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4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筛选出适合镇江新区稻麦周年种植的小麦品种,特进行了9个小麦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生育期、抗逆性、丰产性等,推荐宁麦22、镇麦13、苏隆128在镇江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Deuteromycotina 半知菌亚门 Hyphomycetes 丝孢纲 Agonomycetales 无孢目 Agonomycetaceae 无孢科 Capillaria sp.发菌之一种茎(日本) (Marasmius equicrinis Muell.& Berk.菌的无性世代)  相似文献   
13.
茶芽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芽枯病是浙江省茶树土的一种重要病害。为害春茶幼嫩芽叶,可使春茶减产约30%,而且品质下降。病原是一种叶点霉属真菌新种,学名为 Phyllostictagemmiphilae Chen et Hu sp.nov.。菌丝生长和器孢子萌芽的适温在20—27℃,8—10℃时能缓慢生长,29℃时生长受抑制。器孢子萌芽最适 pH 为5.40—6.80。在2%茶汤中器孢子萌芽率最高。病菌对氮源的利用力高,以丙氨酸和谷氨酸最适宜。碳源以果糖、棉子糖、蔗糖为最适宜。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树上老病叶或越冬芽叶中越冬,器  相似文献   
14.
普特丹(Plictran)是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开发的一种新杀螨剂。其通用名称为三环锡(Cyhexatin),化学名称为三环己基氢氧化锡。 1981~1986年在浙江、安徽、四川省进行的普特丹防治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和茶跗线螨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普特丹具有对茶树上多种害螨防治效果高,残效期长,对害螨的捕食性天敌杀伤力较小等特点。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四、生物防治的进展和问题茶园作为特定的生态环境,既为害虫提供了取食和生存的良好条件,也有利于天敌的定居繁衍。茶园害虫种类多,天敌资源也较丰富,已有记载的茶园害虫天敌约500种。其中包括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昆虫、捕食性益螨、蜘蛛和食虫益鸟、昆虫病毒、寄生性微生物等。这些天敌是茶园生态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是茶园害虫的生态控制因素,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利用生物防治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已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黑刺粉虱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建立了黑刺粉虱的发生期预测式和发生量预测式,在闽东北地区验证,其准确率达90%以上;确立了动态防治经济阈值,一般为每叶6头。韦伯虫座孢菌对黑刺粉虱幼虫的致病力强,并能寄生蛹,田间大面积应用防治效果在70%以上,持效达2年以上。卵孵化10%—20%时使用25%扑虱灵,防效达80%—90%。研究表明:利用虫生真菌、昆虫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混用),能有效地控制黑刺粉虱的危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韦伯虫座孢菌及其在防治黑刺粉虱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8.
灭螨灵对茶树害螨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害螨的种类多,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对茶树的为害严重。目前,化学防治仍是茶树上防治害螨见效最快的防治方法。然而,目前茶园中使用的农药多为杀虫剂,对害螨的防治不很理想,再加上长期连续使用已使害螨产生抗性,天敌数量下降,害螨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为害日益猖獗,因此,目前茶叶生产上迫切需要适合于茶树上应用的杀螨剂品种。灭螨灵是一种杂环类杀螨剂,对瘿螨、跗线螨、叶螨等害螨的卵、幼若螨和成螨均有良好的效果,且速效性好,残效期较长.并兼有杀虫效果。1992~199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对浙江省温州农药厂生产  相似文献   
19.
25%辛甲氰乳油防治茶尺蠖防效好陈雪芬肖强姚惠明(中国农科院茶叶所杭州310008)25%辛甲氰乳油是陕西秦东农药总厂的产品,中国农科院茶叶所于1996年在杭州进行了茶尺蠖的田间防效试验,防治效果显著。1试验设计及方法试验设25%辛甲氰乳油1000、...  相似文献   
20.
随着茶叶生产的迅速发展,国内外茶树良种的调运工作也日益频繁。优良的种子除应具有高的纯度和发芽率外,还要求不带有病菌和害虫。根据作者用洗涤法进行茶籽带菌检查时发现茶籽常带有较多量的茶云纹叶枯病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茶褐色叶斑病菌(Cer-cospora theae),茶轮斑病菌(Pestalozzia theae),Botrytis spp.,Penicillium spp.等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