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随着政策导向和资源配置的倾斜,农机化综合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农业耕作制度的革新。加速了农业的产业化步伐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农业机械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2012年2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在三门核电站周边海域(121°30'~122°0'E、29°0'~29°20'N)26个站点进行浮游植物、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调查。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均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三门湾核电站附近海域共有浮游植物4门51属114种,季节变化为夏季(79种)春季(62种)冬季(42种)秋季(36种),种类数空间上从湾内向湾外有增加的趋势。叶绿素a平均含量为3.74μg·L-1,季节表现为春季(6.53μg·L-1)夏季(4.87μg·L-1)秋季(2.04μg·L-1)冬季(1.52μg·L-1),空间上有从湾内向湾外逐渐降低的趋势。初级生产力均值为1.17μg C·(μg Chla)-1·h-1,季节变化为夏季[2.49μg C·(μg Chla)-1·h-1]秋季[0.77μg C·(μg Chla)-1·h-1]春季[0.23μg C·(μg Chla)-1·h-1],空间上与叶绿素a的趋势相同,从湾内向湾外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3.
24.
香鱼肉质细嫩,并有特殊的香味。我国以浙江雁荡所产香鱼最为著名。香鱼一般制成干品食用或贮藏。香鱼干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其制作方法很是讲究,现将流传于雁荡地区的香鱼焙制方法介绍如下。一、焙制工具及材料①直径约60厘米的普通铁锅。②长70厘米、宽50厘米的铁丝架,两侧各有一个把手。③木炭,要求已烧透,燃烧时不会冒烟,也不能用松、樟等气味浓的木炭。④早稻稻秆,稻秆灰,谷壳。⑤毛巾、毛边纸或报纸。二、焙制工序香鱼干要经过四次焙制,历时约一星期才完成,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木炭烧红放在铁锅中。稻草在水中浸数小…  相似文献   
25.
我国香鱼的研究概况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香鱼的研究和工作概况1.资源概况香鱼是沿岸小型过河口的洄游性鱼类。凡产香鱼的江河溪流都具有如下条件:①与海相通,香鱼在潮水所至的咸淡水交汇处产卵后,仔鱼可顺流冲到海湾中越冬生长;②底质必须为石砾底、水色清澈、水流湍急、水温相对偏低,这些地方是香鱼刮食肥育和生长的良好场所(曹克驹,李明云,1983)。中国大陆曾盛产香鱼的河流主要有辽宁的鸭绿江、大洋河、英那河、碧流河,秦皇岛的石河,青岛的白沙河,浙江南北雁山水系及福建的尤溪等,现资源大多衰竭,产量很少(唐作鹏,1997)。香鱼在我国台湾省分…  相似文献   
26.
测定了印楝素、吡虫啉、赛丹、天王星和敌敌畏5种杀虫剂对圆果大赤螨的毒力,及其对茶假眼小绿叶蝉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印楝素和吡虫啉对圆果大赤螨的毒性和捕食功能影响较小,其它3种农药影响较大;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圆果大赤螨功能反应模型的基本结构没有改变,但影响到了模型的各项参数,药剂处理后圆果大赤螨最大日捕食量降低,处理猎物的时间延长,捕食速率和寻找效应减弱,说明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天敌圆果大赤螨的捕食作用存在着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7.
正织纹螺(Nassarius),俗称麦螺、白螺、海丝螺、海蛳螺、割香螺、甲锥螺,是织纹螺科所有种类的统称,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蛾螺总科[1-2],喜欢生活在柔软的底质上,适应能力很强,遍布于世界各海区。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共有织纹螺286种[3]。织纹螺味道鲜美,是包括我国在  相似文献   
28.
铜藻Sargassum horneri(Turner) C. Agardh是浙江沿海常见的大型海藻之一,对海洋生态系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南麂列岛海域的大量铜藻藻场退化消失。因此探讨其退化机制,是维持沿海生态平衡和恢复藻场的重要理论基础。本研究对比研究了不同光强(低光,LL: 40~50 μmol·m-2·s-1;高光,HL: 100~110 μmol·m-2·s-1)、不同CO2浓度(低CO2浓度,LC: 076 μg·L-1;高CO2浓度,HC: 196 μg·L-1),对铜藻生长状况的影响,以期了解铜藻对环境胁迫的适应。结果表明: 1)高光条件下,铜藻的相对生长速率(RGR)为180%·d-1,是低光条件下(RGR=085%·d-1)的21倍;2)高CO2浓度能促进铜藻的生长,HC的RGR(289%·d-1)是LC(249%·d-1)的116倍;3)HL和HC培养的藻体,其株高和叶片数分别优于LL和LC的,但LL和LC的Chla含量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29.
徐海  陈少波  张素霞  仇建标  黄晓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496-1497,1504
简要总结红树林土壤的命名及特点,分析了红树林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概括了红树林土壤特征,并且展望其研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0.
总结了海水鱼类能量收支的研究现状,包括海水鱼类能量收支研究的方法(开放式和封闭式),以及盐度、温度、体重、日粮水平和饵料种类等不同因子对海水鱼类能量收支的影响,并对海水鱼类能量收支的研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