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不同氮含量的狼尾草属牧草沼气发酵产气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狼尾草属牧草是一种优质高产的牧草,研究和筛选其作为沼气发酵原料对缓解今后能源紧缺具有重要作用。采用不同氮含量的狼尾草属牧草开展制取沼气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牧草可以代替稻草作为C源进行厌氧发酵制取沼气,5个沼气发酵处理对沼气产气量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总产气量最高的是'闽牧6号'狼尾草组,达110553.3mL,比杂交狼尾草组和红象草组分别提高15.2%和1.1%,总产气量最低的是猪粪组,达93 4600mL,其中CH.含量约为32.4%-44.3%。从绝对值来说,杂交狼尾草组、红象草组和'闽牧6号'狼尾草组比猪粪组分别提高2.7%、17.1%和18.3%,比稻草组分别提高-7.9%、5.1%和6.2%,其中以牧草为原料的3 个处理,在发酵原料量相同情况下,其N含量越高总产气量反而越低。  相似文献   
32.
中国西南 (贵州 )喀斯特生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咨询评估会由中国科学院、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会期为 2 0 0 3年 9月 2 0 - 2 5日 ,到会专家 5 5名 ,其中 ,两院院士 1 1名。会议设立了由以陈梦熊、刘广润、薛禹祥、孙鸿烈、蒋有绪、林学钰、赵柏林、欧阳自远、任继周等院士为名誉主任 ,袁道先院士为主任 ,陆大道院士等 37名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与会专家研讨了西南喀斯特地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对策、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西南喀斯特生态区草地牧业建设和西南喀斯特生态…  相似文献   
33.
为探明沼液浇灌对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的影响,揭示沼液提高土壤肥力的机制,本文采用氯仿熏蒸法、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和PCR-DGGE法研究不同梯度沼液浇灌量(折纯N量200,150,100,50kg N·hm-2)对狼尾草(P.americanum×P.purpureum)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沼液浇灌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和C,且沼液浇灌量与微生物量N和C的增量显著相关。沼液浇灌还能显著增加细菌16SrDNA基因和真菌SSU rDNA基因丰度,其中200kg N·hm-2处理含16SrDNA基因和SSU rDNA基因的微生物数量最多,沼液浇灌量与土壤中含16SrDNA基因和SSU rDNA基因的微生物数量呈显著正相关,但显著降低固氮菌nifH的基因丰度。沼液浇灌人工草地对包括细菌、真菌和固氮菌在内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影响,可促进含16SrDNA基因和SSU rDNA基因的微生物繁殖,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含nifH基因的微生物的繁殖,改变土壤含16SrDNA基因、SSU rDNA基因和nifH基因的微生物数量。  相似文献   
34.
低温胁迫对茄子的伤害及茄子抗寒机理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从膜损伤、AOS代谢等方面研究低温胁迫对茄子的膜伤害,探索茄子的抗寒机理。试验结果表明,0 ̄5℃低温胁迫下,茄子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其相对电导率达25.05% ̄54.80%;MDA含量上升46.5% ̄83.4%,细胞膜受损伤,SOD和CAT活性分别上升5.39% ̄31.81%和11.0% ̄78.0%、POD活性保持相对稳定,茄子动员细胞膜保护系统清除AOS。  相似文献   
35.
食用菌菌渣循环利用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评价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食用菌第一生产大国,拥有大量的食用菌废弃物资源,但当前食用菌菌渣利用率较低,造成乡村污染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有必要开展菌渣等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与合理开发模式研发,尤其要建立并完善农田秸秆菌业循环生产体系,通过菌渣还田、有机与无机肥的科学施肥等技术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是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主要论述食用菌渣循环利用技术方式以及对农田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评价指标,以深入探讨菌渣回田对农田生态环境影响及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36.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的沼液(设N0~N6共7个氮素水平,即每次浇灌折纯氮0、5、10、20、40、80、160kg·hm-2,每45d刈割周期浇灌3次)对"闽牧6号"狼尾草产量、质量、氮素利用效率和土壤剖面全氮及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闽牧6号"狼尾草3个刈割期和全年干草产量均随着沼液氮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N6处理全年干草总产量达27.51 t·hm-2,显著高于N0~N5处理(P0.05)。植株硝酸盐含量、全氮含量和牧草粗蛋白产量也随着沼液氮素水平的提高呈上升的趋势,牧草刈割期的硝酸盐含量为355.1~572.5 mg·kg-1,均低于牧草畜牧利用的有毒限量指标0.25%,牧草粗蛋白产量最高达2459 kg·hm-2(N6处理)。对全年牧草生产的氮素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粗蛋白生产效率、氮素农学生产效率、氮素偏生产力等5个氮素利用效率指标分析可知,随着沼液中氮素水平的提高,氮素利用效率逐渐降低。牧草地全氮含量和硝态氮含量随着沼液氮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土层间(0~60cm)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增加,表明高氮量的沼液可能增加土壤硝态氮淋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37.
通过在小流域内种植牧草,开展山羊的划区轮牧,种草养羊亩产值右达2400元;与放牧相比,开展划区轮牧的山羊,平均日增重90.00 g,增加36.67 g,每只羊多增重2.20 kg,增加经济效益35.20元/只,种草养羊的效益较高;开展种草养羊改变小流域内单一的种植结构,为农村致富、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8.
在福州山地引种了17种牧草,通过山羊分区轮牧、草食性鱼类养殖、小型草食畜禽饲养、食用菌栽培和秸秆沼气发酵等利用方式研究牧草种植利用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试验区牧草平均太阳能利用率为1.24%。经过各生产项目的合理安排以及农业废弃物的再生能源产出,牧草的总能转化率达到2.02%。  相似文献   
39.
杂交狼尾草栽培双孢蘑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干草替代稻草栽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试验研究,探讨不同草粪比对双孢蘑菇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狼尾草干草替代稻草栽培双孢蘑菇是可行的,供试草粪比中,以3∶2(配方A,碳氮比为28.66∶1)栽培的双孢蘑菇产量最高(12.32 kg/m2)、品质最好(单菇重、氨基酸含量高)。  相似文献   
40.
分析了全国规模化生猪养殖和污染现状,并开展了"猪-沼-草"生态模式治理规模化猪场污染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化猪场采用"猪-沼-草"生态模式,配套足够的草地面积,完全可以消纳规模化猪场产生的污水,生产出大量牧草,还能起到很好的改良土壤效果,但长期种植禾本科牧草且只施沼肥的草地需要补施钾肥,以弥补土壤钾养分过度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