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梭子蟹乳化病的间接ELISA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梭子蟹乳化病的病原菌-溶藻弧菌为抗原,制成免疫血清;利用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羊抗兔血清(HRP-IgG)为酶标二抗、建立了检测溶藻弧菌的间接ELISA快速诊断法。结果表明,应用间接ELISA技术检测溶藻弧菌有较高的灵敏度,最低的检测量为104cfu/mL。同时交叉反应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人工感染试验48 h后,就能在血淋巴和鳃中检测到溶藻弧菌。应用建立的间接ELISA法进行现场检测,表观有病蟹的阳性检出率为90%,表观健康蟹的阳性检出率为20%,养殖海水中没有阳性检出。  相似文献   
12.
三疣梭子蟹患"乳化病"后几种保护酶活力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寅儿  王国良  金珊  李政 《水产科学》2006,25(9):448-451
以酶活力试剂盒测定法研究三疣梭子蟹患“乳化病”后主要病变组织中保护酶系统的病理变化。以患病三疣梭子蟹的肝胰腺、鳃、心肌及步足肌组织为材料,研究4种组织中淀粉酶(AMS)、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溶菌酶(Lysozyme)、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谷草转氨酶(AST/GOT)和谷丙转氨酶(ALT/GPT)8种酶活力及丙二醛(MDA)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病变后梭子蟹4种组织中9种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表明酶活力指标可以作为乳化病病理分析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梭子蟹养殖中的一种新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000年9月底以及2001年10月中下旬,在宁波、台州、舟山等地区发生了一种会导致梭子蟹肌肉腐化的暴发性蟹病,引起养殖蟹的大规模死亡。该病具有感染迅速、流行面广、死亡率高等特点,发病高峰期集中在9-11月的育肥时期。在发病严重的地区,部分海塘养殖蟹成活率极低,且新建海塘死亡率普遍偏高,甚至高于50%,损失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4.
应用浓度为108CFU/ml的0.4%甲醛灭活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ea,经超声波破碎后对乌鳢进行腹腔注射,剂量为0.5 ml/尾,对照组同法等量注射灭菌生理盐水。分别于实验第0、3、6、9、12、15、18、21天抽取乌鳢血液,测定其血细胞数、血清总蛋白含量及血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活性。结果显示,注射灭活鱼师鱼诺卡氏菌后,乌鳢血细胞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实验第12天时注射组血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蛋白含量在实验第9天后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等活性在实验时间内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灭活菌苗的刺激能引起乌醴血细胞的增殖以及血清中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变化,从而提高机体自身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对分离自患乳化病梭子蟹的致病菌溶藻弧菌进行中草药与化学药剂联用的体外联合药敏实验。选择五倍子、地榆、石榴皮以及复方新诺敏、磺胺+TMP、庆大霉素作为联合用药药物,结果发现联合用药时各药物的MIC值比单独使用时有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五倍子和庆大霉素的协同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应用浓度为106 cfu/mL的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ea)菌悬液腹腔注射乌鳢,人工感染诺卡氏菌病.在感染后3 d、6 d、9 d、12 d、18 d和24 d时抽取乌鳢血液,检测乌鳢的血细胞数、血细胞脆性、溶菌酶、血清总蛋白、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和尿素氮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感染鰤鱼诺卡氏菌后乌鳢血细胞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血细胞脆性在各实验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碱性磷酸酶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血清溶菌酶、血清总蛋白和血清尿素氮等均呈先降低后增高再降低的趋势,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显著增加.说明鰤鱼诺卡氏菌感染会引起乌鳢血液指标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浓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例,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浓度梯度的致病菌在特定波长的吸收峰值(OD值),发现两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OD值来表示水产养殖常见致病菌的菌量,以简化致病菌菌量的测定方法和操作时的工作量,并有利于药敏试验的简化。  相似文献   
18.
将扩增得到的三疣梭子蟹LGBP基因开放阅读框与表达载体pET-22b(+)连接,转化E.coil BL21(DE3)plysE后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检测,发现诱导组比空载体和未诱导组多出一条分子量约为41 ku的表达产物,与预测的重组蛋白分子量大小基本一致。重组质粒在不同IPTG浓度和不同温度条件下诱导表达产物的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低浓度0.4 mmol/L IPTG和30 ℃诱导能有效减少菌体蛋白的本底表达。用纯化的重组蛋白连续免疫小鼠,4周后得到抗血清,经Western-blotting检测,其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微生物结合实验表明,重组表达的pET-LGBP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其与丹麦啤酒酵母、巨大芽孢杆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大肠杆菌等均有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梭子蟹乳化病的病原菌-溶藻弧菌为抗原,制成免疫血清;利用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羊抗兔血清(HRP-IgG)为酶标二抗、建立了检测溶藻弧菌的间接ELISA快速诊断法。结果表明,应用间接ELISA技术检测溶藻弧菌有较高的灵敏度,最低的检测量为104cfu/mL。同时交叉反应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人工感染试验48 h后,就能在血淋巴和鳃中检测到溶藻弧菌。应用建立的间接ELISA法进行现场检测,表观有病蟹的阳性检出率为90%,表观健康蟹的阳性检出率为20%,养殖海水中没有阳性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