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不连续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分析了南黄海吕泗渔场海域三疣梭子蟹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状况.结果表明:(1)三疣梭子蟹EST同工酶在肌肉和肝脏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5种同工酶(LDH、GDH、EST、MDH、ME)在肌肉及肝脏两种组织中共检测到12个基因座位,其中5个基因座位Est-1、Est-2、Mdh-2、Gdh-2、Me-3为多态.(2)用6个ISSR随机引物的PCR扩增分析得出:平均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1.54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316,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Hsp=0.468.两种分析结果一致表明该三疣梭子蟹自然群体杂合度较高,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2.
5种常用药物对大黄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解几种水产常用药物对大黄鱼幼鱼的安全使用浓度,在水温22.0~23.8℃,盐度19~23的条件下,采用甲醛、高锰酸钾、硫酸铜、三氯异氰尿酸、二氧化氯等5种药物对全长2.8~3.4 cm的大黄鱼幼鱼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5种药物对大黄鱼幼鱼的48 h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分别为:甲醛溶液206.41、32.72 mg/L,高锰酸钾2.06、0.60 mg/L,五水合硫酸铜2.09、0.48 mg/L,三氯异氰尿酸粉8.72、2.18 mg/L,二氧化氯14.94、4.48 mg/L。试验结果表明,甲醛、三氯异氰尿酸、二氧化氯可在大黄鱼幼鱼的病害防治中安全使用,高锰酸钾、硫酸铜则需慎用。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黑鲷♀×真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Pagrosomus major♂)反交子代在生长、发育等经济性状优于黑鲷亲本(A.schlegelii)的分子遗传差异,本研究克隆了反交子代(PA)与黑鲷(As)的Ca M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PACa M与As Ca M的序列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通过荧光定量分析了PACa M与As Ca M在仔鱼及2龄成鱼不同组织的表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PACa M基因c DNA全长1180 bp,As Ca M基因c DNA全长1241 bp,均具有一个45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49个氨基酸,分子量约16.84 k D,等电点为4.09;序列比对、结构比较等分析表明,PACa M和As Ca M属Ca M基因家族,具有4个EF-hand钙结合功能域。定量分析表明Ca M在两种鱼的仔鱼及成鱼的脑与性腺中有较高表达;PACa M和As Ca M在仔鱼及成鱼的鳃、肌肉及性腺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脑、肝及肾中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P0.05);PACa M在仔鱼中表达量最高,As Ca M在成鱼性腺中表达最高,均显示了Ca M基因在生长与繁殖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鲷科属间杂交获得的子代与亲本性状差异的功能基因表达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鱼类性别的决定,受遗传、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介绍了鱼类性别鉴定方法:表观观测法、组织切片、超声鉴定法、血液生化指标及激素判别法、染色体形态以及染色体带型差异判别法、分子标记法、单细胞测序技术等。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实际应用范围。提出,今后对于鱼类性别鉴定方法,应着重研究性别特异位点,创新筛选技术,并加大性别分化机制和性别控制的研究力度,进一步开发单细胞测序技术在鱼类性别鉴定中的应用,对于鱼类,尤其是具有明显性别二态性的鱼类研究和渔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 1,SCD1)在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响应低温过程中的作用,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获得了黑鲷scd1a(Asscd1a)和s...  相似文献   
16.
17.
以采自江苏南通(NT)和连云港(LYG)的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为研究对象,对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序列片段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探讨COI作为四角蛤蜊DNA条形码的可行性,并分析四角蛤蜊江苏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四角蛤蜊两群体49个序列中共检测到32个单倍型和50个变异位点;两群体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978(NT)和0.897(LYG),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4.846(NT)和2.849(LYG),表明两群体均具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NT群体比LYG群体更丰富.两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07,与中国蛤蜊间遗传距离为 0.16,与形态学分类一致,COI基因作为四角蛤蜊DNA条形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西施舌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西施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用17个引物对江苏赣榆(GY)、启东(QD)及福建长乐(CL)3个种群共68个个体进行扩增,共测到236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34个,每个引物扩增条带数为8~20之间,片段长度200~3 000 bp;GY、QD和CL各种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L)分别为94.92%、86.86%和90.25%;GY、QD和CL种群的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541 9、0.491 8和0.489 5;Nei's基因多指数分别为:0.370 0、0.336 1和0.330 1;西施舌各种群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聚类分析显示GY群体和QD群体先聚一起后,再与CL群体构成姐妹支.  相似文献   
19.
条斑紫菜品系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并分析了“国家级紫菜种质库”中有关紫菜种质材料的原始数据和资料,调查研究了条斑紫菜不同品系的形态结构等生物学特性及环境适应性表现;通过对条斑紫菜不同品系经济性状的定量测评、丝状体生长发育特征的测评、品系产品生化成分的分析评价以及分子标记技术在条斑紫菜种质评价分析中的应用等研究,初步得到了条斑紫菜品系的评价方法;筛选...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西施舌江苏群体样品的COI与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并分析了西施舌与蛤蜊科另外2个经济种类的系统关系.结果显示,西施舌的COI基因片段长度为578 bp,16S基因片段长度为450 bp,序列的平均AT含量分别为:65.1%(COI)和62.2%(16S);与四角蛤蜊及中国蛤蜊的系统关系分析表明,西施舌与这2种类的亲缘关系远于这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