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甘蔗褪绿线条病有甘蔗波条病、枯条病和条斑病等之称,被认为可能是病毒所致,但迄今未曾确证.我们的研究表明:该病不由病叶汁液传播,甘蔗黄蚜(Aphis sacchari)、甘蔗粉蚧(Saccharicoccus sac-  相似文献   
22.
为建立一个高效、实用的农业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农业科技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我们采用桌面数据库系统--Microsoft Access编写出"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管理数据库系统".现将该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内容与使用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3.
1984—1985年福建蔗区的调查表明:甘蔗花叶病在大面积的拨地拉及南安果蔗上严重发生。当家品种F134上发病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和田块差异,在闽糖70/611、闽选703、仙糖79/83、仙糖73/35、M46/202、Di52、F160和Co1013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病.  相似文献   
24.
外生菌根(Mycorrhizas)真菌是森林生态中不可缺的成份,其在森林生态中担当着物质流转的重要角色,松科、壳斗科等多数树种在外生菌根缺失的环境下几乎无法成林。外生菌根对人类的益处不仅仅其在森林生态中的重要地位,还因为其贡献给人类绿色而又保健的子实体。因此识别菌根是人类了解和掌握外生菌根菌生长规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5.
目前,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配合饲料对鱼粉的依赖性大,而鱼粉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其饲料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其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降低饲料成本,本研究以鱼粉、鸡肉粉和猪肉粉为饲料动物蛋白源,制作7种配合饲料(D1~D7),其鱼粉/鸡肉粉/猪肉粉的添加百分比分别为45.0/22.6/0、37.1/22.6/8.0、28.8/22.6/16.0、45.0/14.5/8.0、45.0/5.3/16.0、41.6/18.0/8.0和37.0/13.8/16.0。采用上述饲料投喂大口黑鲈幼鱼(初始体重约为55 g) 60 d,评估饲料动物蛋白源组合对鱼生长性能、组织生化指标、肌肉质构特性以及肝脏蛋白质代谢和肠道炎性因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于其他饲料投喂组,D3组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D3组全鱼粗蛋白质显著高于D5组,其粗脂肪水平显著低于D4和D6组(P<0.05)。在组织生理生化指标方面,D3组鱼血清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D1和D4组(P<0.05),而其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D5组(P<0.05);D3组鱼肝脏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D7组(P<0.05)。在肌肉品质方面,D3组肌肉硬度和胶着性以及咀嚼性分别显著低于D4组和D6组(P<0.05)。此外,D3组肠抗炎基因il-10,肝脏蛋白质合成基因tor、s6k1、akt、pi3k mRNA表达水平上调,显著高于D7组(P<0.05);而肠促炎因子il-1β、il-6和肝脏翻译抑制因子4ebp-1 mRNA表达水平下调,显著低于D1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8.8%鱼粉、16.0%猪肉粉和22.6%鸡肉粉对大口黑鲈的促生长效果最优,且有利于提高肝脏蛋白质合成,维护肠道健康。研究结果可为降低大口黑鲈配合饲料对鱼粉的依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6.
为了初步探讨绵羊痒螨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PoMIF)对健康新西兰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Th2和Th17/Treg细胞平衡的变化。采用RT-PCR从绵羊痒螨总RNA中扩增得到MIF全长基因,经原核表达、纯化重组PoMIF(rPoMIF)蛋白,并分析其氧化还原酶和互变异构酶活性。筛选与健康新西兰兔PBMC孵育的最佳rPoMIF浓度,且用最佳浓度rPoMIF(0.2 μg·mL-1)与PBMC共同孵育0、1、6、12、24、36 h后收集细胞,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Th1/Th2/Th17/Treg细胞相对应的特征性转录因子T-bet/GATA-3/RORc/Foxp3和特征性细胞因子IFN-γ/IL-4/IL-17A/IL-10 mRNA表达变化。结果表明:PoMIF全长363 bp,rPoMIF大小为32 ku(含pET32a标签蛋白19 ku),且具有互变异构酶活性;rPoMIF刺激后PBMC中Th1细胞的T-betIFN-γ先下降后上升,Th2细胞的GATA-3和IL-4均呈下降趋势,且T-bet/GATA-3和IFN-γ/IL-4比值在12、24和36 h均升高;Th17细胞的RORc和IL-17A在各时间点下降,而Treg细胞的Foxp3和IL-10在各时间点升高,且RORc/Foxp3和IL-17A/IL-10比值在各时间点均变低。rPoMIF可造成家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Th1/Th2和Th17/Treg平衡分别向Th1和Treg偏移。  相似文献   
27.
本文针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需求,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及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完善考核制度等方面对《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28.
为初步了解四川省绵阳市规模化养兔场的寄生虫感染情况,以便制定高效的防控策略,2019年5月应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循序水洗沉淀法,选取某大型规模化养兔场,随机采集111份肉兔新鲜粪便样品进行寄生虫检测,并进一步用麦克马斯特法对检测为阳性的粪便进行虫卵计数。寄生虫检测结果显示:111份兔粪便样品中,54份为阳性,平均阳性率为48.65%;共检出球虫和线虫两大类胃肠道寄生虫,其中球虫阳性率为47.75%,线虫为1.80%,混合阳性率为0.9%;小于3月龄兔的寄生虫阳性率(95.45%)高于3~6月龄兔(48.89%)和6月龄以上兔阳性率(25.00%),差异显著(P<0.05);公兔的寄生虫阳性率为44.00%,母兔为33.33%,经卡方检验,得到卡方值为0.956,自由度为1,说明兔场寄生虫阳性率与宿主性别不相关。虫卵计数结果显示:54份阳性粪便样品中,球虫每克粪便卵囊数(OPG)最高为98600,平均值为15760;线虫每克粪便虫卵数(EPG)最高为1000,平均值为800;小于3月龄患兔大多为重度感染,而大于3月龄患兔多数为低强度感染。结果表明,绵阳市兔场球虫感染率较高,以球虫感染为主,且感染与兔月龄密切相关其中幼龄兔感染最为严重,由此建议兔场重视幼龄兔的饲养管理并提前驱虫。  相似文献   
29.
 龙眼炭疽病是我市龙眼(Euphoria longana)苗木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病原菌主要为害龙眼幼苗的叶片,初期形成正面暗褐色,背面灰绿色的圆形斑点.斑点扩大后,形成圈以红褐色边缘的灰白色病斑,病斑上不规则分布着小黑点。  相似文献   
30.
甘蔗花叶病毒株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品种CP31/294、CP3 1/588和 Co281,甜高粱品种 Rio 和 Atlas 为鉴别寄主,测定出福建、广西主要蔗区甘蔗花叶病的10个供鉴病毒分离物中,有8个与 Abbott 鉴别系统描述的 SCMV-A 株系一致;1个与 SCMV-D 株系一致;1个与已知的14个株系都不相同,表现弱毒性,可能是新株系。应用辅助鉴别寄主甘蔗品种 F134,在鉴定为 SCMV-A 株系的8个分离物中,区分出一个新的分离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