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2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全面分析四川省会东县岔河2010~2014年份烤烟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指标,提炼出会东烟叶清甜香型的风格特色以及相应的技术指标,并探讨彰显会东烟叶清甜香型风格特色的生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中国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运营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运营的方向和措施,对现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大型体育场馆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3.
文鸿  陈凡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466-4466,4483
为提升古敢水族乡的旅游价值,对古敢水族旅游景观现状进行解读,结合城市环境五大元素提炼出意象要素,最后对古敢水族文化旅游景观的意象进行塑造,为喀斯特地区的旅游意象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4.
半秋眠和非秋眠紫花苜蓿品种耐涝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来自国外的28个半秋眠和非秋眠紫花苜蓿品种耐涝性能的生物学评价和水淹后不同耐涝品种丙二醛含量比较分析,筛选出5个耐涝性能优良的半秋眠和非秋眠紫花苜蓿品种;钾、钙、锌和硼四种微量元素对改善苜蓿的抗涝能力有明显的作用(p<0.05),合理使用能够显著提高苜蓿的抗涝能力.  相似文献   
85.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标记示踪,研究了葡萄根癌病生防菌葡萄土壤杆菌E26菌株应用到田间后在玫瑰香葡萄(Vitis vinifera cv. Muscat Humbug)根表面和根际土壤中的群体数量变化,比较了E26菌株与葡萄根癌病原菌K308菌株室内人工接种后在玫瑰香葡萄苗茎和根外植体伤口部位的附着情况.在田间自然状况下,E26菌株可以在葡萄根表面和根际土壤中存活定殖.接种5个月后,E26在根表面的平均数量为104cfu/g根(鲜重),在根际土壤中的平均数量为104cfu/g土壤(干重).在室内,E26菌株和K308菌株分别单独接种时均能以相似水平附着在葡萄茎和根的伤口;E26和K308以相同数量同时接种时,附着在葡萄伤口细胞的K308的数量显著低于K308单独接种时所附着在葡萄伤口细胞的数量.扫描电镜显微观察证实E26菌株能够和病菌K308菌株一样附着于葡萄根部伤口处.  相似文献   
86.
【目的】本文研究了烟田冬闲期种植绿肥对土壤的影响。【方法】以冬闲期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布置单种紫云英(Z)、单种黑麦草(H),混播紫云英和黑麦草(HZ)3种处理,在植烟前测定土壤特性,分析绿肥不同种植模式对植烟土壤的影响。【结果】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不同:与H和Z处理相比,HZ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达到29.88和0.96g/kg;与H处理相比,HZ处理的土壤速效钾、速效磷的含量分别提高了9.5%和38.03%,达到209.19和45.20 mg/kg。HZ处理下,土壤中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显著高于H和Z处理(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显著相关(R0.8,P0.01);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微生物碳含量显著相关(R0.78,P0.01);土壤全氮含量与土壤微生物氮含量显著相关(R0.78,P0.01);土壤速效磷含量与土壤微生物磷含量显著相关(R0.78,P0.01)。【结论】综上所述,冬闲期混合种植豆科-禾本科绿肥可以更好的提高植烟土壤的养分,改善土壤微环境。  相似文献   
87.
2021年冬季用电高峰即将到来,按照目前用电形势,歙县供电公司预计2021年冬季与2022年春季用电最大负荷在25.6万kW,同比去年增长10%。为此,歙县供电公司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辛保安董事长在安徽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提前做出针对性部署,狠抓责任落实,强化安全措施,稳步推进输变配老旧设备、重要线路、重点台区的巡视及隐患排查消缺工作,保障歙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全力以赴做好今冬明春安全生产、电力保供和经营业绩提升工作,为歙县人民送上“安全电、放心电、暖心电”。  相似文献   
88.
全国各省区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状况不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投入产出效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财政支农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研究不同地区农发项目的投入产出效率、分析原因并促进支农资金向资金高效利用区转移意义重大。笔者以该视角为研究起点,运用DEA-Tobit 模型实证分析2006—2015 年农发项目投入产出效率的地区差异,并研究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0 年间综合效率不断提高,2015年均值大于0.9,农发项目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受益归宿的效率与公平兼备,并且样本各省区呈现“中部最高、西部次之、东部较低”的效率分布格局;2015 年,纯技术有效地区占样本省份的83.87%,除北京、辽宁、四川、贵州、新疆外其余地区均达到技术有效水平,规模有效地区占样本省份的70.97%,效率较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辽宁、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以及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甘肃、新疆西部省份;人均地方财政支出水平及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影响农发项目投入产出效率的2个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了优化农发项目布局及缩小地区效率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9.
季节性干旱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金沙江下游季节性干旱区紫色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使用PR2/6土壤剖面水分测定仪和翻斗式雨量计对雨季0—1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和降雨量进行连续观测,分析雨季紫色土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结果表明:每月平均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0—20 cm土壤含水率表现为9月 > 8月≈7月 > 6月,在整个雨季呈累加上升趋势。降雨量大小是影响土壤水分补给深度的决定因素。小雨(6.4 mm)只对10 cm土层土壤水分产生影响,平均提高12.35%;中雨(23 mm)对30 cm以上土层土壤水分产生影响,10,20,30 cm分别提高21.16%,17.77%,8.22%;大雨(49 mm)和暴雨(112 mm)均可影响60 cm以上土层土壤水分,49 mm提高7.18%~31.12%,112 mm提高34.12%~49.18%。0—40 cm土壤含水量增加量与降雨量和降雨历时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增加量与前期干旱天数在0.0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3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增加量与3天前期累积降雨量呈显著相关。紫色土超过70%的土壤水分存储在60,100 cm土层中,分别占土壤总储水量的15.82%和58.39%。不同土层土壤储水量对降雨的响应规律不同,雨季初期6月0—30 cm表层土壤储水量变化最大,此时60—100 cm深层土壤储水量较为稳定,而7—9月深层土壤储水量变化幅度大于表层土壤。  相似文献   
90.
土壤水分是季节性干旱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子,研究紫色土坡耕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有助于解决坡耕地的生态水文型干旱问题。以金沙江下游季节性干旱区紫色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使用PR2/6土壤剖面水分测定仪在雨季对5°、10°、15°、20°、25°、30°坡面10、20、30、40、60、100 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量进行连续监测,分析紫色土剖面含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坡耕地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可分为四个阶段:6月初至6月底为土壤水分恢复期,7月初至8月中旬为土壤水分快速补充期,8月中旬至8月底为土壤水分消耗期,9月初至9月底为土壤水分回升期。土体剖面含水量自上而下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各层含水量都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和相关性。6个监测点最大含水量均出现在100 cm处,为19.67% ~ 33.82%,最小含水量大多出现在20 cm处,为3.07% ~ 11.71%。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自上而下逐渐降低,10 cm处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最大,为8.67% ~ 56.28%,100 cm处最小,为0.68% ~ 14.76%;土壤含水量随着坡度的增加总体上呈减小趋势,在0 ~ 60 cm土层,10°监测点的土壤含水量最高,为12.20% ~ 20.40%,在0 ~ 100 cm土层,25°监测点的土壤含水量较低,为4.28% ~ 19.22%。降雨和坡度对土壤含水量均有显著影响,二者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研究结果对紫色土坡面水资源高效利用及提高农业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