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自咬症水貂脑,肝,肾和毛中汞残留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通过玉米秸发酵试验及半体内法 ,评价了复合产乳酸菌 (植物乳杆菌 保加利亚乳杆菌 粪尿链球菌 嗜酸乳杆菌 )、酶制剂 (纤维素酶 淀粉酶 糖化酶 )、液体发酵剂 (益生菌 )单独或联合应用对玉米秸组成成分及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从整个发酵期来看 ,高剂量固体发酵剂组 (每吨秸杆添加复合产乳酸菌 2 0 g 纤维素酶 10 0 g 淀粉酶 30 0 g 糖化酶 30 0 g)、高剂量液体发酵剂组 (每吨秸杆添加益生菌 5 0 0 m L )、中性洗涤纤维 (NDF)含量略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高剂量的固体发酵剂和液体发酵剂明显提高了玉米秸快速降解的干物质 (DM) (P <0 .0 5 )、NDF成分 (P <0 .0 1) ,显著降低了慢降解的 DM、NDF成分 (P <0 .0 1) ;从有效降解率来看 ,高剂量液体发酵剂组的DM有效降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纤维素酶组 (P <0 .0 5 ) ,NDF有效降解率则比其他各组均有明显提高 (P <0 .0 5 )。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同一貂场的自咬症发病貂和临床健康水貂的脑、肝、肾和尾毛中汞残留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咬症水貂脑、肝、肾和尾毛中汞残留量均高于临床健康组貂相应脏器的水残留量(p<0.01).  相似文献   
14.
准备配种期公貂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成年公貂44只,体重1.736±0.136公斤,随机分成5组,分别喂以蛋白质水平为34.2%、30.2%、25.2%、19.8%及11.4%的日粮,以探讨准备配种期公貂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及氮沉积量与氮食入量的回归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准备配种期公貂对蛋白质的维持需要量为7.5克/公斤,日粮蛋白质水平为17.4%;适宜需要量为11.0克/公斤,日粮蛋白质水平为25.2%;适宜蛋能比及动植物蛋白比为15.6及3.2。氮沉积景与氮食入量极其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82。  相似文献   
15.
16.
于同一湖中设置聚乙烯网箱(5m×5m×25m)10个,分为5组,每组2个网箱,放养2龄鲤鱼。第1、2、3组放养尾重153.58g,第4、5组放养尾重320.24g。第1、4组鱼给予本课题组配制的鲤鱼复合维生素添加剂,第2组给予VM-101复合维生素添加剂,第3、5组给予“鱼乐牌”鱼用复合维生素添加剂。饲养133 d。结果,第1组鱼增长率分别比第2、3组提高6.02%和18.12%;第4组鱼增长率比第5组提高14.28%。第1组鱼肥满度高于第3组,但与第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第1组鱼鲜肉粗蛋白含量高于第2、3组。第1~5组的饵料系数分别为3.02、3.27、4.20、3.07、和4.30。  相似文献   
17.
微粒粘合饲料饲养鲤鱼苗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用自制的微粒粘合饲料及浮游动物进行了鲤鱼苗的对比饲养试验,经15天饲养,试验组和对照组鲤鱼苗的平均增重分别为20.00mg和11.42mg;生长比速分别为15.34和11.60;成活率分别为75.00%和83.84%。  相似文献   
18.
参考本研究Ⅰ、Ⅱ的研究结果①②,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农业局于1983年5月下发了《关于对大家害严格控制使用四环素类药物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进一步证实内服土毒素与急性腹泻的关系,于“通知”下发后对原调查14个单位中的13个单位进行了调查。结果:1984年第一季度,在13个兽医院、站中有10个兽医院、站在防治马属动物疾病中已不再用土霉素,3个兽医院、站仍在用,但其应用匹次比上年同拥明显减少。在被调查单位所在地两年第一季度马属动物总存栏数及饲养管理基本相同和气候无大变化的情况下,1984年第一季度门诊治疗急性腹泻仅115匹次,较1983年同期减少了1409匹次,其发病数显著减少。因此认为,对马属动物禁服土霉素是本病发病数显著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1981年以来,河南省驻马店地区的马属动物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腹泻病。为弄清内服土霉素与发生急性腹泻的关系,作者调查了发病率较高的7个县(市)的14个医疗单位。调查发现,病畜口服土霉素较普遍,14个医疗单位中有12个经常应用土霉素(或四环素)防治肠炎和其他疾病。同时对有口服土霉素史的10例马属动物急性腹泻病例作了重点观察,认为发病急、病程短、腹泻重、速发进行性休克和死亡率高为本病的临床特征;从血沉、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凝血系统有关项目、红细胞压积容量、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糖、血钾、血钠、血清总蛋白、尿素氮和血液鲎试验等检查结果看出,呈现明显的脱水、电介质紊乱、酸中毒、细菌内毒素血症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指征。终末粪便检查,革兰氏阴性杆菌显著增多,出现明显的菌群失调,并分离到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1株,因子血清定型为O_(119)。尸体剖检主要表现为盲肠、下行大结肠粘膜充血、水肿,出血、坏死等病理形态学变比。以上与文献报道的急性出血性盲结肠炎基本相同。因此认为,滥服土霉素是本发病区马属动物发生急性腹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在25℃室温玉米秸秆厌氧发酵时添加了复合产乳酸菌、酶制剂及益生菌,以评价其单独或联合应用对玉米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玉米秸秆调制试验分为一个对照,甲酸、复合产乳酸菌、纤维素酶、固体发酵剂、液体发酵剂等5个处理组.除甲酸处理组外,其余4个处理组又分为2个添加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添加纤维素酶或复合产乳酸菌对玉米秸秆pH值无明显影响(P>0.05),但使得其发酵质量较对照组有所改善,纤维素酶组在整个发酵期,复合产乳酸菌组(高剂量)在20 d、40 d时乳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固体发酵剂、液体发酵剂在整个发酵期显著降低了pH值、NH3-N及丁酸含量(P<0.05或P<0.01),大大增加了乳酸含量(P<0.01),全面改善了玉米秸秆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