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2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什么是带管理系统的挤奶设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静 《中国奶牛》2008,(11):51-52
在养牛业蒸蒸日上的今天,有很多的新建牛场、搬迁牛场或是改建的牛场,那么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新建挤奶设施,或是改建升级原有挤奶设施。这也是很多客户面临的一个困惑的必选题。困惑之一是因为从事奶业的投资者是新入行的,原先没有养过牛,这大约占了目前25%的比例;困惑之二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挤奶设备的功能已完全不是光能完成挤奶这个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72.
提出了求解汽车多片钢板弹簧刚度的一种新模型及计算方法。基于曲线梁理论,整合出一种全新的适合于汽车多片钢板弹簧刚度分析的的一阶矩阵微分方程,并借助于精细积分法建立了一种高精度的计算方法。文中给出了计算实例,通过与其它几种计算方法的比较,有力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3.
为进一步促进青菜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在上海市的推广应用,从地块选择、播种前准备、播种育苗、移栽、生长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整理等环节,总结了上海市青菜绿色生产关键技术。而为确保青菜绿色生产技术在上海市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还需制定完善青菜绿色生产的规范标准,加大对青菜绿色生产的推广和宣传,以及因地制宜地应用青菜绿色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74.
PBAT与PPC是化学合成型全生物可降解材料,也是目前地膜可降解材料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重点探讨PBAT和PPC材料可降解地膜的实际使用效果。设置PBAT-PPC地膜、PBAT-PPC-BioM地膜、传统PE地膜和露地对照NoFilm处理。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不同地膜处理对地表温度、杂草和豇豆产量的影响,并评估地膜降解性能和最终经济效益。结果表明:PBAT-PPC地膜可有效提高5—7月份地表温度0.9ºC,降低7—8月份地表温度0.2~1.6ºC。PBAT-PPC地膜与PBAT-PPC-BioM地膜均能显著提高了豇豆产量,分别较不覆膜对照处理产量提高37%和22%。PBAT-PPC地膜与PE地膜的杂草产量无显著差异,较露地杂草降低45%。试验期内,可降解地膜降解等级达到4~5,满足后期翻耕回田要求。效益分析表明,尽管可降解地膜成本较高,但增产效果显著,整体收益高于无地膜对照,且无环境风险。综上所述,基于PBAT和PPC的可降解地膜性能优异,在豇豆生产中增效明显,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5.
为解决太仓市农膜残留及回收问题,明确造成当前农膜残留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与定位点采样、问卷调查、关键信息人访谈等手段,对太仓市15个典型覆膜蔬菜区监测点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作物种植前地膜在土壤中的残留总量平均值为9.81 kg/hm2,种植后为9.55 kg/hm2,总体上属于低污染区,太仓市年均地膜残留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通过调研与综合分析发现,地膜在土壤中的残留总量主要受地膜覆盖年限、蔬菜品种、农膜回收方式、作物种植方式以及地膜质量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种植方式和回收方式对农膜残留量的影响大于种植作物类型,是影响农膜残留量最为主要的因素。加强农膜回收可促进绿色可持续农业的健康发展,研究结果可为相关主体部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6.
为了研究昆虫寄生性真菌——棕色绿僵菌(Metarhizium brunneum)在家畜外寄生虫病防控中的应用,试验通过培养棕色绿僵菌获得分生孢子,稀释至浓度为1×104个/mL后统计其萌发率,在棕色绿僵菌分生孢子悬液对草原革蜱幼蜱和成蜱的杀灭作用试验中分别设置1个对照组和5个浓度的试验组,即将草原革蜱幼蜱和成蜱分别放入5个不同浓度的棕色绿僵菌分生孢子悬液及0.5%孢子洗脱液中停留5 s,在25℃条件下每日定时观察幼蜱和成蜱的虫体死亡情况及作用时间。结果表明:棕色绿僵菌培养至第3天时所得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可达到90.40%;对草原革蜱幼蜱杀灭作用明显,用试验所得的最佳作用浓度1×106个/mL作用至第7天时草原革蜱幼蜱的死亡率高达100%,成蜱的死亡率为80.00%。说明昆虫寄生性真菌——棕色绿僵菌可以用于防治家畜外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