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稻丰散(Phenthoate)○,○一二甲基—S—(α乙氧羰基苄基)二硫代磷酸酯,是一种广谱性杀虫剂杀螨剂,速效性强,残效期短,在新疆用于防治蝗虫已有几年历史。实践证明,用飞机或机动喷雾效果显著,优于马拉松,是代替六六六防治蝗虫及其他害  相似文献   
12.
澄湖地处苏州市东郊,西临太湖,北穿吴淞江,与阳澄湖相通。河流大多由西北方向注入湖泊,经东南方向排出,流进黄浦江。澄湖长10.4km,最大宽9km,总面积3800hm2,容积为0.83亿m3。湖型为三角形,平均水深为2~3m,平均为2.18m,湖泊水位主要受本地的降雨和吴淞江水位的双重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澄湖渔业产量只有20kg/667m2,目前已达到60kg/667m2,利润从100万元增加到400万元。为了进一步弄清澄湖的鱼类资源现状,发展生态渔业,走可持续开发之路,2001~2003年我们对澄湖鱼类区系组成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鱼类资源调查在全湖设点采…  相似文献   
13.
不同模式培育黄颡鱼夏花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澄湖是苏州市八大湖泊之一,面积3800公顷,具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其中包括黄颡鱼、花、翘嘴红等优质野生渔业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黄颡鱼的产量不高。本试验通过对黄颡鱼的夏花鱼种进行培育,旨在以黄颡鱼规模化人工繁殖鱼苗后进行夏花鱼种培育,生产批量苗种并放流,尽快增殖澄湖黄颡鱼资源,为市场提供优质无公害的野生黄颡鱼。一、试验材料1.池塘条件试验塘原为养殖南美白对虾的老塘,共有3个,东西长南北宽,面积分别为1亩、6亩和8亩,水深在0.8~1米,池底有少量淤泥,进排水方便。对1亩塘进行试验性的改造,即由西到东在池中央挖一条宽50厘米、…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黄颡鱼 [Pseudobagrusfulvidraco(Richardson) ]又名盎丝、牛鱼等 ,隶属于鲶形目 ,鱼尝科 ,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我国江河湖泊中 ,是天然水体中常见的底栖肉食性鱼类[1] ;其肉质细嫩、味鲜美、少刺、有较高的营养价值[2 ,3] ,深受消费者青睐 ,开发黄颡鱼资源已是中小型湖泊渔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澄湖位于苏州市城东 ,是苏州市较大的湖泊之一 ,面积 5 7万亩 ,具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 ,其中包括黄颡鱼资源 ,到 1996年其产量形成了一定规模 ,达 2 5 15kg ,但由于种种原因 ,导致澄湖黄颡鱼产量直线下降 ,因而…  相似文献   
15.
花,因其肉质鲜美、市场看好而倍受养殖者的青睐,所以,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对花鱼的养殖发展迅速,人繁、苗种和成鱼养殖技术已基本掌握。但是在实际养殖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诸如苗种成活率不高、商品规格偏小等等,不同程度地制约着花鱼的优质高产。我们经过“澄湖花增养殖技术研究”项目三年的试验实践认为,苗种培育是花鱼养殖开发一条龙生产的一个关键阶段,其培育结果会直接影响到商品生产的质量和效益。要培育出优质大规格花苗种除了需提供良好的水质和适口的饵料条件外,对其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现将我们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一、常…  相似文献   
16.
<正>2008年我们在澄湖采用了以自然资源增殖和人工放养为主、自主培育鱼种为辅的模式,选择在湖泊污水进水口的湖湾处尝试采用不投饵培育鱼种的方式,提高鱼种质量及成活率和回捕率,并实现水体净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植物生产类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基础课(数、理、化、外语)学时数一般占总学时的27%左右,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从我们对毕业生适应性情况的调查来看,也充分证明,学生在校时基础打得扎实,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才能学得深,毕业后才会有后劲。因此,加强和改进基础课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农业科技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花[鱼骨],因其肉质鲜美、市场看好而倍受养殖者的青睐,所以,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对花[鱼骨]鱼的养殖发展迅速,人繁、苗种和成鱼养殖技术已基本掌握。但是在实际养殖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诸如苗种成活率不高、商品规格偏小等等,不同程度地制约着花[鱼骨]鲋鱼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9.
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相比,虽然发展势头较快,但是养殖产量高低不一,经济效益十分悬殊。我们自2000年起连续几年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探索总结和完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3年试验池放养面积41.88亩,收获对虾总产量22762.1千克,平均亩产543.5千克,最高一只5.2亩单产超过600千克,净  相似文献   
20.
花(HemibarbusmaculatesBleeker)又名马鸡、鸡郎鱼、季骨郎等,隶属鲤科、亚科。广泛分布于我国江河湖泊中,是天然水体中一种常见的中小型野生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香美、少刺、营养价值高,开发花资源是太湖流域中小型湖泊渔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将苗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1基本情况和技术措施1.1池塘条件试验用二个长方形池塘(原为养虾池),东西长南北宽,面积分别为6亩和8亩,池底平坦,池深1.2米,池底有少量淤泥,进排水方便。放养鱼种前,对池塘进行改造,即由西到东(出水口)在池中央挖一条宽40cm、深4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