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3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通过侵蚀泥沙中示踪元素含量的分异来定量研究土壤侵蚀发生和分布规律,是目前研究土壤侵蚀机制的一种有效实验手段。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核素示踪技术研究土壤侵蚀,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了大气降尘放射性核素示踪,天然放射性核素示踪,人工施放稳定性稀土元素示踪等核示踪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气候变更的空间敏感性,将提高对大规模预测水土流失量的精度。2006年美国学者X.C.Zhang在3个温室、3种耕作措施下,模拟2070~2099年气候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种植季节,温度每增长1℃,导致小麦减产10%;CO2累积量每增长50%,产量增加26%;降雨量每减少1%,产量降低0.9%;传统耕作和保土耕作的土壤流失减少了3.8%。根据全部预测结果得知,径流介于-33%~3%,土壤流失介于-33%~0%。来自不同空间的气候预测的平均水土流失的多样性与气候模拟的多样性一致。当全球气候模型具有预测功能时,应在空间分布规律下评估气候的影响;当分布规律未知时,应在多个空间分布下评估气候的影响。由于空间分布的不确定性,预测的影响随之不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