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农药施用过程对施药者体表农药沉积污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农药对施药者身体造成的污染,减少施药造成的操作人员中毒现象,利用6种不同类型和技术参数的背负式喷雾器研究了3种施药方式在施药者身体15个部位的农药沉积状况。借助系统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2种统计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施药者双脚和小腿是药液沉积的主要部位,沉积率分别58.5%和35.8%;使用新型的施药器械与施药技术有助于降低施药人员体表的农药沉积残留;2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吻合良好,对认识和评价农药施用过程施药者体表农药沉积污染情况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2.
为筛选和鉴定稻田中具有降NH3作用的土著菌株并评估其降NH3效果,探讨其在水稻追施尿素中减少氮肥损失的潜力,本研究首先通过降NH3菌株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富集,然后利用平板划线法对其进行分离,进而根据细菌的降NH3效果进行复筛,对筛选出的高效降NH3菌株通过16S rDNA测序鉴定菌属,并对目标菌株的氮利用能力、产脲酶性能和溶血性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通过选择性培养基从稻田土-水界面样品中筛选出3株具有降NH3效果的菌株,分别命名为菌Ⅰ、菌Ⅱ、菌Ⅲ。利用NH3降低率实验进行复筛,其中菌Ⅱ的NH3降低率最高,达到88.60%,根据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Ⅱ为污水溶杆菌(Lysobacter defluvii)。将菌Ⅱ接种到富氨和富硝的培养基后,培养基铵态氮浓度从25.00 mg·L-1降到9.85 mg·L-1,硝态氮浓度从34.00 mg·L-1...  相似文献   
143.
为了研究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60头12 kg左右的断奶仔猪,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进行为期35 d的生长饲养试验。试验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1%微生态制剂,对照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1%中药包,研究微生态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粪便大肠杆菌和乳酸菌数量以及粪便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提高了5.17%,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0.34%,料重比降低了4.94%(P<0.05);试验组尿素氮含量和白蛋白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试验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葡萄糖、球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粪便乳酸菌数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大肠杆菌数量和腹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粪便氮、磷排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的添加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降低腹泻率,增强仔猪免疫力,减少粪便氮、磷的排放。  相似文献   
144.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传播茶文化如何更好发展势在必行。传统茶文化传播方式片面单一,缺乏互动性和娱乐性。茶文化的传播内容陈旧,缺少新鲜感和体验感。在数字媒体时代,利用技术力量开发新兴媒体形式,加快茶文化内容形态创新,扩宽传统茶文化传播渠道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虚拟现实技术在茶文化传播中具有很强的沉浸性和交互性的优势,通过打造逼真环境创设虚拟茶文化体验馆,精准定位满足受众群体的多元需求,合理运用茶文化元素与现代动画有效结合等传播策略使人们突破现实空间的限制,在虚拟空间中获得更加多元化、立体化的体验效果,更好的实现茶文化直观有效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5.
为获得高效降解羽毛角蛋白的嗜热微生物,提高微生物降解角蛋白的效率,利用以羽毛角蛋白为唯一碳氮源的培养基从堆肥样品中分离降解菌,并对其菌种分类、粗酶液的酶学性质及降解角蛋白机理进行研究。通过选择培养基共筛选到5株高温降解菌,其中,菌株K-7降解性能和生物安全性能最佳。结合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系统进化树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副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paralicheniformis)。在含角蛋白底物培养基中,K-7的发酵上清液可检测到较强的角蛋白酶活,但未检测到明显的二硫键还原酶活;同时,在降解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亚硫酸盐和巯基化合物,表明亚硫酸盐裂解是角蛋白二硫键断裂的主要方式。酶学特性结果显示,粗酶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70℃,最适反应pH值为7.0~8.0,粗酶液在80℃以下时热稳定较好,SDS、PMSF和EDTA等化学试剂对酶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DTT、β-巯基乙醇对酶活性有显著的增强作用。研究结果扩展了副地衣芽孢杆菌的应用领域,丰富了嗜热角蛋白降解菌的菌种资源库。  相似文献   
146.
利用稻田灌水期间所形成的水体空间以及其中的天然食料饲养罗氏沼虾 ,具有经济、合理、提高种养产值的功效。 1999年 ,本站在7333m2 (折合 11亩 ,其中种稻面积 9亩 ,挖池养虾面积 2亩 )稻田中放养罗氏沼虾。总产稻谷 45 5 0 kg,平均产量 6 19.5 kg/10 0 0 m2 ;总产沼虾 5 6 6 kg,平均产量 77kg/10 0 0 m2。具体试验情况如下。材料和方法  试验田  供试稻田面积 7333m2 ,其中实际种稻面积 6 0 0 0 m2 ,养虾环沟及中央沟面积为 1333m2 (沟宽 3~ 4m,沟深 1m左右 )。种稻部分周围筑小堤 ,与沟相隔并能使稻田保持一定水位。整个稻田设置良好…  相似文献   
14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