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为探讨应用比例化剂量反应关系溯源分析水产动物组织药物残留风险的可行性, 本研究在幂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利用假设检验法和可信区间法对环丙沙星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Linn)血浆、肠道、肌肉和肝等组织中是否存在比例化剂量反应关系进行了判定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2080 mg×kg-1的剂量范围内, 环丙沙星在尼罗罗非鱼肠道、血浆和肌肉组织中不呈现比例化剂量反应关系; 而在肝组织中呈现比例化剂量反应关系。对于肝组织, 曲线下面积(AUC)-剂量(D)数据拟合结果理想, 幂函数方程为AUC=0.162D1.409, 相关系数为0.901实验结果提示尼罗罗非鱼肝组织可作为环丙沙星残留溯源分析的候选靶器官; 通过定量推测偏差, 基于幂函数模型的比例化剂量反应关系研究方法可作为其组织中药物残留溯源分析的技术手段。该研究旨为水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2.
为评估泥鳅、大鳞副泥鳅选育群体的遗传育种潜力,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一代测序技术,获得经两代群体选育的泥鳅自繁(M)、大鳞副泥鳅自繁(P)及其正交(MP)、反交(PM)等4个子代泥鳅种群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片段,并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结果显示:(1)4种泥鳅的COⅠ基因片段碱基组成相似,均表现为A+T的含量(54.0%~56.2%)高于C+G的含量(43.8%~46.4%);(2)4种泥鳅COⅠ基因片段的682个位点中,共检测到135个多态位点(占19.79%),其中128个为简约信息位点,7个为单碱基变异位点,变异均为转换或颠换,未发现碱基的插入与缺失;(3)M、P、MP、PM各定义15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均为1.000±0.024,核苷酸多态性分别为0.020 66±0.006 48、0.025 80±0.002 31、0.029 61±0.005 62和0.022 30±0.001 94,均具有高单倍型多样性和高核苷酸多态性;(4)M、P、MP、PM种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0.020、0~0.024、0~0.027和0~0.023,种间遗传距...  相似文献   
33.
设计了酵母粉、卤虫、枝角类三种饵料和30℃、32℃、34℃三个温度梯度养殖试验,通过测定体长变化以研究饵料、温度两个环境因子对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幼鱼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饵料试验中以投喂枝角类的试验组孔雀鱼幼鱼生长最快,且在试验第14 d时体长达到14.67±0.86mm,而酵母粉试验组鱼体长仅为9.78±0.66 mm,二者差异极显著(P 0.01)。另外,在温度梯度试验第6 d时30℃、32℃两个温度组试验组鱼体长分别达到9.96±0.36 mm和10.16±0.39 mm,均显著长于34℃试验组鱼体长(9.40±0.10 mm)。结果表明,枝角类是三种饵料中有利于孔雀鱼幼鱼生长的优质饵料;而34℃水温对孔雀鱼幼鱼的生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α-硫辛酸(Alpha lipoic acid,α-LA)在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诱导水生动物毒性效应中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以草鱼卵巢(Grass carp ovary,GCO)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分析了不同浓度α-LA以及α-LA与MC-LR共同暴露对GCO细胞活力的影响,随后根据测定的结果设置对照组(不添加MC-LR和α-LA)、125μmol·L-1α-LA组、24μmol·L-1MC-LR组及125μmol·L-1α-LA+24μmol·L-1MC-LR组,检测分析了α-LA在缓解MC-LR对GCO细胞活性、氧化应激以及炎症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4μmol·L-1MC-LR可诱导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同时显著抑制谷胱甘肽(GSH)活性(P<0.05),当MC-LR处理组中加入125μmol·L-1α-LA后,与MC-LR单独暴露组相比,LDH活性和MD...  相似文献   
35.
【目的】明确黄鳝卵原细胞是否能迁移、整合到斑马鱼生殖嵴上,为建立黄鳝异体生殖途径打下研究基础。【方法】通过酶消化法制备黄鳝卵原细胞悬液,经PKH26标记卵原细胞后显微注射到受体斑马鱼胚胎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追踪受体斑马鱼胚胎中供体黄鳝卵原细胞的迁移、整合及增殖情况;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检测移植受体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情况,并以半定量PCR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受体斑马鱼胚胎中供体黄鳝卵原细胞标记基因nanos3的表达情况。【结果】黄鳝卵巢经蛋白酶消化后,分离得到的卵原细胞悬液浓度为2.4×106个/mL,以PKH26染色后在红色荧光下呈橙黄色。荧光追踪观察结果显示,在移植后0、12、24和48 hpt的受体斑马鱼胚胎中均能检测到供体黄鳝卵原细胞,且黄鳝卵原细胞迁移至受体斑马鱼胚胎的生殖嵴上进行整合及增殖,但72 hpt受体斑马鱼出膜后荧光信号丢失。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黄鳝卵原细胞注入受体斑马鱼胚胎中48 hpt后其细胞质结构松散,生殖细胞由动物极向两端迁移而分化形成组织,72 hpt和30 dpt的移植受体斑马鱼与对照组斑马鱼无明显差别。半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在48 ...  相似文献   
36.
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通过测定水体pH值、亚硝酸盐、氨态氮的变化,研究水族箱中相关水质因子对神仙鱼养殖的影响.结果发现:对照组pH值在第1-7 d时出现下降,之后呈上升的变化趋势,但总体在6.1-7.1之间波动;亚硝酸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实验组在第6d开始增幅大于对照组,而到第13 d开始下降;第12d时,...  相似文献   
37.
2023年在江西省吉水县同江万亩稻渔产业园开展了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技术研究,该模式利用稻田+垄沟+虾沟,在虾稻田环沟里耦合养殖鳖,进行种稻、养虾和养鳖共作。结果显示,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平均每667 m2产水稻662.5 kg、小龙虾80 kg、鳖105.9 kg;总产值13434.0元,纯利润达到8315.1元。表明垄沟稻虾鳖互利共生效果明显,稻虾鳖产量高,节本增效明显,该模式实现了“一田三用”,是一种适合在南方水源充足的地区大力推广的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38.
(接《新饲料》2014年12期63页)2.2饲料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对湘云鲫形体指数的影响表3所示为饲料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对湘云鲫肥满度、肾脏指数、肝胰脏指数、内脏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经8周的饲养试验发现,添加150mg/kg天蚕素抗菌肽组肥满度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金霉素添加组和200mg/kg天蚕素抗菌肽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显著高于250mg/kg天蚕素抗菌肽组(P<0.05)。饲料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对肾脏指数、肝胰脏  相似文献   
39.
异育银鲫是以方正银鲫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经人工授精繁育的子代,因其具有食性广、适应性强、容易饲养等优点;且其生长快、个体大、抗逆性强,已被广泛的推广养殖,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异育银鲫不仅可以单独养殖,而且可以与许多物种混养。  相似文献   
40.
观察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异育银鲫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中的特异性分布情况,探讨其在不同组织中的作用。本试验以GABAAR的α1亚基(GABAARα1)作为GABAAR的检测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异育银鲫端脑、中脑、小脑、延脑、肝脏、肾脏组织中的GABAAR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在异育银鲫端脑、中脑、小脑、延脑、肝脏、肾脏中均有GABAAR存在,各组织中的GABAAR密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小脑、中脑、延脑、端脑、肾脏、肝脏。其中,小脑的分子层和蒲氏细胞层、中脑的视盖、延脑的迷走叶、端脑的纹状体、肾脏的肾小管以及肝细胞中GABAAR的密度较高。研究显示,GABAAR主要分布于异育银鲫的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组织中也有少量分布。本研究旨在为异育银鲫GABAAR分布的定位研究奠定一定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