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养殖斑尾复虾虎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养殖斑尾复虾虎鱼肌肉的营养特征,本试验旨在采用生化分析的方法,对养殖斑尾复虾虎鱼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养殖斑尾复虾虎鱼的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分别为(82.10±0.21)%、(15.34±0.20)%、(0.87±0.13)%和(1.12±0.03)%.肌肉干样中含有18种常见的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4种氨基酸依次分别为谷氨酸(12.71%)、天冬氨酸(8.42%)、赖氨酸(8.16%)和亮氨酸(6.51%).肌肉中氨基酸总量(TAA)达83.36%,其中必需氨基酸(EAA)含量为31.40%,鲜味氨基酸含量为31.79%.EAA/TAA和EAA/非必需氨基酸分别为(37.65±0.63)%和(70.10±1.90)%.第一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色氨酸和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0.19%,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为2.22.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0.23±0.48)%和(49.52±0.91)%;肌肉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为(39.54±1.12)%,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2.47±1.10)%.由此可知,养殖斑尾复虾虎鱼肉质鲜美,富合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是值得推广养殖的名优品种.  相似文献   
22.
罗氏沼虾早繁苗中间培育及商品虾两茬养殖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上海地区进行罗氏沼虾商品虾两茬养殖,关键是抓好早繁苗的中间培育和第二茬养殖用苗的囤养。采用温室保温、锅炉增温和气泵充气等技术措施对罗氏沼虾的早繁苗进行集约化中间培育,可以提前1个月,在5月10日左右为商品虾的第一茬养殖培育出大规格虾苗。利用室外土池囤养晚苗,为第二茬养殖培育虾苗,重点应处理好饲料投喂与水质调节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上海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农委有关要求,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举办了2012年渔业科技创新促进年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生态、高效为理念,全面推进渔业科技创新发展,进一步普及现代渔业科技知识,提高科学养殖水平。为配合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本刊针对"优质苗种推广"这一科技服务内容,特邀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几位从事河川沙塘鳢养殖技术攻关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开设"河川沙塘鳢养殖技术"专题讲座,对这一具有良好养殖开发前景的经济鱼类做一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24.
菊黄东方鲀脊柱、附肢骨骼及皮刺的早期发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法对初孵仔鱼到56日龄菊黄东方鲀的脊柱、附肢骨骼及皮刺的早期发育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第5天髓弓出现,第9天脊柱开始软骨化,第13天脉弓出现,第17天出现硬骨环,并从前往后开始硬骨化,第29天脊柱硬骨化完成。附肢骨骼开始发育的顺序依次为胸鳍、臀鳍和背鳍、尾鳍。胸鳍的发育以2日龄胸鳍的支鳍骨原基的出现为起点,28日龄软骨质的胸鳍支鳍骨形成,42日龄胸鳍硬骨化基本完成。背鳍和臀鳍出现在9日龄,29日龄同时开始硬骨化,至38日龄时,硬骨化完成并且出现分支鳍条。尾鳍发育以11日龄长出鳍条为起始特点,至38日龄硬骨化完成。期间伴随着鳍条转移、尾下骨及侧尾下骨生长发育、长出镰刀状横骨等特点。皮刺发育始于4日龄鱼少量肚皮刺的出现,16日龄开始长出头皮刺。所有肚皮刺硬骨化几乎是同时进行,而头皮刺则是从前往后进行。研究结果可为菊黄东方鲀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性、适应性研究及该鱼的系统演化和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
美洲鲥鱼卵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池养美洲鲥亲本的游离卵进行营养分析和品质评价,以探明美洲鲥鱼卵的营养价值。结果显示,美洲鲥鱼卵鲜样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91.88%、5.33%、1.14%和0.76%。检出的18种常见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4种氨基酸是谷氨酸、亮氨酸、丙氨酸和天冬氨酸;鱼卵干样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为61.41%、27.05%、30.54%和21.12%;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以及鲜味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为0.44、0.89和0.34;蛋氨酸+胱氨酸和色氨酸分别是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其必需氨基酸指数和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F值)分别为86.98和3.17。鱼卵干样中检出3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30.43%)、2种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28.45%)和8种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41.04%),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和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分别为0.44和0.51;以油酸(C18:1n9c)(27.13%)、棕榈酸(C16:0)(22.39%)、亚油酸(C18:2n6c)(14.56%)、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11.29%)为主,共占脂肪酸总量的75.37%。研究表明,美洲鲥鱼卵虽水分含量特别高(91.88%),但其干物质营养价值较高、味道鲜美。  相似文献   
26.
为探寻暗纹东方鲀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开展了两种养殖模式(模式Ⅰ:暗纹东方鲀、南美白对虾和蕹菜立体种养模式,模式Ⅱ:暗纹东方鲀传统单养模式)的养殖对比试验,通过定期测量各阶段鱼的体长、体质量等生长指标,分析比较两种模式下暗纹东方鲀的生长规律和差异。结果表明:两种养殖模式下,暗纹东方鲀体长与体质量均呈良好的幂函数增长相关(W=aL~b),且b值均接近3,说明试验鱼的生长接近于匀速增长;鱼的体长、体质量与养殖天数均呈极显著的直线增长相关关系;体长和体质量的特定增长率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并均于养殖第85天达到最大值,但养殖154 d后,立体种养模式体长和体质量特定增长率的下降速度明显快于传统单养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养殖暗纹东方鲀采用立体种养模式,不仅提质增效作用明显,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7.
28.
池养美洲鲥1+龄鱼种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美洲鲥1~+龄鱼种在池塘条件下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以10~#东、10~#西2个池塘开展美洲鲥养殖试验,初始养殖密度分别为15 600尾/hm~2、9 600尾/hm~2;养殖成活率分别为46.65%、42.70%。合并统计分析美洲鲥养殖周期内生长特性,在16.4~30.8℃条件下,经185 d的养殖试验,美洲鲥体长增长48.3%,体质量增加286.8%,体长与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W=0.006 7L~(3.2603(,R~2=0.941 6,呈匀速生长,日均增长量随着养殖天数的增加呈"U"型变化,日均增重量随着养殖天数的增加呈"W"型变化,肥满度变化范围为1.34~1.63,最大值出现在夏季阶段平均水温最高的时段,美洲鲥1~+龄鱼种适宜生长水温范围为16~30℃,最适生长水温为19~24℃。  相似文献   
29.
为了提高2龄刀鱼的养殖成活率,通过在池塘中栽植水草、投放青虾等方法,进行了刀鱼和河蟹生态混养试验。结果显示,经过5个月的饲养,2龄刀鱼平均成活率达到72.4%,最高成活率达81.7%,平均规格为30.8 g/尾。生态混养试验中还收获自繁的刀鱼苗种28 888尾,平均规格为7.62 g/尾,同时收获河蟹1 085.2 kg、青虾165 kg,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30.
河豚的鱼肉鲜嫩味美,带有肉刺的鱼皮,胶质浓厚,食之黏口,味觉美感远胜于鱼翅、海参,因此被誉为“长江三鲜”之首。国内对河纯的育苗和养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由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在东海渔政的支持下成立课题,在上海奉贤基地开展了暗纹东方纯的研究,其后,由黄海水产研究所在胶南基地陆续开展了红鳍、假睛、铅点、黄鳍等多种东方纯类的研究,80年代初,河北、山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地陆续开展了铅点东方鲍、红鳍东方纯、弓斑东方鲍、假睛东方纯、暗纹东方鲍、菊黄东方纯、豹纹东方纯的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