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9篇
  7篇
综合类   13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21.
现有的右旋糖酐原料药生产工艺中,用乙醇沉淀法将右旋糖酐发酵液中的高分子右旋糖酐分离为粗酐,不经干燥直接溶解为右旋糖酐溶液,盐酸水解分离纯化为药用右旋糖酐,水解液中有乙醇残留。因此用右旋糖酐酶替代盐酸水解右旋糖酐时,必须考虑乙醇对右旋糖酐酶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乙醇对右旋糖酐酶酶解反应、稳定性及右旋糖酐酶解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右旋糖酐溶液中乙醇含量30.0%以下对右旋糖酐酶酶解反应本身无影响。低温(4℃)条件下,右旋糖酐酶在30%以下的乙醇溶液中相对稳定。在热的乙醇溶液(50℃)中造成酶蛋白凝聚变性而失活,乙醇浓度越大,这种现象越严重,不同的乙醇浓度,右旋糖酐酶活力损失不同。乙醇对右旋糖酐酶解的影响因乙醇浓度的不同而不同,5.0%以下影响较小,7.5%~15.0%影响在同一水平,17.5%以上影响加剧,但是乙醇对右旋糖酐酶解的影响是可控的。  相似文献   
422.
[目的]研究水杉细根和粗根碳(C)、氮(N)、磷(P)计量特征对N添加的响应,揭示细根和粗根N、P养分分配格局的变化,为科学认识水杉对N沉降的适应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在江苏省东台市林场水杉人工林进行长期N添加试验,设置对照(CK,0 kg·hm-2·a-1)、低N(LN,56 kg·hm-2·a-1)、中N(MN,168kg·hm-2·a-1)、高N(HN,280 kg·hm-2·a-1)4个N添加处理,测定水杉细根(直径<2 mm)和粗根(2 mm≤直径≤5 mm)C、N、P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结果](1)N添加对水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水解氮含量存在明显促进作用,且随着N添加量增加,这种促进作用有所减弱。N添加对土壤全磷含量、有效磷含量和p H均无显著影响。(2)随着N添加量的增加,水杉细根和粗根N含量、C:P、N:P显著增加,P含量和C:N显著下降。此外,细根和粗根N含量、C:N和N:P在HN处...  相似文献   
423.
目的:研究破壁灵芝孢子铁皮石斛粉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破壁灵芝孢子铁皮石斛粉0.17 g/(kg BW)、0.33 g/(kg BW)、1.00 g/(kg BW)。4周后进行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血清溶血素测定、脾淋巴细胞抗体生成试验、碳廓清试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NK(natural killer)细胞活性测定等。结果:破壁灵芝孢子铁皮石斛粉可增强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提高血清溶血素半数溶血值及碳廓清吞噬指数。结论:破壁灵芝孢子铁皮石斛粉可显著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及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24.
为探讨青蛤(Cyclina sinensis Gmelin)耐低盐适应机制, 研究了低盐(盐度 8)和正常盐度(盐度 25)条件下青蛤 96 d 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H-Px)、Na+ /K+ -ATPase、Ca2+/Mg2+-ATPase 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碳酸酐酶 mRNA 时序性表达变化。实验结果表明: (1) 低盐条件与正常盐度相比, 青蛤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Na+ /K+ -ATPase 活力在 96 d 内一直呈下降趋势, 在第 48 天下降至最小值, 显著低于初始酶活性值(P<0.05); 实验开始后的第 6、12、24 天, Ca2+/Mg2+-ATPase 酶活性较初始酶活性无显著性变化(P>0.05), 第 48 天显著升高(P<0.05); MDA 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第 12、48 和 96 天时显著高于初始酶活性(P<0.05)。(2) 利用 RACE 技术克隆了青蛤碳酸酐酶基因(CsCA)的全长 cDNA 序列, 共 1672 bp, 包含 738 bp 开放阅读框, 编码 245 个氨基酸, 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青蛤与其他瓣鳃纲碳酸酐酶基因同源性高, 说明其进化保守。qRT-PCR 结果显示, 低盐条件下, 青蛤碳酸酐酶基因 mRNA 在第 24 天显著高于初始表达量(P<0.05), 其他时间也高于初始值, 但差异不显著(P>0.05)。 综上所述, 在适应低盐环境时, 青蛤鳃组织中抗氧化酶最先被激活并出现反应, 活力增强, 随着时间的增加, 抗氧化酶活性受抑制, 随后 ATP 酶活性升高; 碳酸酐酶基因在青蛤长期适应低盐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青蛤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