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hypulina)又称拱拱虫、量寸虫,属鳞翅目尺蠖蛾科。该虫是杂食性害虫,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大豆、豇豆、芝麻、向日葵、菊花和杂草等。以幼虫取食叶片为害。  相似文献   
72.
水稻旱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小红 《农技服务》2010,27(7):831-831,839
从旱育秧苗规范、种子处理、播种与盖膜及苗床管理几个方面介绍了水稻旱育秧技术,以期为该项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发现较晚而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本病是由胸膜炎放线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接触性传染病,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当前危害集约化猪场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74.
短期犁林(竹)-草复合植被还林初期土壤碳氮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退耕地短期型光皮桦-扁穗牛鞭草和苦竹-扁穗牛鞭草复合植被还林初期(1~7年)不同年份土壤表层(0~20 cm)和下层(20~40 cm)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和全氮(Soil total nitrogen,TSN)含量进行了定位研究,探讨了退耕还林初期SOC和氮变化规律。研究表明:SOC和STN随恢复时间的延长呈先下降后增加趋势,光皮桦-扁穗牛鞭草和苦竹-扁穗牛鞭草表层SOC和STN分别在第6年和第4年时开始恢复,下层土均在第5年时开始回升;还林后各年之间C/N变化不大,只是在第2,3年有所升高,表现为土壤氮素有一定缺乏;还林7年后,苦竹-扁穗牛鞭草的SOC和C/N均高于光皮桦-扁穗牛鞭草,但其土壤氮素改善状况不甚明显。还林7年后土壤碳氮含量虽尚未恢复到农耕地水平,但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土壤碳氮素水平正在逐渐恢复,初步显示了实行退耕还林工程后土壤SOC和氮的固存效应。  相似文献   
75.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生长的巨桉对紫花苜蓿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为了了解紫花苜蓿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生长的巨桉化感作用的响应,采用生物检测法研究了生长在不同水分[75%,55%,40%和30%田间持水量(FC)]条件下的巨桉幼树叶片水浸液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生长的巨桉均对紫花苜蓿表现出明显的化感作用。巨桉叶片水浸液显著降低了紫花苜蓿的发芽指数,且随着巨桉生长土壤水分的减少,降低作用增强。生长在较差水分(40%和30%FC)条件下的巨桉,其高浓度叶片水浸液显著抑制紫花苜蓿幼苗生长,但其低浓度叶片水浸液促进种子发芽;而生长在较好水分(75%和55%FC)条件下的巨桉,其低浓度叶片水浸液促进紫花苜蓿幼苗生长,高浓度叶片水浸液提高了种子发芽率。高浓度巨桉叶片水浸液降低了紫花苜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另外,紫花苜蓿对巨桉叶片水浸液处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性。紫花苜蓿对巨桉化感作用的这些响应特征表明紫花苜蓿可以作为巨桉林下植被优选物种。  相似文献   
76.
为研究高取代度羧甲基茯苓多糖(CMP)及其注射剂的制备工艺条件,以中药茯苓粉为原料,正交试验优化其羧甲基反应的工艺条件,并对所制备的多糖注射剂进行性能鉴定和药理学试验。结果表明:所获得的羧甲基茯苓多糖取代度高、纯度高,具有羧甲基反应特征,最优反应工艺条件为氯乙酸:氢氧化钠=1.15: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3 h,此最优组合下羧甲基取代度(DS)值为1.21。所制备的多糖注射剂性状稳定、无毒、无热原性和无刺激性,安全可靠。羧甲基茯苓多糖具有直接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理作用。高取代度羧甲基茯苓多糖及其注射剂的研制可为丰富茯苓多糖的产品类型、拓宽应用范围及市场投入提供前期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7.
为探究不同填料生物膜对海水养殖尾水氮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分别以无填料(C)、牡蛎壳(M)、珊瑚石(S)、弹性填料(T)和悬浮球填料(F)构建5组生物滤池,比较填料生物膜成熟时间、成膜情况及对不同氮污染物的24 h去除能力,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挂膜期间(20、40、60 d)填料生物膜上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填料生物膜成熟时间需要46~50 d,珊瑚石所需时间最短(46 d);扫描电镜显示,弹性填料和悬浮球填料附着生物量最多,以杆状细菌为主;对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24 h去除率最高的填料分别是悬浮球填料(68.66%±6.27%)、珊瑚石(99.99%±0.00%)和悬浮球填料(6.73%±3.41%);高通量测序显示,随着挂膜时间延长,弹性填料生物膜上的细菌丰度显著增加,牡蛎壳和珊瑚石生物膜上的细菌多样性显著下降(P<0.05);在门分类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不同填料生物膜的主要优势菌群,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硝化刺菌门(Nitrospinae)的相对丰度随挂膜时间延长不断...  相似文献   
78.
广元市退耕还林区林下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对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作用下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同、各物种的重要值也不一样(表2、3);各群落物种数及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表4);人工植被恢复有利于群落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在退耕还林中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和营造混交林可使林分形成良好的乔、灌、草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79.
为了从海水养殖环境中发掘高效硫氧化菌资源,从福建湄洲湾近海养殖区沉积物中分离得到一株硫氧化细菌B2-1,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pH、温度、Mg2+、NH4+)下菌株氧化硫代硫酸盐的能力.结果显示,菌株B2-1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带鞭毛,菌株B2...  相似文献   
80.
综述交互作用研究进展及其在林木营养中的表现,介绍林木营养元素交互作用的研究内容及其机理,并展望了交互作用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