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4篇
  14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求一类方程重根的广义Newton迭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方程f(x)=0有λ重根,其中λ为任意正实数,函数f(x)可能不可导,给出了求这一类方程的λ重根的一个广义Newton迭代法,并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收敛阶为2.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明加气灌溉滴头埋深和加气灌水频率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实际生产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温室小区对照试验,设置滴头埋深水平(10,15,20cm)和加气灌水频率(3d1次、6d1次),均以对应的不加气灌溉为对照,共组成12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加气灌溉可以提高番茄的生长量、产量及品质,使番茄株高增加36.54%,茎粗增加6.81%,产量增加44.96%,有机酸含量增加2.5%,Vc含量增加11.9%,硬度增加4.3%,糖酸比降低5.4%。6d1次加气灌溉番茄株高、茎粗、产量均大于3d1次加气灌溉处理;其中,番茄株高增加32.76%,茎粗增加5.87%,产量增加13.76%,有机酸含量增加9.8%,Vc含量增加11.7%,硬度增加3%,糖酸比降低12.8%。在灌水频率相同的情况下,滴头埋深对番茄生长的影响不大,但相对而言,15cm的滴头埋深更有利于提高作物的生长量、产量和品质。【结论】番茄全生育期单株总灌水量为18.28L的条件下,加气灌溉对植株生长量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明显优于不加气处理;灌水频率为6d1次且滴头埋深为15cm的处理,最有利于番茄生长量的增加、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63.
不同灌水方式下番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耗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东圣一号番茄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内进行了无压灌、滴灌和沟灌的灌溉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方式对作物根区土壤水分含量、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耗水量的影响,得出了相应的变化规律;同时,以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LAI-叶面积指数和根干重为产量构成因素,通过通径分析方法,计算它们与产量之间的直接通径系数和间接通径系数.结果表明: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无压灌>滴灌>沟灌的趋势,无压灌和滴灌的水分利用效率与沟灌相比较分别提高了126.1%和63.4%;不同灌水方式下耗水强度在开花结果期与结果盛期比较大,苗期与结果末期比较小;产量与茎粗、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之间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在不同的灌水方式下均可以采用茎粗和根干重作为评价番茄高产的单项指标.  相似文献   
64.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衡量水的利用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获得咸阳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利用首尾测算法来对咸阳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了测算分析,即通过作物典型田块的每公顷平均净灌溉定额和典型田块的田块面积加权平均,确定片区的作物净灌溉定额,再利用整个灌区作物种植面积和净灌溉定额,确定灌区的年净灌溉用水量。分析了2016年咸阳市40个样点灌区的基本数据,计算出各类型灌区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计算表明:咸阳市大型灌区、中型灌区、小型灌区、井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0.577 7、0.565 0、0.599 0、0.761 3,咸阳市的综合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77 0。结果表明:咸阳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有很大的提升潜力。提出了测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计算成果为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5.
无压灌溉日光温室番茄高产指标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该文以Φ20 cm蒸发皿蒸发量作为灌溉水量计算标准,研究了不同作物—皿系数(Kcp)时的无压灌溉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和形态指标,并以番茄生育期结束时的茎粗、茎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和根系干质量为单项指标,通过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它们与产量之间的直接和间接通径系数。结果表明,Kcp 为1.0~1.2时的灌溉水量能显著提高番茄产量,而Kcp 为0.2~1.0时的灌溉水量对番茄产量影响较小。灌溉水量的不同对番茄茎粗影响较大,而对番茄茎高影响较小。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和根系干质量与产量之间均呈极显著关系,且茎粗和根系干质量可作为评价番茄高产的单项指标,而地上部鲜质量与地上部干质量则通过与其他指标的相互影响间接作用于产量。通过对相对高产指标根冠比的分析表明,无压灌溉灌水量的大小影响根系在不同深度土层的分配比例和总的根系发育,且根冠比维持在某一范围时将获得高产。研究结果对培育具有高产形态指标的番茄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调亏灌溉对温室小型西瓜水分利用效率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郑健  蔡焕杰  陈新明  王健 《核农学报》2009,23(1):159-164
以小型西瓜为试材,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E601型蒸发器蒸发量值控制灌溉水量,在西瓜的不同生育阶段设置3个调亏水平。研究表明: 在整个生育阶段,土壤含水率呈下降趋势,在果实膨大期低水分处理对植株的生长发育构成了严重的水分胁迫;不同生育阶段调亏处理,光合日变化及单叶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趋势相同,低水分处理使气孔阻力增大, CO2扩散受阻,光合速率最低,但单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苗期采用低水分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根系的生长,减少了植物的营养生长,有利于开花坐果期复水后植株的加速生长,而在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采用低水分处理不利于其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果实膨大期采用低水量的2个处理(0.5Ep)比对照处理(1.0Ep)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9.68%和17.79%,但产量仅分别为对照的76.72%和72.43%。说明调亏灌溉能够调整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减少作物生长冗余,调节光合产物在根冠间的分配,同时有利于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7.
根区局部控水无压地下灌溉技术在温室大棚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探明根区局部控水无压地下灌溉技术参数和指标,通过在蔬菜大棚中种植黄瓜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在不同供水压力条件下的孔口出水规律和根区局部湿润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无压灌溉的灌溉水量转换为土壤水主要集中在出水孔周围20 cm范围内,能够满足黄瓜的需水要求;该灌溉技术并不降低作物产量,与滴灌相比可实现节水25%以上。具有节能、节水、优质的综合效应,为蔬菜大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
污水灌溉对土壤、作物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日光温室内的污水滴灌试验,分析了污水灌溉后重金属Hg、As在土壤中的集聚分布规律和污水灌溉对番茄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在番茄果实中的残留状况。结果表明,污水灌溉后重金属Hg、As在不同土层集聚差异较大,Hg、As在根区10~30 cm土层出现了富集现象,且二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土壤受灌溉外源污染影响较大;污水灌溉对番茄的果实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与清水处理相比番茄的产量减少7.68%,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提高了46.2%、VC含量增加76.76%,酸度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基本持平,蛋白质降低了55.84%;番茄果实检测表明,与清水处理相比,Hg的残留量增加了28%,As增加了112%,但含量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69.
无压根区地下灌溉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局部控水灌溉——无压根区地下灌溉技术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其边界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方程。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内机理试验,研究分析了无压灌溉不同孔径孔口出水规律和根区局部湿润状况。试验结果表明:无压孔口出水规律与孔口孔径、地温和土壤含水率等因素有关;出水孔口孔径和初时土壤含水率对湿润锋推进速度影响较大,孔径和初始土壤含水率越大,湿润锋推进速度越快;适宜的出水孔径条件下,沿管道长度方向出水均匀,5~35 cm土壤含水率变化无明显差异。试验证明输水管埋深为20 cm时,出水孔径为3×Φ4 mm的出水量能够满足根系分布在这一深度范围内的蔬菜作物需水要求。  相似文献   
70.
发行后搁浅达半年之久的隆平高科,尽管姗姗来迟.还是成为本周证券市场的亮点。隆平高科连续数天良好的涨势以及40多元的高价.使隆平高科名称的授权使用人袁隆平再度陷入舆论的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