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陈梦 《新疆林业》2005,(6):24-28
1新疆林业生态建设应把握的原则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是森林生态系统管理追求的目标,因此,必须着眼于保持和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可持续性,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2.
拮抗菌株xj063-1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室内防效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菌株xj063-1的最优发酵条件,以菌体生物量和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方法对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将优化的发酵液在离体枣果上进行防效测定。结果表明,当装液量为50 m L时,拮抗菌株生物量OD600为1.987,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67.1%;接种量为装液量体积的4%时,生物量OD600为1.573,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59.7%;初始p H 7.0时,其OD600为1.905,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65.6%;温度在30℃、转速180 r/min时,OD600分别为1.969和1.982,对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2.2%和61.2%。拮抗菌株优化后的发酵液通过预防法处理后的枣果的病斑面积为4 mm2,对照发病面积为121 mm2,抑制率为96.7%;通过治疗法处理后的枣果的病斑面积为12.25 mm2,抑制率为89.9%,表明菌株xj063-1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53.
本文根据陕西省部分地区的232份有效家庭农场主调查问卷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研究该地区家庭农场信贷需求特征以及影响家庭农场信贷可获得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场主文化程度、农场主亲戚朋友中是否有政府工作人员、农场主是否为家庭农场所在村村民、家庭农场产品销路稳定程度、家庭农场年平均纯利润、农场主对家庭农场相关信贷政策的了解程度等对家庭农场信贷可获得性具有正向影响,家庭农场产品价格波动程度对家庭农场信贷可获得性有负向影响。鉴于此,提出提高农场主对信贷政策的认知程度、积极推动金融服务创新、完善家庭农场相关信贷政策、推动形成农场间相互担保的信贷模式等建议,以期提高家庭农场信贷可获得性,促进家庭农场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54.
为了探讨药用植物米槁与枫香混合种植对土壤化学性质及土壤酶活性造成的影响,以枫香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米槁果皮、叶片制备浸提液浇灌幼苗土壤,蒸馏水浇灌作对照,分析不同浓度水浸提液对枫香幼苗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果皮浸提液处理下,土壤pH值随着浓度升高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叶片浸提液处理下,土壤pH值随着浓度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而后增大趋势;施加果皮、叶片水浸提液后,受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降低;低浓度果皮浸提液处理时土壤全N含量增加,而全P、全K的含量降低,水解N的含量升高,同时速效P、速效K的含量降低。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全N、全K、水解N、速效K的含量增加显著,而全P、有效P的含量减少。叶片低浓度处理时全N、全K、速效K含量有所增加,全P、水解N、速效P含量有所下降,随着浓度升高,各养分含量逐渐升高,高浓度时全K、水解N含量开始减少;2种浸提液处理对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还原性氢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酸性磷酸酶活性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5.
谷小伟  陈梦 《现代农业科技》2011,(5):350-351,354
为了解市场上销售的无糖食品的含糖量情况,在连云港市超市无糖专柜随机购买样品,检测其含糖量。检测结果可分为3类情况:标签上标注无糖,有42.7%不符合无糖要求;标签上标注无蔗糖,这类食品都不含蔗糖,但不是"无糖",总糖含量在15.3%~37.5%;标签上标注低糖,这类食品有61.5%不符合低糖食品要求,含糖量达25.6%~42.4%。说明我国无糖食品并不是真正"无糖",存在问题较多,亟待整治。  相似文献   
56.
内江种植柑橘历史悠久,产业面积大,大豆亦是内江传统农作物,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柑橘果园套种大豆可改善土壤环境、抑制杂草生长、改善橘园小气候、减轻病虫危害、提高果实品质、提升经济效益、促进全市大豆扩面增产,具有诸多现实意义。文章从园地选择、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土地整理、种子播种、田间管理、成熟收获六大环节论述了柑橘园套种大豆的高效栽培技术。为提高技术推广的工作效率,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提出了选育推广高产高抗大豆良种、建立建全套种栽培技术体系、组织培养专业推广技术人才、研发配套适宜操作的机械、宣传提升果农套种栽培意识、多渠道保障套种大豆回收利用等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57.
根际促生菌能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功能有效防控作物土传病害。辣椒疫病是由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严重土传病害之一,然而,目前针对根际促生菌抑制辣椒疫病的效应及其与土壤微生物群落之间关联的研究欠缺。本研究以长期有机培育的健康土壤为材料,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并复配出具有显著拮抗病原菌的复合菌剂,通过盆栽实验探究该复合菌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应及其微生物群落特征。拮抗实验表明,复合菌剂与单一菌株相比能够显著增加对病原菌的拮抗率。盆栽实验表明,接种复合菌剂与对照(接种辣椒疫霉菌)相比,辣椒疫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显著降低了14.3%和23.8%,细菌群落α多样性显著下降,细菌群落组成发生改变,与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的细菌群落双组分系统功能显著增加,其中显著增加的波特氏菌属与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辣椒实际生产中应用复合菌剂防控辣椒疫病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究玉米单株生长环境一致情况下,不同玉米带间距离对带状间作玉米光能利用的影响。【方法】于2021—2022年,以传统间作(1M1S、2M1S)和玉米-大豆带状间作(2M2S、2M3S、2M4S)为研究对象,设置5种玉米带间距离,分别为1 m(1M1S,1行玉米﹕1行大豆)、1.2 m(2M1S,2行玉米﹕1行大豆)、1.6 m(2M2S,2行玉米﹕2行大豆)、2 m(2M3S,2行玉米﹕3行大豆)、2.4 m(2M4S,2行玉米﹕4行大豆),另外设2种单作玉米为对照,单作玉米行距分别为80 cm(M80)和40 cm(M40),分析光环境的差异对玉米光能截获和光能利用率(RUE)的影响。【结果】与单作玉米相比,带状间作改善了玉米冠层中下部的透光率,显著提高玉米的叶面积和光能利用率,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使玉米叶片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促进产量的增加。随着玉米带间距离的增加,玉米中下部的透光率升高,带状间作2M2S、2M3S和2M4S处理较单作M80和M40处理分别升高30.67%、20.62%、10.10%和112.70%、96.35%、79.23%。2M4S处理由于玉米占地面积...  相似文献   
59.
新时期背景下的智慧水利建设对流量测验的简便性、准确度和连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接触式测流方法逐渐难以满足需要,为了充分利用现代化视频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势,从而为河道流量测验工作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以视频非接触式流量测验方法为研究对象,研究建立基于时空影像法(Space-Time Image Velocimetry,STIV)的视频测流计算方法,选取福建省闽江建溪流域七里街水文站作为示范应用站进行流量比测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精度评估及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以水位分段的一元线性定线方式建立七里街水文站的流速流量相关关系效果较好,实际有效比测水位范围为89.41~100.43 m,流量范围为69.31~9 122.57 m3/s,关系线系统误差最大为0.11%,随机不确定度最大为7.80%,相对误差均在±8%以内,与比测结果对照良好,各项指标精度符合规范要求,据此得到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可作为七里街水文站的推流方案;视频测流方法作为非接触式的新仪器方法具备测量快速、安全高效、全量程监测、受极端情况影响小、成本低等优势,测流结果精度较高,安全性好,测流范围广,具备应用于实际测验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