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2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195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从患病缢蛏(Sinvnovacula constricta)中分离到一株病原菌,暂命名为12#菌。对该菌株的16S rDNA的全序列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然后用NCBIBLAST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12#菌与多株气单胞菌的16S rDNA的同源性均在95%以上。在细菌系统分类学中应归属于气单胞菌属。从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可以看出:12#菌与点状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共同构成一个分支,且该菌株与点状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的16S rDNA同源性达到99%以上,由此可以初步认为该菌为点状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  相似文献   
72.
锦鲤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症及其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报道锦鲤的发病情况及其病原的主要生物学性状。[方法]对5尾发病及新鲜病死的锦鲤病变组织进行细菌检查及分离,对分离菌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观分类学指征鉴定;同时择代表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健康锦鲤的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根据2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及理化特性,结合16S rRNA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判定其为气单胞菌属的维氏气单胞菌,其代表菌株HC050630A-1的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457bp。人工感染试验表明,HC050630A-1株具有较强的致病作用。药敏试验结果显示,HC050630A-1菌株对供试37种抗菌药物中的头孢拉定等16种高度敏感,对头孢唑啉等13种敏感,对青霉素G等8种药物耐药。[结论]该研究为对该病的有效检验与防制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谷胱甘肽S-转移酶是动植物重要的解毒酶,分布广泛,类型众多。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RT-PCR技术获得了条斑紫菜一条新谷胱甘肽S-转移酶(PyGST2)基因的cDNA序列,该基因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并且受到铅胁迫的诱导表达。PyGST2蛋白具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和保守氨基酸残基,与Mu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序列一致性最高,与Alpha、Sigma和Pi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次之,在进化树上远离高等植物的各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而与动物的Mu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聚为一支。该Mu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克隆为后续研究条斑紫菜抗逆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
日本蟳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俗称靠山红、石蟳仔和石杂蟹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各海区。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生长快、运输成活率高,为经济价值较高的大型海产蟹类,  相似文献   
75.
为研究不同发育阶段脊尾白虾线粒体基因组表观遗传学特征,本研究在筛选硫化测序引物的基础上,对不同发育期的脊尾白虾线粒体基因组甲基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经引物筛选验证,选取了4对引物在脊尾白虾的受精卵、幼体期、仔虾期和成虾期共4个发育期进行甲基化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除ND5基因3′端序列(21#引物扩增区)无甲基化现象外,COX3基因的起始区序列(13#引物扩增区)、COX3基因的3′端序列(16#引物扩增区)和ND5基因5′端序列(19#引物扩增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甲基化现象。其中,COX3基因的起始区序列仅在受精卵孵化期和幼体期存在甲基化现象,COX3基因3′端序列在除受精卵外的其他3个时期均存在甲基化现象,且以上甲基化率随个体发育阶段的提高呈下降趋势;ND5基因5′端序列在4个不同发育期均存在甲基化现象,但甲基化率无显著差异。甲基化主要发生在COX3基因和ND5基因位点上,推测脊尾白虾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调节线粒体基因组甲基化来调节机体能量代谢过程。本研究首次从整个发育周期角度探讨了线粒体基因组甲基化特征,以期为进一步揭示甲壳类生长发育相关遗传机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6.
陈建华  阎斌伦  高焕 《水利渔业》2011,32(4):125-129
通过对斑尾刺鰕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肠道内岐口福斯特吸虫(Faustula qikouensis)种群动态的研究发现,随着宿主体长的增加,其平均密度、感染强度及感染率均呈上升趋势;在宿主体长小于26.5cm时,其种群平均拥挤度、扩散性指标随着鱼体长的增加而增大,分布参数k值则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77.
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 Miers),隶属对虾科、新对虾属,俗称羊毛虾、黄虾、沙虾、站虾、麻虾和黄新对虾等,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可以煮熟晒干成"金钩虾米".王兴强等[1]对周氏新对虾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繁殖与发育、病害和资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8.
取体表出血、肌肉溃疡的虾蟹养殖塘混养大量死亡的矛尾复鰕虎鱼的深层溃烂组织及肝脏进行细菌分离,2种被检组织中均分离到2种优势生长菌落;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其中的一株分离菌(S090801)浓度为106~108 cfu/ml可引起矛尾复鰕虎鱼全部死亡,该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基于16SrRNA和gyrB 2种基因的系统发育学分析确定为弧菌属的哈氏弧菌。同时基于gyrB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哈氏弧菌快速、敏感的PCR检测方法,扩增目的片段大小为363bp,该方法检测哈氏弧菌模板DNA最低质量浓度为0.046875ng/μl,可用于哈氏弧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的快速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9.
三疣梭子蟹综合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属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大型海产蟹类.20世纪80年代初,山东沿海进行了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肥和蓄养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成功[1].目前,我国沿海各省均开展了三疣梭子蟹人工养殖,尤其在山东、江苏和河北等省养殖规模较大.三疣梭子蟹人工养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养[2],另一种是与对虾、贝类等综合养殖[3].笔者对三疣梭子蟹综合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三疣梭子蟹人工养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0.
为探明分布于中国四大海区的天然三疣梭子蟹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状况,实验以大连(DL)、东营(DY)、连云港(LYG)、舟山(ZS)、湛江(ZJ)和漳州(ZZ)6个三疣梭子蟹地理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线粒体控制区D-loop全基因序列为分子标记,对中国海三疣梭子蟹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用于分析的1 141 bp的D-loop全基因序列中共有185个变异位点,129个简约信息位点。60个个体中共计48个单倍型,单倍性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显示中国沿海三疣梭子蟹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且三疣梭子蟹在过去没有出现很强的选择效应,群体大小稳定。6群体三疣梭子蟹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89 7,将中国沿海三疣梭子蟹作为一个大群体来讲已产生了中度分化,群体分化时间推断为(19.68~26.05)万年。LYG分别和DY、ZJ、ZZ,以及ZJ和ZZ这4组之间无明显分化,基因流较大(Nem>5),而其他11个群组间已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特别是ZS与其它5群体产生了高度的遗传分化,DL与其他4群体发生了中度分化。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群体发生与扩散可能有更复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