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18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浓缩鱼蛋白的食用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浓缩鱼蛋白(FPC)进行动物致突变试验、急性毒性试验、以及卫生指标鉴定,分析评价了其食用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浓缩鱼蛋白是一种无毒、无致突变性、安全卫生的健康食品。  相似文献   
12.
罗非鱼、南美白对虾体内药残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养殖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为实验对象,就其体内土霉素等多种渔药残留及分布状况进行研究, 比较不同规格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体内渔药残留差异,分析渔药在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不同部位的残留状况。结果表明在罗非鱼体内已烯雌酚、呋喃唑酮、氯霉素3种渔药未见检出,南美白对虾体内已烯雌酚、呋喃唑酮、氯霉素、(口恶)喹酸和喹乙醇5种渔药均未见检出,而土霉素等常规用药在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体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渔药残留量因其规格大小及部位而异,趋势为大规格样品渔药残留量相对较高,在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体内的增长情况与其体重具有负相关性;罗非鱼内脏渔药残留量明显高于肌肉组织,虾头为虾渔药残留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3.
自动定氮仪测定水产品中的挥发性盐基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动定氮仪测定法研究了罗非鱼(Tilapia niloticus)、蓝圆鲹(Decapterusmaruadsi)、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近江牡蛎(Crassostrear ivularis)4种水产样品处理的高氯酸溶液浓度和浸提时间及其蒸馏前样液放置时间对挥发性盐基氮(TVBN)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6mol·L-1高氯酸溶液均质样品2min后测定4种水产品中TVBN,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8.42%~100.1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40%以下。其测定结果与GB/T5009.44蒸馏法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养殖环境下孔雀石绿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 svannamei)体内的残留和消除规律。试验对虾刚0.20mg·L^-1。的孔雀石绿溶液药浴2h后转移至室内或室外水泥池中用盐度为28的海水养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对虾头部和肌肉中的有色孔雀石绿(MG)及其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LMG)的残留量。结果表明,药浴2h时对虾体内孔雀石绿的残留量达到峰值,转入清水养殖168h,2种环境养殖对虾体内的孔雀石绿残留量均降低至检测限以下,孔雀石绿在对虾体内的消除速率是室外环境养殖的快于室内环境养殖,对虾头部快于肌肉组织,且MG的消除快于LMG。  相似文献   
15.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会导致营养价值降低,引起动物疾病,并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类健康,应当建立相应的体系对其监控.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荧光检测法(FLD)、近红外光谱法(NIR)、薄层色谱法(TLC)、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HPLC-MS/MS)等.综述了霉菌毒素常见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琼脂(Agar),又称琼胶、冻粉,是由某些红藻类植物提取出来的一种极有经济价值的多糖,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可广泛地应用于食品、轻工以及医疗科研等方面。目前,我国的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区,主要利用江蓠提取琼脂。生产江蓠琼脂的方法有常温浓碱法、中温中碱法和高温稀碱法。一般来说,采用碱处理温度80C以上和碱浓度10%以下的方法,称为高温稀碱法,该方法的优点是产品的色泽好,缺点是产率低。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在碱处理中添加化学添加剂,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沉积物中孔雀石绿、结品紫及其隐色代谢物的分析方法.泥样经乙腈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提取后,经旋转蒸发仪蒸干,乙腈和5 mmol乙酸铵混合液溶解后,以含0.1%甲酸的乙腈和乙酸铵作为流动相,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对各种物质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在1、2、4μg/k...  相似文献   
18.
马氏珍珠贝肉营养液的研制及营养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酶技术,利用珍珠养殖场开珠后的废弃物--马氏珍珠贝肉,研制珍珠贝肉营养液。结果显示,采用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和风味酶Flavouryzme联合水解马氏珍珠贝肉的效果最好,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了酶法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温度50℃,时间5h,pH6.5,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和Flavouryzme的添加量分别为0.6%和0.25%。对营养液的营养价值进行分析评价,营养液中蛋白质达到73.6mg/mL,  相似文献   
19.
臭氧冰对凡纳滨对虾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就采用高浓度臭氧冰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eaus vannamei)保鲜效果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臭氧含量为5mg·kg^-1的臭氧冰时,具有显著的杀菌和抑菌作用,菌落总数减少91%,并降低了挥发性盐基氮的产生,可延长产品的保鲜期3~5d。臭氧冰具有杀菌力强,保鲜效果好,使用方便、快捷、环保,解决了臭氧不能保存和运输等技术问题,该研究解决长期以来依赖臭氧设备随产随用的被动结局,扩大了臭氧的应用范围,为水产品保藏提供一种新的保鲜方式。  相似文献   
20.
使用质量浓度为1mg·L^-1的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以混饲的方式对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幼苗给药,研究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在凡纳滨对虾苗体内的代谢和消除规律,对药物的残留时间和残留量等进行风险评估。呋喃西林在凡纳滨对虾幼苗体内的消除速率常数(ke)为0.041h^-1,消除半衰期(t1/2ke)为17.091h,其代谢物氨基脲(SEM)在50d后未检出;呋喃唑酮的ke为0.045h^-1,t1/2ke为15.258h,其代谢物3-氨基-2-恶唑烷基酮(AOZ)在20d内已低于方法检测限。结果表明,在凡纳滨对虾培苗期,以此试验方式使用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不会导致其在成虾体内的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