有机碳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40.
以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 (Lévl.) Rehd.]的叶片、茎段为外植体,在含有不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1.0mg/L+NAA0.5mg/L+6-BA0.5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3/4B5+NAA0.5mg/L+6-BA1.0mg/L+VC0.1%。2,4-D与NAA联合使用利于诱导率的提高;适量的6-BA、KT利于愈伤组织质量的改善;6-BA加KT的双因子组合没有单因子的诱导效果显著;采用B5培养基代替MS培养基,且将大量元素降为3/4,外加VC0.1%,并进行暗培养,能有效抑制愈伤组织的褐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