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1篇
水产渔业   2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胡椒鲷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福建省水产研究所2001年胡椒鲷人工繁育、育苗过程和结果。亲鱼经增温强化培育后,注射DOM、LRH-A2或LRH-A3、HCG等催产药物,水温20.1-26.8℃、盐度20.8-26.0条件下,效应时间为36-40h。受精卵在水温20.0-26.0℃、盐度20.0-25.0条件下,经15-25h孵出。50万尾仔鱼经42d土池生态培育后,共培育出平均全长5.4cm、平均体重3.8g变态完整的鱼苗26250尾,育苗成活率为5.25%。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利用自制的河豚毒素荧光免疫层析检测卡对河豚毒素进行快速定量检测,并分析其稳定性、灵敏度、趋势线拟合程度及检测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自制的河豚毒素荧光免疫层析检测卡变异系数为0.124,拟合方程相关系数r~2值为0.995 5,检测卡的检测范围为2~600 ng/m L,可以满足对河豚毒素快速定量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石斑鱼种间杂交经济型利用提供基础资料,以云纹石斑鱼为母本,赤点石斑鱼为父本进行种间远源杂交,对杂交子一代的生长及越冬作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可以取得杂交受精卵,受精卵的受精率、孵化率均在90%左右,杂交子一代比对照组仔鱼畸形率高;杂交子一代的生长趋势接近母本云纹石斑鱼,体色接近父本赤点石斑鱼,在室内可以正常越冬.云纹石斑鱼♀与赤点石斑鱼♂进行经济型杂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真蛸浮游幼体阶段的营养需要,研究了几种饵料生物对真蛸浮游幼体的育苗效果。结果表明:轮虫不宜作为真蛸浮游幼体的生物饵料;恒温培养试验得出混合营养强化的丰年虫幼体的育苗效果优于混合营养强化的蒙古裸腹溞,并优于小球藻强化的丰年虫幼体及蒙古裸腹溞;常温试验得出梭子蟹溞状幼体+丰年虫幼体组合的饵料效果最好,而微囊营养强化剂强化的丰年虫幼体的育苗效果好于混合营养组合。综上所述,可认为:梭子蟹溞状幼体+丰年虫幼体组合是真蛸浮游幼体期比较适宜的饵料。  相似文献   
15.
利用16S rR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研究了双斑东方鲀(Fugu bimaculatus)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水体细菌种群结构特征,并比较养殖患病(溃疡症)的双斑东方鲀的水体细菌群落结构与健康的之间的差异,探讨细菌群落结构与双斑东方鲀细菌性病害发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双斑东方鲀循环水养殖水体细菌群落的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优势细菌纲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黄杆菌纲(Flavobacteri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优势细菌目为黄杆菌目(Flavobacteriales)、硫发菌目(Thiotrichales)、红细菌目(Rhodobacterales)、交替单胞菌目(Alteromonadales)、弧菌目(Vibrionales),优势细菌科为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硫发菌科(Thiotrichaceae)、红细菌科(Rhodobacteraceae)、弧菌科(Vibrionaceae)、交替假单胞菌科(Pseudoalteromonadaceae)。患病的和健康的循环水养殖水体细菌群落种类组成相似度高,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无较大差异,在同一分类水平上各细菌群落丰度占比差异显著;二者核心微生物(属)的差异明显,健康的循环水养殖水体核心细菌群落以Polaribacter属为主;患病的循环水养殖水体核心细菌群落以弧菌科的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和弧菌属(Vibrio)为主,而发光杆菌属和弧菌属的多数种类属于病原菌或条件致病菌。双斑东方鲀患病(溃疡症)与养殖水体细菌群落的弧菌属丰度占比高有关。该研究结果对双斑东方鲀循环水养殖细菌性病害的监测、预警、诊断及管理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章鱼生物学特性及繁养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鱼为福建省近年来新兴的海水养殖优良种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商品价值和产业化养殖潜力。本文对章鱼的分类与分布、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和养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在水温(27±1)℃、盐度25±1、PH值为7.90~8.10、溶解氧6.00 mg/L条件下,采用静水法进行了高锰酸钾、聚维酮碘、甲醛、戊二醛、敌百虫、乙酸铜等6种药物对双斑东方鲀幼鱼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聚维酮碘、甲醛、戊二醛、敌百虫和乙酸铜对双斑东方鲀幼鱼半致死浓度(24、48、72、96 h)分别为(1.88、1.84、1.76、1.75 mg/L)、(23.30、22.55、20.34、19.50 mg/L)、(11.27、7.06、6.38、5.57 mg/L)、(9.25、9.03、7.03、5.48 mg/L)、(16.85、14.19、10.23、7.92 mg/L)和(10.54、8.78、6.13、5.46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53、6.34、0.83、2.58、3.02和1.83 mg/L。双斑东方鲀幼鱼对6种药物耐受能力的强弱依次为:聚维酮碘敌百虫戊二醛乙酸铜甲醛高锰酸钾。实际生产上应严格按照药物安全浓度控制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RAPD技术,用20个随机引物对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及其杂交一代的精巢DNA进行扩增反应,发现引物OPZ-14和OPZ-18在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鱼之间扩增出有差异的DNA片段,作为鉴定两种鱼的分子标记有较高可信度,对这两种鱼的杂交一代基因组DNA的RAPD扩增能获得中够的多态性,20个引物中有8个引物扩增出差异性产物,表明杂交一代基因杂合性增强,这是杂种优势得以形成的重要遗传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9.
川纹笛鲷人工育苗及生长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2003年川纹笛鲷人工育苗及成鱼饲养过程与结果。在水温25.4-31.4℃、盐度19.6~23.4条件下,川纹笛鲷仔鱼经36d培育,平均全长5.3cm,平均体重3.2g。在室内水泥池,川纹笛鲷经7个月饲养,平均全长为14.7cm,平均体重为113.7g。此外,对养殖期间水温不同阶段的生长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20.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搭载的贡氏圆尾鳉(Nothobranchius guentheri)受精卵经空间诱变后返回地面,与地面组进行孵化率、仔鱼畸形率、生长速度、个体大小、存活率的比较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搭载组与地面组受精卵的孵化率分别为99.3%和97.2%,差异不显著;仔鱼畸形率分别为10.4%、16.8%,差异不显著;但搭载组雄性鱼的生长速度为0.094g/d,大于地面组的0.059g/d,差异显著;搭载组雄性鱼个体大于地面组雄性鱼,差异显著;搭载组鱼苗培育存活率为66.7%,高于地面组的47.9%,差异显著。试验初步观察结果标明:空间诱变的鳉鱼卵,孵化后鱼苗生长速度较快,抗逆性强,存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