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8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100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水产养殖中的应激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应激因子、应激因子的来源以及动物的应激反应;建议采用生态的健康养殖模式,适量投喂营养均衡高效的配合饲料,从而降低水产养殖自身污染,减少应激因子和水产养殖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  相似文献   
42.
采用细胞松驰素B(C.B)处理法,研究了诱导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三倍体、四倍体的可能性和处理条件。实验所用C.B浓度为0.5~2.0mg/L,处理的起始时间分别在受精后10~25min(诱导三倍体)和8.5~9.8h(诱导四倍体),处理的持续时间为10~25min。三倍体的适宜诱导条件为卵子在受精后15min,浓度为1.5mg/L的C.B溶液处理18min。三倍体诱导率最高可达58.18%。根据诱导三倍体的适宜C.B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用1.5mg/LC.B溶液处理卵子18min,获得了29.46%~57.89%的四倍体胚胎。另外,还对中华绒螯蟹三倍体、四倍体胚胎的诱导技术、诱导参数对胚胎发育的影响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3.
罗氏沼虾三群体线粒体D-loop基因序列差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测定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人工养殖群体(A)(浙江湖州)、缅甸引进群体F2代(B)和"南太湖1号"(C)3个群体线粒体控制区(D-loop)基因序列片段(约1200 bp),探讨罗氏沼虾群体遗传结构.结果发现,在用于分析的1121 bp基因序列中有86个变异位点,共计14个单倍型.其中,群体A、C的遗传多样性均较低,其π值分别为0.022和0.025,相比之下,群体B的遗传多样性则明显要高于上述两个群体(π=0.032).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6.32%,而93.68%的遗传变异源于群体内.对三群体的遗传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群体A和B间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05,已达到中等分化水平;群体C与A间的遗传距离(D=0.025)最小,提示它们的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结果认为,D-loop基因可以作为检测罗氏沼虾群体遗传差异的分子标记,"南太湖1号"群体遗传多样性比人工养殖群体有所提高,但仍偏向养殖群体,未表现出最高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44.
中华绒螯蟹的摄食量和胃容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实验室水族箱控温条件下,以个体重3—50g的河蟹为试验对象,探讨了河蟹日摄饵率与不同饵料,水温和蟹体规格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测定了不同规格河蟹胃的物理最大容纳量(胃容量)。研究结果表明,在15—25℃范围内,河蟹的日摄饵率与水温呈指数式递增.25℃时,河蟹对小鱼、配合饵料和熟黄豆的日摄饵率分别是15℃时的1.77、1.68和2.33倍;而在同一水温条件下,河蟹对黄豆的摄饵率最低、小鱼最高,表现出对小鱼有较好的嗜食性。20℃条件下,河蟹的日摄饵率与规格呈负相关关系.统计结果表明,三种饵料中,不同规格的河蟹对配合饵料的摄食随意性较大;河蟹的胃容量与体重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合体重与摄饵率、胃容量之相关方程,推算了一定水温条件下不同规格河蟹的日投饵次数.  相似文献   
45.
卵巢发育过程中河蟹肝胰腺消化酶活力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河蟹卵巢发育过程中肝胰腺的5种消化酶活力的变化。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卵巢发育的逐渐成熟,河蟹肝胰腺中的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活力变化都是先升后降,Ⅲ2期达到峰值,其中淀粉酶比活力较高,平均高达152.855U/mg蛋白,脂肪酶比活力极低,平均仅为0.020U/mg蛋白。肝胰腺消化酶活力的大小和变化与河蟹卵巢发育过程中的营养需要和物质转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6.
47.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施氏鲟幼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高露姣  陈立侨 《海洋渔业》2004,26(3):210-214
在饲料蛋白质水平和能量水平均能满足生长需要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油脂配制成6种试验饲料,投喂施氏鲟幼鱼7周,综合分析其生长效率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油组的总体生长效果最好,而葵花籽油和猪油组最差。分析表明:除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之外,施氏鲟的必需脂肪酸还同时包括18:2ω6,且施氏鲟对18:3ω3的需求要比18:2ω6大;另外,鱼油氧化后对施氏鲟幼鱼生长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8.
三、我国水产饲料应用基础研究的发展方向为了提高水产饲料的科技含量,我们首先应该做好如下有关基础研究工作:规范水产动物营养学研究的方法和操作规程。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相对起步较晚,加上水产动物营养学研究本身的特殊性,我们现有的研究方法和操作规程尚欠规范,甚至存在  相似文献   
49.
三倍体与二倍体泥鳅的组织细胞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三倍体和二倍体泥鳅的组织细胞学差异,运用血液涂片及组织切片方法,对三倍体、二倍体泥鳅的红细胞及其细胞核的长轴和短轴,血液中血细胞的组成及仔鱼眼部构造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倍体泥鳅红细胞及其核的长轴均比二倍体的要大,其中前者红细胞核的长轴约为后者的1.12倍,红细胞体积、核体积分别约为后者的1.62和1.44倍.三倍体泥鳅红细胞的相对数量明显少于二倍体泥鳅,而嗜中性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则多于后者.此外,三倍体泥鳅眼部色素层细胞数量少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50.
为探明三倍体泥鳅的营养组成,对实验室培育2个月的三倍体与二倍体泥鳅幼鱼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三倍体泥鳅幼鱼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为:62.87%、26.23%、34%和61.5%,二倍体则分别为68.41%、29.16%、22.8%和69.7%;三倍体泥鳅幼鱼的4种主要鲜味氨基酸量及总量均低于二倍体,n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C22:6(DHA)与C20:5(EPA)的总量则高于二倍体。与二倍体泥鳅相比较,三倍体泥鳅幼鱼在营养价值上并不具优势。研究结果为三倍体鱼类的营养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